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寶寶常見的念珠菌感染

當寶寶的生理尚未發育完全或免疫系統不佳,往往很難抵抗疾病,本期介紹3種由念珠菌所引發的感染:鵝口瘡、尿布疹、敗血症,瞭解其成因,並建立正確的預防與保健觀念,才能給予寶寶最佳的照顧。
寶寶常見的念珠菌感染

認識念珠菌

念珠菌是一種常見的黴菌,其種類可分為八十幾種,最常造成人體感染的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約占全部感染的80%〜90%。在一般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腸胃道及生殖道經常可以發現念珠菌的存在。

白色念珠菌從小嬰兒時期就存在人體的表面皮膚、腸道,以及口腔內,當身體抵抗力足夠的時候,通常都能與人體的其他各種正常細菌保持平衡;但是當人體的抵抗力降低了,或是念珠菌的數量增加太多的時候,正常的白色念珠菌就會成為致病菌,造成各種疾病;另一方面是因為環境過於潮濕、沒有做好貼身的清潔,也很容易感染到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所造成的疾病包括常見的鵝口瘡、尿布疹,以及較少見的敗血症等。

 

鵝口瘡是什麼?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李佳容醫師指出,鵝口瘡其實就是口腔中的黴菌感染,主要為白色念珠菌所引起,鵝口瘡又稱為「口腔念珠菌病」,專指白色念珠菌引起之口腔發炎,也是新生兒普遍好發的疾病之一。鵝口瘡好發年齡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通常2歲以後,免疫力已逐漸提昇,罹患鵝口瘡的機率也相對降低。如果寶寶2歲以後,鵝口瘡還經常反覆發作,建議請兒科醫師評估確認孩子是否具有先天性的免疫失調或免疫功能缺陷等相關問題。

鵝口瘡的主要症狀
鵝口瘡好發位置,在兩頰內的口腔黏膜上最為普遍,有時也會出現在舌頭、嘴唇周圍等,從外觀看起來為白色的斑點,很像是白白的奶塊,家長可能會誤以為是「舌苔」或「奶垢」。

若初期沒有注意、治療或注意口腔清潔,也很有可能會陸續產生其他白點,擴大成一大片,顏色也從初期的白色,而變成淡黃色、黃褐色;有些蔓延較廣的鵝口瘡,其範圍不僅限於口腔內,甚至會長到嘴巴外圍;用喉頭鏡或是食道鏡檢查時,甚至可以看到向下蔓延到食道,也有可能往下蔓延至肺部,引起氣管發炎甚至肺炎,加深治療上的困難。

由於初期感染到鵝口瘡時,通常不會出現很大的疼痛感,所以寶寶可能不見得會哭鬧,只會覺得口腔內澀澀的,若是導致寶寶哭鬧,以及完全不想喝奶,通常都是已經比較嚴重的程度。

 

如何分辨是奶垢還是鵝口瘡?
以乾淨的紗布巾輕拭,如果是奶塊通常會很輕易地被擦掉或剝掉,如果是鵝口瘡,勉強剝下時,下面的黏膜會出現出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