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早產是指分娩發生在37週以前,其中約70~80%為自發性的,如因為早期收縮或早期破水導致的。剩下的20~30%則與母親或胎兒問題相關(如子癲前症,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生長遲緩,多胞胎等)。早產的原因包含感染、缺血、子宮頸問題、產前出血、懷孕有關的高血壓、羊水過多等等。
自發性早產的再發率約為14~15%;而前一胎為足月生產,而這一胎自發性早產的發生率約只有3%。上一胎如果早產,再次懷孕後要如何監測早產再發的可能性呢?可以用超音波量子宮頸的長度及做胎兒纖維蛋白測試(fetal fibronectin test),如果子宮頸長度<25mm及胎兒纖維蛋白測試為陽性,則早產的機率高達64%;若子宮頸長度>35mm及胎兒纖維蛋白測試為陰性,則早產的再發率只有7%。
要如何降低早產的發生率?
1黃體素的使用,2006年的考科藍回顧的結果顯示黃體素的使用可以顯著地降低早產的再發率(RR 0.65),此外它也能降低胎兒出生體重<2500gm的機率;
2子宮頸環紮術,根據醫學文獻報導預防性的子宮頸環紮術對於早產的再發率並無好處,但對於有早產危險因子及有子宮靜閉鎖不全症狀之病人(妊娠27周前子宮頸長度<25mm),子宮頸環紮術是有益處的。
在整個懷孕過程中,約有80~90%產婦會飽受各種腸胃問題困擾。孕吐、脹氣、便秘或是腸胃炎等,這些腸胃問題也會影響食欲,讓人吃不下卻又擔心影響到胎兒的營養攝取,對準媽咪造成很大困擾。
懷孕初期,荷爾蒙的改變,是造成各種腸胃問題的根源。其中黃體素具有鬆弛平滑肌的作用,因而使得腸胃蠕動速度減緩,當腸胃運作的機制改變之後,便容易引起各種腸胃不適現象,如噁心、嘔吐、脹氣等。所幸,懷孕12週以後,當懷孕狀況逐漸穩定下來,害喜症狀也會逐漸改善。有些準媽咪在懷孕初期沒有害喜的不適感,但卻飽受脹氣困擾,脹氣在整個孕期都有可能發生。
引起脹氣的原因也和黃體素升高有關,使得腸胃蠕動速度變慢,食物停留在腸胃的時間變長,以致食物在腸子裡頭過度發酵而產生大量的氣體。進入懷孕中期以後,再加上羊水增加、胎兒的重量變重以及子宮變大而長時間壓迫著腸胃,使得腸子蠕動和食物排空受影響,也會讓準媽咪感覺肚子老是脹脹的,好像胃部有東西頂著,很不舒服。所幸,脹氣對胎兒較不會有太大影響。
要如何減輕脹氣的問題呢?1減少攝取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豆類、奶類;2幫助腸子排空氣體,多做伸展運動、散步等。另外孕婦也容易有便秘的問題,便秘也有可能造成肚子悶脹,也可能與脹氣一起出現,加重腸胃不適感,記得攝取足夠的水份、蔬果及高纖食物,還有適度的運動,都能預防或減輕便秘的發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陳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