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和感冒一樣,短短兩個字,但卻千變萬化,了解越多,越沒辦法簡單回答。
便秘治療就像感冒用藥一樣,沒有一種藥可以適合所有的感冒,有人覺得感冒藥沒有效,很可能是根本治療錯方向,便秘也一樣。
最常遇到的狀況是,因為便秘一直喝水,但卻沒有用。道理其實很簡單,喝水是尿尿會變多,不是便便會變多。所以水分只要足夠就好,喝多了也沒用。另一種狀況是一直吃蔬菜,就像高速公路已經塞車了,還有更多車子要擠上高速公路,反而塞得更厲害,更擠不出來。
延伸閱讀:訓練寶貝自己睡 掌握3個時機點就能成功!
以下將便秘分成7種形式,方便大家了解。但實際上,會便秘的小孩,常常合併2種以上的原因,要能融會貫通,才能徹底治療。
1.純母乳的寶寶到後期因為吸收太完全,常常過好幾天才大一次便。雖然文獻上的紀錄是21天,不過不建議到那麼久才看醫生,一般可以容忍到7天,7天內都不用太緊張。如果是純配方奶的寶寶,3天大一次還可以接受,母乳和配方奶混餵的話,時間就折衷。不過這些頻率都只是參考,大出來的便便正不正常最重要。
2.纖維攝取不足常出現在偏食的小孩,不喜歡吃蔬菜水果。這種小孩喝再多水也沒有用,因為製造大便的材料根本就不夠。多吃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全穀類,才是解決之道。
3.水分攝取不足最容易理解。這裡反而要提醒,1歲以下的寶寶,奶類是主食,來自奶類的水分已經很多,所以便秘的原因很少是因為水分不足所引起的。
4.累積很多天才上,常沒有特定的原因。例如出門玩3天,因為作息改變就忘了上大號,久了以後就習慣要累積這樣的容量才會想上大號,因此這類的小孩需要每天提醒,而不是每隔幾天就灌腸一次。
5.飲食太清淡常出現在1歲前吃副食品的寶寶,很多人不知道油脂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材料,讓寶寶吃的和老人一樣清淡,大便就會卡卡的。這時候喝水沒用,吃更多蔬菜反而更卡。
6.有肛裂,表示便秘已經很嚴重了,而且很可能從此進入惡性循環!當肛門已經有裂傷,寶寶就會開始憋便。開始憋便後,幾乎所有的方法都沒效了,要從防止繼續肛裂著手,這也是我最常開軟便藥的情況,而且常跟家屬預告要治療一段時間,急不得。
7.滲便是便秘的一種變形,可以想像有一隻大象擋住門口,只有小老鼠可以從隙縫鑽過去。當直腸被固態的硬便緊緊塞住,只剩下液態的糞水可以流出來,而且常常是在不自覺的狀況下滲出。如果不明就裡當作腹瀉來治療,可能短暫止住,但卻造成往後更大的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很多家長都已經恍然大悟,為什麼之前的方法沒效了!關於便秘的治療,最重要的是分析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小兒腸胃科醫師手上有種種藥物可以使用,卻常常只用最簡單的軟便藥而已。
解便秘7法 |
|||
範例 |
特徵 |
O正確處理方式 |
X錯誤處理方式 |
純母乳 |
無便 |
7天內不用處理 |
太緊張 |
纖維攝取不足 |
少便 |
多吃蔬果全榖 |
一直喝水 |
水分攝取不足 |
乾便 |
喝充足的水 |
吃太多纖維 |
累積很多天才上 |
粗便 |
每天提醒大便 |
想到才灌腸 |
飲食太清淡 |
卡便 |
補充油脂 |
越吃越清淡 |
有肛裂 |
憋便 |
吃軟便藥 |
忽視不管 |
硬便塞住出不來 |
滲便 |
處理便秘 |
以為水瀉,吃止瀉藥 |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可愛寶寶/Travis Worley&Alicia Worley
(本文健康寶寶的照片與內容無關)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