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快讓孩子遠離含糖飲料、甜點

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隨著氣候逐漸炎熱,腸病毒傳播風險提升, 5 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研究發現降低高血糖可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快讓孩子遠離含糖飲料、布丁、果凍等甜點,以大大降低腸病毒重症風險。
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快讓孩子遠離含糖飲料、甜點

 

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且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隨著氣候逐漸炎熱,腸病毒傳播風險提升,籲請民眾持續加強手部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此外,家長及教托育人員請多加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有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

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

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 71 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5 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 D68 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此外,克沙奇 B 型病毒及伊科病毒主要威脅新生兒,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等,可能致命。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

 

腸病毒風暴持續傳播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 6 月 2 日至 6 月 8 日腸病毒急診就診計 17,967 人次,較前一週( 17,128 人次)上升 4.9 %,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 A 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 A71 型及 D68 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今(2024)年累計 3 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 A2 型 2 例及克沙奇 A10 型 1 例,其中 2 例為未滿 1 歲幼童,病例數略低於去(2023)年同期(5例),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說明,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 A71 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民眾仍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例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環境衛生、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

 

腸病毒

 

腸病毒71型每 3~5 年大流行, 5、6 月為高峰

臺灣近 20 年來常發生腸病毒的流行,這也是家中有幼童家長所關注的議題。臺灣於 1998 年首度爆發腸病毒 71 型疫情,據衛生福利部當年度統計有 405 例疑似感染腸病毒後併發重症的個案,並導致其中 78 例幼童死亡。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此後每 3~5 年會便出現一次全國性的腸病毒 71 型大流行。

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播力,可藉由飛沫傳播,使得此病毒在學童間迅速傳播。根據疾管署的監測資料,目前國內正處於腸病毒流行期, 5 月和 6 月間每週門急診就診人數均超過流行閾值 11,000 人次,雖然多數病例為輕微或無併發症,但要注意的是,仍有少數病例發生重症或死亡,而其中原因尚不清楚。

 

研究發現降低高血糖可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經由研究發現,宿主若產生高血糖的現象,則會在病毒感染後產生腦幹發炎的現象。如果透過使用胰島素去調節血糖水平,發現不僅可以改善感染動物的存活率,還能減少病毒所引起的腦損傷。

腸病毒 71 型是一種可感染神經細胞的病毒(嗜神經病毒),當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便會併發重症,重症者一般會有腦幹腦炎,藉由神經性肺水腫引起心肺衰竭,病程發展快速,可能在數天內致死。

高血糖在嚴重感染期的病人是一很常見的現象,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進一步研究其神經毒性機制,發現病毒感染引起的高血糖,會誘發的腦幹中微小核醣核酸 miR-206 的表現,而其他毒性較低的腸病毒(如CoxA16)對 miR-206 的表現則沒有顯著影響,因此 miR-206 的水平與病毒的神經毒性程度密切相關。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這項研究強調了控制血糖水平,對於減少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的重要性。\

 

▲國衛院發現降低高血糖可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

▲國衛院發現降低高血糖可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

 

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快讓孩子遠離含糖飲料、甜點

 5 歲以下的幼兒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這項研究顯示,為預防幼兒感染後產生腦併症的發生,建議當幼兒感染時若食慾不佳時,家長應控制不要給與幼兒過多的含糖飲料、布丁或果凍等,並留意幼童之血糖值,避免因血糖的上升,增加重症的風險。

以市面常見的可樂及太妃糖為例,一瓶 600 毫升的可樂熱量高達 252 大卡,相當於 13 顆方糖的熱量, 5 顆 10 公克的太妃糖熱量達 220 大卡,相當於 11 顆方糖的熱量。

 

▲家長應控制不要給幼兒過多的含糖飲料、布丁或果凍等,避免因血糖的上升,增加腸病毒重症風險。

▲家長應控制不要給幼兒過多的含糖飲料、布丁或果凍等,避免因血糖的上升,增加腸病毒重症風險。

 

告別腸病毒,實踐無糖生活三技巧

目前正值炎炎夏日期間,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實踐無糖生活三技巧:「喝開水 好解渴」、「看標示 好選擇」、「原味乳 好健康」,不但省錢、消暑,又能解渴、健康,讓全民一起來減糖、增健康!此外,國健署亦鼓勵食品與餐飲業者改良其產品,推出較健康之食品、減少糖危害。

技巧一、「喝開水 好解渴」:

多喝水可消暑且有利代謝循環,建議國人養成每天至少喝 6~8 杯的白開水(每杯 240 ml)的好習慣,取代含糖飲料,可避免過多熱量攝取,並應分次喝、慢慢喝,尤其從事戶外活動時,更應隨時補充水分以預防中暑或脫水。為豐富白開水的口感,可在白開水中加入少量檸檬片簡單提味,或加入花草、茶葉泡製成冷泡茶、花果茶等無糖風味飲,增添喝水的樂趣。

技巧二、「看標示 好選擇」:

包裝飲料──細看食品營養標示,選無糖、最健康;其次為糖量少、較健康:營養標示上的糖量為食材自身的天然糖及製造食物時額外加入的糖或糖漿之總和,建議民眾可細看營養標示,選擇熱量低、糖量較低、較無負擔的包裝飲料。

現調飲料──細看店家標示,點無糖、更健康:建議消費者購買現調飲料時,可參考店家提供資訊,選擇低熱量、少加料、無糖等飲料為宜。

技巧三、「原味乳 好健康」:

原味乳品富含鈣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我國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 1.5~2 杯(每杯 240 ml)為宜,原味乳品營養標示之糖含量主要來自天然的乳糖,目前無證據顯示原味乳品中的乳糖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另調味乳品常含有外加糖及其他食品添加物等,故原味乳品為較優質的乳品選擇。

 

腸病毒

 

疾管署再次強調, 5 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此外,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所以,大人也要注意感染腸病毒危險,以免不知不覺傳染給家中嬰幼兒。

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疾管署已製作腸病毒防治相關影片、海報及單張等衛教資料,歡迎民眾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下載運用及查詢相關資訊,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國民健康署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