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這幾天臉頰突然出現像是被「打耳光」似的紅暈,身上也長出許多紅色的小疹子,爸比媽咪原本以為是文文在幼兒園與人發生爭執,向老師求證後並無此事;於是憑經驗判斷,大概是天氣變化使皮膚過敏,引發所謂的「蘋果臉」,因而不以為意。
不過,幾天之後,紅色疹子的範圍擴大到身體以及手腳,都出現類似網狀的紅斑,且有輕微的搔癢感。就醫後,爸比媽咪回想起,在疹子出現的前幾天,文文似乎曾有過輕微的發燒及流鼻水症狀,其他並沒有特別感到不舒服的地方,經由醫師診斷,確定文文是感染了「傳染性紅斑」。
小朋友紅通通的蘋果臉,實在很可愛,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多捏幾把。但如果孩子除了臉頰,軀幹、手臂及兩條腿也出現網狀紅疹,就要小心,可能是病毒引發的「傳染性紅斑」!傳染性紅斑是什麼?感染原因為何?會出現哪些症狀?好發族群及容易感染的季節又是什麼呢?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指出,「傳染性紅斑」(erythemainfectiosum)是一種由B19微小病毒(parvovirusB19,簡稱B19病毒)所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屬於人類專有的病毒,只在人類及少部分的猴類中傳染。
B19微小病毒具有傳染性,可經由飛沫、接觸及輸血傳染。就流行病學統計數據來看,B19微小病毒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體內的病毒,約4〜6成左右的成人、7成左右的家庭主婦身上都有B19微小病毒的抗體。感染後常常不會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不記得自己曾經有過類似疾病,通常感染後便能終生免疫。
由於傳染性紅斑起初長在臉頰,使得寶寶的臉蛋紅通通,就像一顆小蘋果一樣,所以被俗稱為「蘋果病」。此外,它還有另一個更特別的名字,叫作「第五種疾病」(Fifthdisease),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病名呢?其實,這是因為在二十世紀初,為了辨別小朋友的皮膚感染性發疹疾病,而給予疾病不同的編號,一共編了六號,其中「傳染性紅斑」位居第五,故得此名。
潘俊伸醫師表示,傳染性紅斑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不過根據臨床觀察,大多在春季到初夏間流行。推測原因,可能是病毒較喜歡此時的氣候,亦有可能是剛度過寒冬,舒適的天氣容易讓家長疏忽孩子的防護措施,例如:戴口罩,因此病毒就有較多的機會散佈、傳染。
潘俊伸副院長表示「傳染性紅斑」好發於2〜15歲,是一種從學齡前一直到國中階段都會發生的兒童及少年疾病。
.大孩子易發生下肢關節腫痛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年齡較大的孩子或成人,可能因為身體的免疫反應能力較強,而伴隨發生膝關節或踝關節的腫痛,有可能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但情況多半不太嚴重,以症狀治療法給予止痛藥或外用藥膏即可;此外,在疼痛的初期,也可使用冰敷的方式來減緩疼痛。
這種膝關節或踝關節的疼痛並不會造成關節變形等嚴重問題,只是如同運動過後常有的普通關節發炎腫痛一般,即使程度較為嚴重,通常經過3、5年之後還是會好轉,爸比媽咪可不需過於擔心。
.孕婦感染易引起胎兒水腫、流產
需要特別小心的是,如果家中有人感染,家裡又剛好有孕婦,且在懷孕前期(3個月內),必須妥善加以隔離,因為B19微小病毒若感染孕婦,可能引起胎兒嚴重貧血,甚至造成胎兒水腫、流產,危害甚重,不可不謹慎防範。
潘俊伸醫師指出,傳染性紅斑的潛伏期很長,從感染B19微小病毒到紅斑出現,大約需經過4〜20天,病毒首先會侵入血液當中,並且大量複製,當病患持續發高燒1〜2天,且伴隨肌肉痠痛時,體內病毒量最多,傳染力也最強,此時病毒也會存在於口腔唾液內及尿液當中,並由這兩處排出、散佈及傳染。
感染「傳染性紅斑」會有哪些典型症狀呢?潘俊伸副院長指出,症狀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兒童感染初期可能會發燒、鼻塞、流鼻水1〜2天,通常症狀較為輕微,但此時的傳染力最強。由於症狀類似上呼吸道感染,因此不太容易分辨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或傳染性紅斑,需等到出疹以後才可確診。
接著會先在患者臉上出現紅通通的「蘋果臉」,然後在身上和四肢發現「蕾絲樣紅疹」,這是傳染性紅斑特別的出疹方式,外觀就像穿著網狀蕾絲絲襪一般,通常不太會有搔癢或疼痛的感覺,即使有也並不明顯。出紅疹的時間大約長達2〜7天,疹子出現後,寶寶對外便不再具有傳染力。
由於這些疹子主要是因身體對病毒產生免疫反應所引起,因此身體免疫反應較小(例如:年齡較小)、疹子較少的患者消退得較快;若是身體免疫反應較強的孩子(例如:年齡較大),疹子甚至會長到1〜2週都有可能,某些極端的個案甚至整臉、整個軀幹、四肢都佈滿了紅疹。
延伸閱讀:高燒後竟出現大片紅疹!小心這比玫瑰疹還兇
潘俊伸副院長提醒,「傳染性紅斑」正常的潛伏期長達約4〜20天,所以往往家長會覺得寶寶似乎最近都沒有生病或接觸到其他病患;或是發病後體溫也沒有明顯上升,等到皮疹出現時,常常令爸比媽咪不知所措,誤以為是其他更嚴重的問題。
因此,對於B19微小病毒感染與其他疾病的差異之處,家長們還是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才好。有任何症狀出現時,還是要先行就醫,才能區分出究竟是屬於哪一種發疹性疾病,以免延誤治療,造成較嚴重的併發症。哪些疾病容易與傳染性紅斑混淆,造成爸比媽咪判斷錯誤或增加鑑別上的困難度呢?
