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食藥署公布「113年度十大違規食藥廣告」提醒消費者提高警覺!6大方法理智消費,不受不實廣告欺騙!

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近日公布了113年度的十大違規食藥廣告名單,揭露了一些誇大醫療效能的不實宣稱,範圍涵蓋食品、藥品還有化妝品等多項產品,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食藥署公布名單,並對相關廣告進行嚴厲處罰,希望民眾能確實避雷,以免失了荷包也影響健康!
食藥署公布「113年度十大違規食藥廣告」提醒消費者提高警覺!6大方法理智消費,不受不實廣告欺騙!

 

廣告無所不在,消費者須謹慎辨識真偽

廣告已深深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無論是走在街頭、搭乘交通工具,或是在家中觀看電視、瀏覽社群媒體,隨處都能見到各式各樣的廣告,隨著科技的發展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機,透過手機、平板或電腦接收資訊的頻率大幅提升,使廣告的觸及範圍更加廣泛,不知不覺間影響著消費者,引導消費者產生購買衝動。

根據消保法第22條規定:「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其對消費者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 。」 依據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一項規定:「事業不得在廣告上對於商品之價格、數量、品質、內容、製造方法及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及用途、原產地、製造者及製造地、加工者及加工地等,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或表徵。」以上兩條法律都是對不實廣告的法律規範,利用法律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以免消費者受到不實廣告的損害。

113年公布的受罰廣告,均宣稱具有醫療效果或保護身體功能,但這些都未經過食藥署的核准,也未經過科學驗證,因此裁定受罰。

 

十大違規廣告名單,你買過嗎?

此次違規的十大廣告產品包括:

  1. A.H.A關捷挺固立
  2. 原輔堂立順芯
  3. 活化勝
  4. PP石墨烯智能氣動塑崩系列
  5. PBF護衛寶
  6. 神農太醫堂千金方加味排毒祛濕飲
  7. 元氣堂-苦瓜胜肽複方強化EX膠囊
  8. 萬年堂全酵激酶EX
  9. 金沛兒蜂胎王純淨奇蹟膠囊
  10. Labelle拉蓓-青春超能纖汁

其中「A.H.A關捷挺固立」,廣告誆稱「治療肌少症,逆轉肌肉萎縮…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等誇張療效,這類說法已經涉及醫療效能,誤導消費者,恐會導致消費者因而延誤就醫,因此累計開罰1,124萬,同時裁處該廣告代言人216萬元,為113年度違規食藥廣告罰金之首。

 

 

廣告一旦違規,業者和代言人均須受罰

根據食藥署統計,113年1月31日實施以下新規定後,違規廣告有下降的趨勢:

  1. 針對廣告違規情形進行更嚴格的罰則,讓違規業者付出更大代價。
  2. 對名人代言違規廣告加權最高可處3倍罰款,以避免消費者因明星背書而受騙。

雖然違規件數已從10,526件下降至8,006件,但市面上還是多有違規廣告,食藥署還會繼續加強監管,也呼籲消費者要理智消費,消費之前要多問、多看、多思考之後再購買,避免當了冤大頭還幫無良公司賺錢。

食品、藥品及化粧品廣告的法規與罰則

  •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廣告若涉及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可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若涉及醫療效能,則可處60萬元至500萬元罰鍰。
  • 《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化妝品廣告若涉及虛偽或誇大宣傳**,可處4萬元至20萬元罰鍰;若涉及醫療效能,可處60萬元至500萬元罰鍰。
  • 《藥事法》:一般商品不得標示或宣傳醫療效能,違者可處60萬元至2,500萬元罰鍰。

這些法規的目的在於防止業者利用誇張、不實的廣告來欺騙消費者,影響公眾健康。

 

6大方法理智消費,不受不實廣告欺騙!

要避免受到不實廣告的影響,購買食品、藥品或保健產品時,消費者可以遵循以下幾個重點來理性選購:

1.不輕信誇大療效

若廣告宣稱產品能「快速治療疾病」、「立即見效」或「無副作用」,通常是不實誇大,治療疾病應該尋求醫療幫助才能即時治療、正確投藥,另外,若是產品若未經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不可能具備醫療效能,民眾應提高警覺不要受騙、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2.查驗產品許可與來源

確認產品是否有衛福部核准的許可證字號(如藥品有「衛部藥製」或「衛部藥輸」字號),保健食品應有「健康食品」標章,並且要確保產品經科學驗證,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未經檢驗的產品,特別是網購、社群平台上的產品。

3.注意廣告用詞與包裝標示

廣告用詞常會以名人推薦的手法進行推銷,比如:「醫學專家推薦」、「名人代言親身見證」、「某某研究證明有效」等,聰明的消費者要認知「推薦不代表產品有效」,需查證是否為真實專業認證,應查詢相關研究是否經過公開科學審查。

4.透過官方平台查詢

可至食藥署「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查看是否有違規紀錄,若對產品有疑慮,可向衛生單位或專業醫師諮詢,確認安全性與適用性。

5.理性思考,勿衝動購買

買一送一、名額有限、限時優惠或是打折促銷等廣告用詞都是吸引顧客衝動購物的常用行銷手法,先冷靜思考,檢視產品資訊,避免因情緒影響決策。

6.若遇違規廣告,可主動檢舉

若發現疑似不實廣告,可向地方衛生局或食藥署檢舉,共同打擊違規行為,透過檢舉機制,可減少誤導性資訊流傳,保障更多消費者權益。

 

食藥署呼籲消費者提高警覺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藥品或保健產品時,務必保持警覺,理性判斷廣告資訊。如果廣告內容過於吸引人或聲稱具有神奇療效,通常值得懷疑,應避免衝動購買,以免受騙上當。

如有健康問題,應尋求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與治療,而非輕信廣告宣傳的產品效果。此外,消費者可利用「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及「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來查詢產品是否涉及違規廣告,以確保自身權益。

 

整理/Ariel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