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藥品過敏嚴重可能會致命!「疹、破、痛、紅、腫、燒」六大徵兆不可不知

去醫院掛號時,都會聽到熟悉的一句話「吃藥會過敏嗎?」,看似很平常的一句問診,其實卻非常的重要,「藥品過敏」症狀可大可小,有些過敏發皮疹可能會被輕忽,但有些過敏嚴重時還會危及性命,有些過敏反應會在用藥後,過了幾天才出現,也有案例是在潛伏數月才顯現。
藥品過敏嚴重可能會致命!「疹、破、痛、紅、腫、燒」六大徵兆不可不知

 

六大藥物過敏前兆,留意身體的警報

在用藥後,若身體出現以下警訊,代表可能發生藥物過敏反應,這些信號是身體的警報系統,提醒您需要提高警覺並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1.紅疹

皮膚上突然出現的紅疹,是最常見的過敏徵兆之一,這些紅疹通常呈現點狀或片狀,可能集中在某些部位或擴散全身,伴隨紅疹的,還可能有瘙癢、灼熱感或脫皮等症狀,有些輕微的紅疹可能在停藥後自行消退,但若紅疹範圍擴大,甚至發展變嚴重就要立刻就醫。

2.潰破

口腔或喉嚨出現潰瘍或疼痛,過敏嚴重時,口腔內的潰破可能影響進食與說話,而喉嚨部位的潰破則可能危及呼吸功能,此外,若潰破伴隨疼痛、吞嚥困難或局部腫脹,可能是黏膜炎症或壞死的表現,應立即停藥並就醫檢查。

3.紅腫

眼睛紅腫、充血、流淚甚至疼痛,可能是藥物過敏引起的初期症狀。這種情況有時會被誤認為一般的眼部疲勞或過敏性結膜炎,但若症狀在用藥後出現或加重,應特別警惕,若眼周紅腫明顯,或伴隨視力模糊、強烈刺痛感等,可能已影響到眼部深層結構,務必立即就醫。

4.嘴唇腫脹

嘴唇突然不明原因地腫脹,常見於藥物過敏的早期反應,尤其是急性過敏反應(如血管性水腫),此症狀可能逐漸延伸至口腔內部或喉嚨,進一步影響吞嚥與呼吸,導致生命危險,若嘴唇腫脹伴隨喉嚨緊縮感或聲音嘶啞,請立即停止用藥,並撥打急救電話。

5.發燒

用藥後的發燒並非普通感冒引起,這可能是全身性過敏反應的警訊,藥物性發燒常伴隨全身乏力、肌肉酸痛或寒顫,若同時出現其他過敏症狀,如皮疹、腫脹或黃疸(皮膚及眼白發黃),這可能表明肝臟或其他內臟器官受到影響,需要立即進行全面檢查。

6.其他症狀

除了上述明顯的徵兆外,一些全身性的不適感也是不可忽視的過敏反應表現:

  • 心悸:心跳突然加速或不規則,可能與藥物誘發的免疫反應有關。

  • 呼吸困難:胸悶或氣喘可能是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前兆。

  • 全身乏力:莫名的疲憊感可能暗示內臟器官的受損或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 噁心與嘔吐:可能與胃腸道的過敏反應或藥物不耐受有關。

  • 黃疸與茶色尿:這些症狀通常暗示肝臟或腎臟功能異常,需特別謹慎。

黏膜反應:特別需要警惕的徵兆

眼睛、口腔與喉嚨的黏膜部位是藥物過敏的敏感區域。若這些部位出現紅腫、潰破或疼痛,特別是同時伴隨吞嚥困難或呼吸急促,可能代表過敏反應正在迅速惡化。此時應立刻停藥,並儘速前往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這些症狀雖然未必都代表藥物過敏,但若在用藥後出現,切勿輕忽。及時辨識並採取行動是避免嚴重後果的關鍵。

 

常見高風險藥物,這些藥品特別需要注意!

根據1999年~2024年11月的藥害救濟數據,某些藥物與過敏反應密切相關:

1.抗癲癇藥:廣泛用於治療癲癇或神經痛,但常引發皮膚及黏膜過敏反應。

2.抗痛風藥:常用於痛風患者,但其過敏反應可能涉及多系統,包括皮膚、腎臟及肝臟損害。

3.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如小孩常見的退燒藥「依普芬」,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特別是長期使用者。

4.抗生素:抗結核及廣效抗生素,常見於治療感染,但部分人群對其過敏風險高。

針對上述高風險藥物,國內健保提供針對相關藥物的基因檢測,透過基因檢測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這項檢測對於高危險群患者尤為重要,可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如何降低藥品過敏風險?藥物過敏預防4招

1.保留處方紀錄

用藥期間務必保留完整的處方及使用記錄,萬一出現問題,可快速提供醫療人員參考,幫助診斷。

2.記錄過敏史

曾有過敏史者,可請醫師或藥師將其記錄於過敏紀錄卡中,就醫時主動出示,減少再次接觸同類藥物的風險。

3.定期自我檢視

使用藥物過敏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避免拖延治療時機。

4.諮詢專業

如對藥物有疑慮,可隨時向醫師或社區藥局的藥師尋求專業意見,避免錯誤使用或過度依賴藥物。

 

緊急救濟與支援►藥害救濟基金會的協助

若因合法使用藥品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包含住院、殘障甚至死亡,可撥打藥害救濟諮詢專線(02-2358-4097),向藥害救濟基金會申請相關補助及協助,此外,藥物過敏紀錄卡及自我檢視表可於藥害救濟基金會官網免費下載。這些工具不僅能提升用藥安全,還能為需要救濟的民眾提供即時幫助。

藥品過敏看似小事,但後果可能十分嚴重。了解徵兆、記錄過敏史,並在用藥前與醫療專業人員充分溝通,能有效減少藥品過敏風險,小心謹慎的每一步,都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整理撰文/Ariel

文章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