1.食物或藥物所造成的皮膚過敏
.有較明顯的搔癢症狀,傳染性紅斑則通常沒有。
.疹子外觀為隆起的丘疹型態,傳染性紅斑則為平滑不隆起的斑疹型態。
.紅疹為不規則的分布型態,傳染性紅斑則為蘋果臉及點狀、網狀分布於軀幹與四肢。
2.熱疹
.有較明顯的搔癢症狀,傳染性紅斑則通常沒有。
.紅疹分布於汗腺最多的部位,如:臉、頸部、肩膀和身體皺褶部位(肘、鼠蹊、膝蓋內側等);傳染性紅斑則一開始長在臉上,之後軀幹和手腳也會陸續出現。
.邊界模糊的紅疹,傳染性紅斑則為蘋果臉及點狀、網狀分布於軀幹與四肢。
3.曬傷
.沒有發燒症狀,傳染性紅斑則可能有1〜2天明顯或不明顯的發燒症狀。
.衣物遮蔽處正常,傳染性紅斑則連被遮蔽的軀幹部位也可能出現症狀。
.患部為均勻、一整片地泛紅症狀,傳染性紅斑則為蘋果臉及點狀、網狀分布於軀幹。
4.德國麻疹
.較明顯的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症狀,傳染性紅斑則為輕微發燒、鼻塞、流鼻水。
.疹子好轉後,皮膚會有脫屑現象,傳染性紅斑則不會產生皮屑。
.患者頸部淋巴結腫大,傳染性紅斑則無此症狀。
5.麻疹
.較明顯的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症狀,傳染性紅斑則為輕微發燒、鼻塞、流鼻水。
.疹子好轉後,皮膚會有脫屑現象,傳染性紅斑則不會產生皮屑。
6.猩紅熱
.細菌感染造成,傳染性紅斑則為病毒性感染。
.通常會發高燒,傳染性紅斑則較輕微。
.出現草莓舌、扁條腺腫大等症狀,傳染性紅斑則無。
.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引起心臟方面的併發症,傳染性紅斑則為自限性疾病,過些時日便會自行好轉。
在診斷方面,由於病毒不易培養,再加上患者的血液檢查通常是正常的,所以傳染性紅斑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所見判斷。臨床診斷主要依據皮疹的兩個特點:「蘋果臉」及身上的蕾絲狀或網狀紅斑。
潘俊伸副院長指出,由於「傳染性紅斑」屬於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都會自行痊癒,而且預後良好,所以治療上並無特別的藥物可用,對於沒有症狀的病患,也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而針對少數出現症狀的病患(如:發燒、呼吸道症狀、關節腫痛、皮膚搔癢…等),一般會給予症狀治療性的藥物,如:發燒就給退燒藥,咳嗽或流鼻水則給予治療咳嗽或鼻塞的藥物來緩解不適,若是皮膚搔癢得比較嚴重則可以使用局部止癢藥膏擦拭塗抹於患部。
雖然「傳染性紅斑」具有傳染力,但只限於發疹前,當紅疹出現時,小孩已無傳染力,所以也不需特別進行隔離。
就疾病的危險性來看,「傳染性紅斑」大多不會出現併發症,唯獨需注意免疫力較差的病童,B19微小病毒有極低的機率可能侵犯腦部引起腦炎,嚴重情況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此外,對於一些慢性溶血性貧血病患,則可能引起嚴重貧血。若孕婦感染B19病毒,可能因此造成胎兒水腫或流產,必須特別小心。
在傳染性紅斑痊癒、疹子消失之後,若在約1個月內曬到太陽,容易在同一部位又再次起疹子。因此,此時應儘量避免日曬,否則部分免疫反應較強的患者,可能會有疹子持續復發、難以消退的困擾發生。不過通常一個月過後,身體會製造出抗體,也就不會再起紅疹了。
傳染性紅斑在皮疹出現後便失去傳染性,所以此時寶寶可以回到學校上課,像往常一般正常作息無虞。家長與老師應該用心了解此種疾病的特性,並及早帶領孩子到醫院做出鑑別診斷,以免影響孩子的受教權益。
年紀較大的孩子或成人感染傳染性紅斑,可能會發生下肢關節腫痛的問題。因此,當孩子經常抱怨腳踝或膝蓋關節會痛,很有可能是以前曾經感染過B19微小病毒但沒被發覺,接下來的3〜5年,他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抱怨,此時可請醫師開立一些緩解疼痛的藥物,隨著時間過去症狀可望自行好轉,孩子又能回到健康舒適的狀態。
延伸閱讀:女童全身紅疹原來是「它」害的!這5種常見植物孩子千萬不能碰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