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現在是愈來愈普遍的症狀之一,且發生率年年升高,尤其在愈文明的地方,過敏的機率就愈高。現為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也是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的江伯倫指出,過敏是一種身體慢性、持續性的發炎,發炎發生在身體的某個局部組織,就會造成那個地方的過敏反應。例如發炎出現在鼻腔,就會造成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若在皮膚,則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
目前過敏疾病中所佔的比例最高的三者為: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剛出生的寶寶容易產生異位性皮膚炎;到了1歲半之後,因為飲食及接觸的環境有所改變,漸漸會出現鼻過敏及氣喘等疾病。全台灣,約每10位小學生就有1人是氣喘兒。而在台北市,氣喘的國中小學生的比例則高達20.5%,約五分之一;而鼻子過敏的比例更是佔了47%,將近五成。
到了高中以上的年紀,氣喘比例就降低至8.9%。這表示有些過敏兒如果控制良好,到了青春期之後就會有好轉的現象。「這些都與體內的荷爾蒙、內分泌及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的變化及成熟有關,而身體改變了對過敏原的免疫反應,」江伯倫所長解釋。
過敏比例上升的影響因素
人體內有負責對大多數病毒和細菌反應的第一型T輔助細胞,也有負責對過敏原、寄生蟲反應的第二型T輔助細胞。這兩類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會互相拮抗,猶如蹺蹺板的兩端,一邊高另一邊就低。過敏是一種體內免疫反應的失調,若第一型與第二型之間維持平衡,身體就不會產生過敏反應;而兩者之間失去平衡,就會引起過敏。
江教授表示,第二型T輔助細胞特別活躍,才會造成過敏。過敏患者由第二型主導的過敏免疫反應會較為突顯,由第一型主導的正常免疫反應則受到抑制,造成患者除了有免疫症狀,平時也容易感染細菌、病毒,且症狀會較嚴重。
現代人愈來愈容易傾向第二型T輔助細胞較為活躍的體質,致使過敏疾病患者的人數年年升高,其原因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