乳腺炎多數發生在哺乳婦女身上。乳腺管阻塞加上細菌感染就稱「乳腺炎」。常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哺乳期的乳腺炎不算少見,在哺乳的前6個月內較容易發生,只是每一位媽媽的嚴重度不同。乳腺炎可以分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發炎,因細菌感染而造成發炎情況時,患者會伴隨有畏寒、發燒、患處紅腫、脹痛等症狀;而非細菌感染造成的發炎,患者通常不會出現發高燒症狀。未經適當治療的乳腺炎可能產生局部膿瘍,造成膿瘍的機率並不高,但已經有膿瘍形成時,必須特別小心治療,甚至有些媽媽們需要手術治療。
乳腺炎引起的脹痛反應,每一位媽媽可能都有些不同,但是跟寶寶的吸吮不夠或擠得不夠勤沒有太大的關係,基本的處理方法不會差太多。哺乳前,並不需要常規進行乳房按摩,乳房腫脹時,可以在哺乳前先溫敷,把乳頭和乳暈接觸的部位按摩、軟化、再擠出一些乳汁,方便寶寶含奶。餵奶後如果持續酸痛,也可以冷敷鎮痛。
乳腺炎時應先儘快排空乳汁,故哺乳或擠奶是第一優先做的事。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乳腺炎時持續哺乳健康足月的嬰兒會增加風險。如果腫脹持續12~24小時沒有改善或有發燒,需要尋求醫療協助,醫生可能給予止痛退熱藥物以及考慮使用抗生素,這些藥物治療也都是安全的。
產褥熱(Puerperal fever)是一種統稱,細菌感染的一種,主要發生在婦女分娩、流產或墮胎之後,嚴重可能發展成產後敗血症,進而危險生命。產褥熱的原因很多,醫學上多以產婦感染的部位命名,例如泌尿道感染、子宮內膜炎、傷口感染、腹膜炎等。其中泌尿道感染及傷口感染最常見。
泌尿系統感染是產褥熱的最常見原因,主要原因是外陰部的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大腸桿菌是最常引起的細菌,水喝得少、憋尿是容易造成尿道感染主因。
產婦難產、產程很久,或採取半身麻醉時,膀胱沒有感覺,也會產生排尿的困難,進一步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一般建議一天要喝2000C.C.以上的水,以解決泌尿系統感染。此外,生產有時會產生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生產的力量和胎兒的力量,使得尿道的韌帶鬆弛,導致尿失禁。建議進行凱格爾運動,可以改善症狀。若有排尿困難,有時建議可以裝置導尿管約2~3天。會陰傷口發炎或是傷口引起子宮內膜層的發炎都會引起發燒的情形。
建議傷口處置:
傷口發炎可以使用藥膏,在會陰部塗抹藥膏,也可搭配盆浴使用,以促進血液循環及傷口恢復。若傷口有疼痛的情形,可使用止痛藥、冰敷或坐浴(可促進血液循環,不一定要加優碘)。但若傷口感染較嚴重,如有紅腫、疼痛及化膿的情形,可以服用口服抗生素,嚴重時必須切開化膿組織引流。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醫師 孫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