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早產兒 共有64筆資料

寶貝健康 1132 公克巴掌仙子降臨人間

作者: 林宜屏

每年 11 月 17 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台灣每 12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是早產兒。這些未滿 37 週出生的「小腳丫」、「巴掌仙子」,在身體發育還沒完全準備好的狀態下降臨人間,需要更多的呵護與照顧,但爸媽別過於擔心!只要好好細心呵護,早產兒也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寶貝健康 陪巴掌仙子一起慢慢長大

作者: 林宜屏

巴掌仙子比一般寶寶更早離開媽媽溫暖的子宮,因此很多器官都還在發育,不但體重輕,更容易有呼吸、心臟跟腦部血管方面的問題。容易體弱多病,但只要好好照護,巴掌仙子也能慢慢長大,跟一般小孩無異喔!

新知快遞 降低臺灣新生兒死亡率! 需要長時期和多面向的努力

作者: Editor

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WPR)於2023年的調查顯示,台灣人民的智商高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日本。然而我們新生兒的死亡率卻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值,每1000個新生兒就有2.8個無法存活到滿月,更有4.5個有可能在5歲之前死亡,在亞洲遠高於日本和韓國。

寶貝健康 34週早產兒存活率高嗎?專家解說34~37週晚期早產兒照護要訣!

作者: Jiun

台灣早產兒人數逐年攀升,晚期早產兒相對早期早產兒的存活率高很多,不過仍可能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本文邀請新生兒重症照護專家朱世明醫師,來解析早產兒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34週-37週出生的晚期早產兒,以及其營養照護要訣。

名人家庭 趙孟姿捐母乳好有愛!你知道母乳庫的存在嗎?

作者: Fan

藝人趙孟姿2019年與許孟哲傳出結婚喜訊,隔年迎來大女兒Doreen,今年又有兒子Liam的加入,一家四口幸福模樣羨煞不少網友!她近期分享自己把多的母乳捐贈出去,讓不少粉絲直呼「好有愛!」

寶貝健康 早產兒7大健康挑戰

作者: 江睿毓

早產兒出生後,有較長的時間都住在保溫箱裡,甚至是新生兒加護病房中,此時,爸比媽咪與其過度擔心,不如補充足夠的相關知識,做好充分的迎戰準備,有任何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與專業醫護人員合作,突破每一次挑戰!

寶貝健康 研究證實:新生兒腸道菌叢影響一生的健康

作者: Editor

科學家已經證實,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神經系統和微生物菌叢的發展,有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並和許多成年健康如神經退化疾病、情緒行為或代謝疾病等有關,所以腸道又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

寶貝健康 1117世界早產兒日,10個新生兒就有1個早產!

作者: 周品攸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全球各大地標都會用代表早產兒的紫色燈海,為早產兒祈福。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新生兒,在台灣則是每10個新生兒就有1個早產兒,為了幫助爸媽照顧早產寶寶,特別製作「早產寶寶健康手札」。

孕期知識 胎兒有危險!留意7大早產警訊,有機會救寶寶一命

作者: 編輯部

台灣新生兒早產率將近10%,早產兒身體狀況多,爸媽照護常心力交瘁。預防勝於治療!快注意7大早產警訊,讓寶寶在媽咪肚子裡,住好、住滿再出生。

孕期知識 包著羊膜囊出生 ? 羊水未破?

作者: 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林禹宏

日前,媒體報導在巴西一家醫院「包著羊膜囊出生」的嬰兒照,罕見畫面引起大家關注,事實上,雖然一般認為發生率約八萬分之一,實際上應該沒有這麼低。

寶貝健康 煎熬守護151天,早產兒爸媽靠這招度過孩兒病情難關

作者: 林靜莉

「喆喆真的聽得到我們講的話……」早產兒喆媽激動的說下這句話,去年6月,小男孩喆喆出生了,然而,他當時週數僅滿28週,體重只有508克,加上出生情況危急,隨即住入加護病房,幸好經過醫護人員指導,鼓勵他們親子共讀,病情終於好轉並順利出院。

家庭關係 預防太太早產,準爸爸前中後期該做的11件事

作者: 林靜莉

在台灣,即使醫療科技逐年進步,每年仍然有近2萬名早產兒。早產能預防嗎?答案是可以,但預防早產不該只是媽媽的事,爸爸甚至是家人都應該一起參與,才能避免早產發生。

新知快遞 早產兒全身發霉!醫療團隊靠「這招」救回一命

作者: 周品攸

早產兒因出生體重低,容易受到黴菌、細菌侵襲,台灣近年也出現早產兒全身染黴菌的罕見病例。一名早產女嬰,出生後陸續出現無尿、腹脹等異常現象,經檢查後發現女嬰全身都是黴菌感染,差點沒了性命…

新知快遞 創傷來自孩子提早誕生:一位早產兒媽媽的告白...

