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佳節,總是少不了各式應景的粽子。但隨著民眾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保留傳統美味的同時,注重食品安全和營養均衡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分享粽子健康飲食及自製選購技巧,並利用天然食材,設計「甘藷紅藜甜粽」及「全穀豆豆香粽」,簡單易做,好食又健康,給大寶貝和小寶貝一個特別的端午節禮物。
▲傳統粽子多使用不易消化的糯米與高油、高鹽的滷豬肉、鹹蛋黃等食材製作而成。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傳統粽子以糯米製成,多使用高油、高鹽食材,如:滷汁拌炒調味、鹹蛋黃、蘿蔔乾、滷五花肉及花生等餡料,且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對於家中長輩或是嬰幼兒來說,應該有更好的選擇與家人一同享用。
▲利用黃地瓜、紅藜取代黏性較高的糯米。
一歲以上的小寶貝飲食應選擇質地軟、好消化、調味清淡,避免質地太黏、太硬等不好咀嚼吞嚥的食物。因此本次營養師設計「甘藷紅藜甜粽」,利用黃地瓜、紅藜取代黏性較高的糯米,以香蕉泥及牛奶、雞蛋調和,蒸熟為香蕉牛奶雞蛋布丁切塊作為粽內餡,淋上無糖優格做為粽子沾醬,同時可增加小寶貝成長所需蛋白質及水果類食物營養攝取。
▲以香蕉牛奶雞蛋布丁切塊作為粽子內餡。
市售粽子一顆熱量約 400~600 大卡,吃一顆等同吃 1.5~2 碗白飯,餡料使用高脂肉類、鹹蛋黃,加上調味高油高鹽,不適合牙口能力或腸胃消化不佳的長輩。本次設計的「全穀豆豆香粽」以高纖的全榖雜糧取代糯米,餡料選擇毛豆、黃豆,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滷五花肉,可減少飽和脂肪。搭配腰果提供優質油脂來源,並以鵪鶉蛋取代鹹蛋黃,降低鈉鹽攝取量。
▲以毛豆、黃豆的植物性蛋白質取代滷五花肉,可減少飽和脂肪攝取。
臺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選購端午節應景食品時,除了至信譽良好的商店購買外,如購買零售商或現場製作之粽子,儘量選擇包裝及標示完整之產品,如對花生、堅果過敏可參考業者於產品之外標示資訊,減少發生誤食過敏不適情形,另應避免購買顏色鮮艷、異常白皙或偏離傳統色澤太多的食品。
並留意製(販)售場所及製造場所的環境衛生,食材不可直接擺放地面,避免受到污染或變質。注意產品色澤及氣味是否正常、是否貯存於適當溫度(冷藏 7℃ 以下,熱存 60℃ 以上),端午節氣炎熱,細菌在 7 度~ 60 度間可快速生長,為食品保存的「危險溫度帶」,因此粽子購買後建議1小時內食用,或盡速冷藏或冷凍儲存可延長保鮮期並及早食用。
冰過的粽子一定要澈底加熱,注意復熱的中心溫度須達70度以上才可消滅大部分病原菌,確保食用安全。
材料:(10顆)
黃地瓜 300 公克、馬鈴薯 150 公克、紅藜麥 10 公克、全脂奶粉 20 公克、芥花油 5 公克、無糖優格 50 公克、雞蛋半顆、香蕉 15 公克、牛奶 15 公克
作法:
材料:(10顆)
糙米 400 公克、黑米 20 公克、小米 40 公克、蕎麥 40 公克、鵪鶉蛋 5 顆、毛豆 20 公克、黃豆 20 公克、腰果 15 公克、乾香菇 10 公克
作法: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叮嚀,端午佳節品嘗粽子外,也不要忘記餐後適量運動,除了可以消耗多餘熱量,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
▲粽子購買後建議1小時內食用,或盡速冷藏或冷凍儲存可延長保鮮期並及早食用。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