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尿布疹就是出現在尿布所包覆區域的疹子。黃琳淇醫師表示,狹義的尿布疹即指「因包覆尿布所引起的疹子」,有時候有些疹子恰巧出現在被尿布包覆的區域中,卻與包尿布無關,這就不是單純的尿布疹,例如: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念珠菌感染等。如何判斷究竟是否為尿布疹呢?其實判斷方式很簡單,這些並非尿布疹的疹塊並不會只侷限於屁股上,病灶也會同時分布於其他部位,例如脂漏性皮膚炎的疹子常發生在臉部。
*尿布內潮濕、悶熱,容易起尿布疹。
*肌膚與尿布摩擦或對尿布材質過敏也會起尿布疹。
*解便、解尿等排泄物刺激。一旦爸媽比較少替寶寶更換尿布,延長尿液和糞便對肌膚接觸的時間就會出現尿布疹。
*有些寶寶對副食品中的新食物不適應或過敏,也會導致解便次數增加,增加尿布疹發生的機率;另如感染腸胃炎,糞便中的病毒或細菌也會引起尿布疹或加重原來已有的症狀。
輕微的尿布疹僅為肌膚泛紅;比較嚴重的尿布疹可能會有紅疹甚至水泡;倘若更加嚴重,甚至會表皮滲血或出現傷口。尿布疹的不適感如發癢或疼痛,經常會使寶寶哭鬧,大約8、9個月大的寶寶也會有伸手搔抓患部的動作。
根據文獻統計顯示,以6~8個月最常見。口腔期的寶寶常把隨手抓來的物品塞嘴巴,使得腸炎的機率提升;另外開始吃副食品以後的腸胃過敏反應,都可能造成寶寶解便次數增加,此時若沒有勤替換尿布就容易出現尿布疹。其實0~1歲的寶寶皆容易有尿布疹。有時候新手爸媽分不清楚究竟何時該替寶寶更換尿布、或是沒注意到母乳寶寶的解便次數較多,應更勤加替換尿布,也容易產生尿布疹。以年紀來說,新生兒解便的次數往往會比較多,尿布更換的次數通常也要隨之增加。至於1歲以後,有些寶寶逐漸開始不用包尿布、或是想上廁所時會有所表示,尿布疹的發生率也就隨之遞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