作者: 實習編輯 怡君

早產兒的出生,經常伴隨的是許多疾病的風險、醫學的治療,父母必須更為用心的照顧與陪伴。這樣的情況下,早產兒媽媽卻可能面臨自責與心理壓力,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營養&食譜 早產兒有福了 全台三母乳庫上線

作者: 林靜莉

呼…呼…呼…,看著早產兒孱弱的呼吸,相信當爸媽的都一定很心疼,媽媽更是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心力交瘁,導致母乳量不夠,現在政府看到這個狀況,增設成大醫院母乳庫,讓全台北中南均有免費母乳可供病嬰領取,要讓小寶貝健康長大。

新知快遞 生命奇蹟!馬偕為1945公克早產兒動心臟手術直逼世界記錄!

作者: 周品攸

一名出生僅1789公克的早產兒,被診斷罹患合併2種心臟功能缺損的極複雜先天性心臟病,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1個月內就撒手人寰,所幸在馬偕的醫療團隊努力下,成功搶救寶寶拇指般大的小心臟,至今恢復良好。

醫師專欄 寶寶提前來報到,早產兒爸媽記得要做這件事

作者: 曾翌捷

近年來,國內早產兒照護的品質隨著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設立、專業照護能力的提升,以及全民健保的施行有著顯著之進步。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公克以下嬰兒的存活率,已由過去的 60% 大幅上升至近年的 80% 以上。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毫不遜色。儘管胎兒早產絕非父母所願,但仍請父母收拾心情。只要依照醫師囑咐,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心肝寶貝的未來絕對精采可期。

醫師專欄 兒急回憶錄,一個溫暖又特殊的急診故事

作者: Dr. E

在小兒急診室十多年來,遇過無數急產的新生兒,印象最深的不是 800 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或是其他出生後立即需要急救的寶寶,而是一個急產但十分健康的男嬰,他出生前的過程十分特殊,特殊到至今無法忘卻。

醫師問答 換奶粉

作者: 嬰兒與母親

專家專欄 過度依賴擠奶器,當心發生這件事

作者: 吳芃彧

擠奶器的發明真是進代人類學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它不僅僅提供上班族婦女繼續哺餵母乳的新選擇,還讓早產兒或是唇顎裂及其他無法含乳寶寶有機會吃到自己媽咪的珍貴乳汁。現今的擠奶器,款式多樣,功能齊全,靜音模式、手動電動、單邊雙邊、調整強度和吸乳模式,五花八門的選擇讓新手爸媽真是無所適從,我還在門診遇過為了待產包的擠奶器該選什麼品牌而鬧離婚的夫妻,其實擠奶器是一個「兩面刃」,算是母乳哺育的幫手,卻也是殺手!

醫師問答 早產兒飲食

作者: 吳芃彧

醫師專欄 早產兒的心臟血管病變

作者: 黃碧桃

兒童在母體內孕期正常為37~42週,而懷孕34~37週出生的嬰兒,以往稱晚期早產兒。根據2013美國婦產科學院公告依孕期分類嬰兒,早期足月(37週~38週6天)、足月(39週~40週6天)、晚期足月(41週~41週6天)及延後(≧42週)。早期足月兒的呼吸功能,有許多研究報告,但是心臟血管疾病,則較少研究報告。

醫師專欄 男童隱睪症的發生率及治療

作者: 黃碧桃

隱睪症會怎麼發生?又該怎麼治療,請看醫師怎麼說。

寶貝健康 爸媽一定要看!早產兒體質調理的中醫解方

作者: 湯佳珮

早產寶寶身體許多器官還未成熟就出生了,容易有各種合併症,照顧與復健之路漫長又艱辛,中醫能怎麼幫忙早產兒呢?

醫師專欄 在懷孕期服用乙醯胺酚,可能引起新生兒動脈導管早期關閉,造成肥厚型心肌病變

作者: 黃碧桃

乙醯胺酚(Paracetamol)是很常用的止痛、退燒及抗發炎藥物,以往認為在兒童、成人甚至懷孕的婦女,是安全的藥物。在胎兒期主動脈與肺動脈間的動脈導管是血流循環必要的血管,出生後,動脈導管會在數天內自然閉合。而在早產兒或合併其他畸型或疾病時,動脈導管無法自然閉合,可用非類固醇發炎藥物或乙醯胺酚,促使動脈導管閉合,或外科手術治療。

醫師專欄 嬰幼兒的臍疝氣:臍帶捆紮治療的效果

作者: 黃碧桃

約10~30%的嬰幼兒會有臍疝氣,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更是常見。雖然約80~90%的臍疝氣會自然痊癒,但如在三歲仍沒有自癒,則多會建議外科手術治療。

醫師專欄 預防感染怎麼做?跟著小兒感染科醫師這麼做

作者: 陳俊仁

我是一位醫學中心的小兒感染科醫師,每天看的病人都是因為感染發燒的兒童,其中不乏敗血性休克、腸病毒重症、肺結核等等嚴重疾病的病患,也常常碰到抗藥性很高的超級細菌,偏偏我是兩個25周極度早產兒的爸爸,我都開玩笑說:「我是個很髒的爸爸」,可是兩個寶寶卻是抵抗力很差的早產兒,難道我都不要抱寶寶嗎?那我平常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