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理念強調在日常飲食中調理,從根本上強化身體體質、增強抵抗力,從而減少疾病發生。以下介紹幾種適合冬季的食療養生方法,幫助大家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預防疾病。
中醫五行理論中,冬季屬水,對應人體的腎臟。腎臟是「先天之本」,主導人體的生長發育、代謝,並調節全身的水液代謝。因此,冬季的飲食應注重補腎。補腎可以改善虛寒體質,增強身體抗寒的能力,並保持身體的活力。
冬季寒冷乾燥,人體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乾舌燥的情況,因此冬季飲食應選擇養陰潤燥的食物,如雪梨、銀耳、百合等,幫助滋陰生津,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冬季陽氣內收,人體的代謝下降,對冷的耐受性降低,易手腳冰冷。因此,適當溫補陽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冬季常見的寒症。例如,薑、肉桂、羊肉等溫性食物有助於溫暖身體,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
冬季適合選擇一些具有滋補、溫暖效果的食材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冬季食療材料:
中醫認為,黑豆屬於「腎之穀」,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冬季食用黑豆有助於補腎,增強體力。可以將黑豆煮湯或加入粥中,既營養豐富又溫暖身體。
山藥在中醫中有「補腎固精、健脾養胃」的功效。冬季適當食用山藥可以調節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特別適合消化不良和體弱的群體。山藥可以與黑豆一起煮湯,亦或是加入肉類燉煮,效果更佳。
羊肉溫中補虛、益腎壯陽,是冬季養生的佳品。羊肉性溫,有助於驅寒暖身,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適合製作成羊肉湯或羊肉燉鍋,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
當歸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材,有「補血、活血、調經」的作用。當歸適合氣血虛弱、手腳冰冷的人群。冬季可以將當歸與雞肉、鴨肉燉煮,補血又滋陰。
生薑性溫,具有驅寒解表的作用。在冬季常吃生薑能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可以將生薑加入湯品中,或製作薑茶,有效溫暖身體。
材料:羊肉500克、當歸10克、生薑3片、枸杞適量、鹽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淨切塊,焯水後與當歸、生薑、枸杞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水,用小火慢燉2小時,至羊肉軟爛後加鹽調味。
功效:此湯具有補血溫陽、驅寒暖身的作用,特別適合冬季手腳冰冷、體虛的人群。
材料:山藥200克、黑豆50克、雞肉500克、薑片適量、鹽少許。
做法:黑豆提前浸泡,山藥去皮切塊。將雞肉洗淨後與黑豆、薑片一起入鍋,煮至黑豆熟爛後再加入山藥繼續煮,最後加鹽調味。
功效:此湯具有補腎益氣、強健脾胃的效果,適合體弱、脾胃虛寒的群體。
材料:百合20克、蓮子20克、銀耳15克、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泡發後撕成小塊,與百合、蓮子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至銀耳黏稠,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此羹具有養陰潤肺、滋陰生津的作用,特別適合乾燥冬季食用。
除了食療調理,冬季養生還應從生活起居著手,綜合保護身體健康。以下是一些冬季養生的建議:
特別是頭部、腳部和背部應保持溫暖,避免寒氣侵入體內,特別是年長者或體質虛寒的人群。
冬季雖然氣溫低,但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
冬季天氣寒冷,適當早睡晚起,有助於陽氣的收藏,保持身體的活力。
冬季陽光較少,容易情緒低落,保持心情愉快、適度放鬆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冬季是養生的好時機,適合透過中醫的食療調理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補腎、養陰、溫補是冬季食療的重點,搭配如羊肉湯、黑豆山藥湯等適合的湯品,不僅能抵禦寒冷,還能提升免疫力。透過食療和適當的生活習慣調整,冬季也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實現中醫「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目標。
撰文/莊博甯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轉眼一年將盡,夏天越來越熱的台灣也終於進入轉寒的時候。
M小姐是百貨公司專櫃小姐,每到冬天要幫客人化妝時,綽號是Elsa的她將冷冰冰的手碰到客人臉上總是會引起一陣陣驚呼,為了減少這樣的驚聲尖叫,在同事的介紹下來到了中醫診間尋求幫助。
冬季氣溫開始降低,身體的血管因為熱脹冷縮會隨著低溫收縮,導致手腳末端的血液無法正常足夠的供給,在血流量減少、血液循環減慢的情況下,手腳就會出現冰冷的狀況。若有長期末端循環不佳導致手腳冰冷的情形,也需要提防是因為心血管的疾病所造成,此時也會常見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伴隨發生,若有這些症狀發生務必要儘早就醫。
以中醫角度來說,手腳冰冷在中醫屬於「厥症」的範疇。(按:在診間和患者說明厥症時必須同時使用紙筆,否則很容易造成巨大的誤會。)在《黃帝內經素問.厥論》中,分類說明了寒厥、熱厥、以及六經厥證的症狀。由於中文有一字多義的情形,在後代醫家的醫書中,厥症亦代表了昏厥昏倒,以及氣機逆亂所造成的相關症狀。
有些手腳冰冷的患者在一進診間後,常常迫不及待的問到:「醫師,我是不是冷底的?」通常虛寒體質的人,除了手腳冰冷之外,膚色也較白,從小容易有呼吸道的症狀,如氣喘、鼻塞、流鼻水等,腸胃的吸收也不佳,因此大都體格偏瘦弱。虛寒體質的人,若營養攝取不均,也易伴有血虛的症狀,此時除了手腳冰冷之外,甚至還會有麻木的感覺。這兩類體質的人適合在冬季適量進補,能夠有效改善冬日手腳冰冷的不適。
另一種常見手腳冰冷的患者,卻與虛寒體質無關。在《傷寒論.少陰病篇》第28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其中的「四逆」便是指四肢厥逆、逆冷,也就是手足不溫。此種類型的病人常因情緒壓力過大,導致於肝氣鬱滯無法通達到四肢,此時患者會覺得身體胸腹是熱的,但是手腳卻是冷的。與虛寒體質相反的是,這種類型的手腳冰冷絕對不能吃補,否則在氣不通暢的狀況下貿然進補,只是像在火上加油,讓人火冒三丈更加火大。
若無法分清自己屬於什麼體質,除了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進行體質調理外,也可讓中醫師為您分辨體質類型。以下的茶飲藥膳,在冬日手腳冰冷時,可依照自己的體質類型在家裡飲用。若是濕熱、陰虛易上火體質,則不適合在冬季過度進補。
以下為市面上常見的茶飲或藥膳,適合體質的人適量飲用,對於改善手腳冰冷更能效果加倍。
寒性體質:黑糖薑母茶
血虛體質:當歸羊肉湯
平性體質:桂圓紅棗茶
肝氣鬱型:佛手玫瑰飲 (佛手4錢、玫瑰花1錢)
另外在冷颼颼的天氣,讓小腿肚以下泡在熱水中,也是促進身體氣血循環的好方法,若再搭配活血行氣的足浴包(按:肝陽上亢類型的高血壓患者不宜),通常會推薦含有艾葉、乾薑、赤芍、桑枝等中藥材配方,更能讓您手腳暖呼呼的度過寒冬。
撰文/郭訓宏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現職
陽明馬光中醫診所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成功大學理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
現職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碩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華夏明醫中醫診所
悅展中醫診所
現職:馬光中醫醫療網
專長:堅持良醫、良藥、良善服務;不僅提供醫療照護,更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肩負著守護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不只越做越好,而要做到最好!
經歷:馬光中醫醫療網深耕台灣30餘年,全台共有 22 家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