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大醫院當兒科住院醫師時,常常看到護理師們要幫住院的寶寶打點滴,那是一項浩大而「艱辛」的大工程,往往鬼哭神號、腥風血雨。
如果陪病的家屬是媽咪,通常會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忍心看寶寶挨針,有的一走出治療室,就腳一軟、暈了過去;如果是阿嬤,有的會像鄉土劇中的劇情,抓著寶寶的手打護理師或醫師,說:「護士阿姨壞壞,阿嬤幫你打她!」別懷疑,這些演也演不膩、不斷上演的鄉土劇劇情,每天都會上演好幾回。場景會變、演員長相會變,但台詞卻是如出一轍。我們戲稱這種疼孫的阿嬤們叫做「打打阿嬤。」
但寶寶的皮膚幼咪咪、脂肪多、血管又細小,點滴本來就很難一針就打上,再加上寶寶不能配合、愛扭動、又哭又鬧,本來打上的針也可能會跑掉。這時候有些脾氣較壞的爸爸就發言了:
「醫師啊,我的寶寶皮膚很嫩又怕痛,你要保證一針就打上喔!」
「X的!(消音),你在皮膚裡面戳來戳去,到底是在戳什麼!」
「可不可以找比較有經驗的護士啊?」
「誰一針沒有打上我就揍誰!」
「哪一個小姐比較會打針?」
有的甚至直接當面飆髒話,或揚言要動手,造成醫護人員很大的壓力。
曾經遇過一個有刺青、面貌粗獷的爸爸,態度十分兇惡,讓我深怕我們處置的不令他滿意,會不會下班後就有黑道小弟在外面等我了。大家屏氣凝神、出動大批人力、擺好陣仗,進去治療室幫他的小孩打針的前一刻,我竟然突地想起了遙遠的醫德:對病人要「平等」的原則。對病人不能有偏見,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要「一視同仁」。不知怎麼的,我就突然「很有勇氣」地與同事順利地幫寶寶打完了點滴。後來護理師跟我說,她全程都捏了一把冷汗,怕一不小心打針打不好,爸爸會生氣甚至動粗口。
這個寶寶住院住了一陣子,被我們偷偷戲稱是「黑道大哥的小孩」。後來他終於平安健康地出院了,爸爸竟然很海派地請了全病房的醫護人員喝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