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週期過程中,在排卵期(月經來潮後的11~14天)的過程中,子宮內膜開始增厚,此時當患者壓力過大,提重物,運動過於激烈,吃過多冰冷食物,這些活動會影響腦下垂體,導致沒有排卵;或是排卵了,卻缺乏黃體素穩定子宮內膜,不穩定的子宮內膜,因此在不正常的時間點剝落,伴隨著分泌物一起排出。同時,患者時常會伴隨著腰痠和下腹重墜感。
在中醫的治療裡,脾不統血,脾氣虛弱,造成排卵期的內膜不穩定,可以使用一些健脾益氣的藥物來調整,例如: 歸脾湯、參苓白朮散。補脾氣的藥膳中可以多服用芡實、薏仁、白朮、山藥等食材。黃體素不足的腎陽虛,也可以酌加些補益腎陽的藥物。例如: 菟絲子。也可以使用一些溫熱藥材敷貼在腹部周圍穴位,降低這樣的現象。
一般來說,排卵期出血屬於正常現象,大約有 5% 的女性有此經驗。但因為這樣不規則出血,會造成小朋友身體不適,影響學習和活動力。建議注意衛生清潔,並保持作息正常,飲食中減少冰冷和甜食,讓脾胃的運化更加順暢,減少提重物,減低造成腹腔壓力過大引發不穩定的現象。
不過出血量較大、血跡鮮紅並持續出血超過七天、發生時間不在排卵期間 (月經來潮後的11~14天),也是有妊娠出血或是子宮病變的可能,所以當發生不正常出血的現象,還是需要詢求醫師的診斷後再接受治療。
★準備工作:
食材:黑豆2錢、芡實2錢、白朮2錢、黃耆2錢
沖泡步驟:
★藥材功效:
撰文\巫佳穎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現職:馬光中醫醫療網
專長:堅持良醫、良藥、良善服務;不僅提供醫療照護,更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肩負著守護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不只越做越好,而要做到最好!
經歷:馬光中醫醫療網深耕台灣30餘年,全台共有 22 家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