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吃完飯才可以離開餐桌」,媽媽大聲喝斥吃飯吃到一半想去拿玩具的女兒。爸爸出來緩頰:「沒關係啦,就讓她去拿,孩子難免會坐不住。」媽媽沒好氣回:「你什麼都沒關係,所以女兒現在越來越有恃無恐,沒理會我的話,不然你以後自己管。」
「小彥,過來!為什麼今天在幼兒園沒有乖乖睡午覺?」爸爸下班一進門就大聲喝斥兒子,只見小彥悶不吭聲繼續玩玩具。爸爸又大喊:「我在叫你,你聽見了嗎?」,小彥這時才放下玩具小聲回答:「有」,爸爸說:「還不快過來?」,小彥回:「我肚子痛想上廁所」便溜進廁所……在廁所的小彥偷偷嘀咕:「好煩喔!爸爸今天怎麼沒加班……」
以上情境,可以發現要注意若是教養不同調,小心負作用。
臨床上經常見到父母管教孩子時,出現嚴厲的「黑臉」角色,以及好說話的「白臉」角色。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表示:「多數人將『黑臉』視為嚴格、會責備、處罰孩子的一方;『白臉』則是好講話、討好孩子的一方。」
舉例來說,若爸爸屬於扮黑臉的角色,經常嚴格要求孩子,包括功課或行為,孩子會對父親有所恐懼;而扮白臉的媽媽對教養態度較寬鬆,要求較低,長期下來造成孩子會看人做事,例如:對於爸爸的要求會做到,對媽媽的要求則選擇性配合或不願配合。
不過,也有一種情形是爸爸整天在外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對於孩子較為討好,經常給予孩子獎勵,如此身為黑臉的媽媽管教孩子時,容易出現管不動或對孩子沒輒的情況,而且夫妻在教養上容易產生衝突,例如:媽媽規定孩子吃完飯才能看卡通,假設爸爸剛好回來,不瞭解媽媽的規定,可能就讓孩子邊吃飯邊看卡通,造成管教不同調
教養孩子時,若父母長期且固定一方扮白臉、另一方扮黑臉,可能對孩子產生什麼不良作用?
當父母其中一方是扮白臉,不斷滿足孩子需求,任小孩予取予求,王意中所長指出:「從另一角度來看,即是沒有原則。也許孩子會跟自己較親密,但久而久之,孩子行為表現的配合度會變得較低。」尤其黑白臉的教養方式在家庭中相當明顯時,彷彿這個家有兩套標準,孩子會依兩套標準來各取所需,衡量表現。例如:黑臉的爸爸要求孩子寫作業,孩子會做,而白臉的媽媽則管教不來。另外,當孩子在學校犯錯,由於擔心爸爸會責怪,因而刻意隱瞞問題。
黑白臉的教養方式可能造成孩子行為模式隨著不同人要求,給予不一樣的回應方式,亦即行為不一致,在爸爸面前表現一套,對媽媽表現又是另一套。因此,王所長建議,父母應就事論事,要有一致的教養目標,例如:要求孩子寫作業,爸爸與媽媽的處理方式應該相同,而不是讓孩子可寫、可不寫。
由於兩套不同的教養標準,會讓孩子出現投機心理,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來配合,如此亦影響孩子的態度與價值觀。王所長分析:「孩子慢慢將這觀念內化,將來他到幼兒園或進入小學,若發現學校老師與家裡的教養模式差不多,會複製家裡的行為,在學校也出現選擇性配合。」例如:班上有三個老師,他只聽A老師的話,B老師和C老師則不予理會,孩子的行為因而不易規範。日後到職場,孩子在主管面前可能非常配合,主管講什麼就去做,待一離開則完全不當一回事,產生言行舉止前後不一。
父母長久下來固定扮黑臉或白臉,例如:爸爸長期扮黑臉進行管教,久而久之孩子與父親的關係較有距離。王意中所長表示:「除了孩子不希望在爸爸面前犯錯,以免受到責備,也會期待自己在爸爸面前有良好表現。」因此,當爸爸回到家時,孩子會進到房間玩玩具、睡覺,或只願意窩在媽媽的懷裡和媽媽玩,與爸爸之間出現距離。
每當家裡「黑臉」的一方出現,開始要求、責怪或處罰,令孩子感到不舒服。對孩子來說,會盡量「避不見面」,避免在「黑臉」面前做出不被允許的事,同時也掩飾不想被知道的缺點。然而,孩子越是躲避,「黑臉」一方會更刻意挑剔孩子,王所長分析:「當兩人對彼此都有所提防,不僅難以建立親子關係,無形之間設立一道鴻溝阻隔兩人,難以產生信任。」
若黑白臉教養造成親子關係緊繃或養成孩子的投機心理,父母如何調整並改變,讓雙方的教養可以同調?
首先,父母必須覺察到管教孩子時,雙方的教養方式與目標不一致。因此,父母應對於要求孩子的標準有所共識,否則會讓夫妻在管教時出現兩套標準,變成扮白臉的一方扯黑臉一方的後腿,而孩子對於黑臉的要求則可以不用買單。
王所長進一步解釋,例如:扮黑臉的一方好不容易與孩子建立規矩,但因為白臉的出現與討好方式,使規矩被破壞,必須重新建立,對黑臉而言,不僅產生無力感和壓力,也會覺得被挑戰。而且,長久下來孩子察覺白臉比較放任他,發現有漏洞可鑽,對於黑臉一方的大多數要求會較為反抗,不僅造成夫妻間極大矛盾,親子之間也容易產生衝突,甚至孩子會出現「白臉都不會這樣管我」等類似言語或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