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守規矩,父母自然會開始自我懷疑和自責,最引以為恥的就是:「是不是在教養過程中,我沒教好?」而最深的自責是覺得自己不夠格:「任何人都可以處理得比我好,我哪裡夠格?」
這種「替身症候群」就像《綠野仙蹤》裡的奧茲,自稱法力強大的巫師,其實是躲在幕後,渺小又毫無價值的小人物。我們覺得自己沒準備好、沒有能力,在孩子最需要我們堅定指引方向時,卻迷失了自我。就像沒有錨的船,迷失在「孩子沒做好是我的錯」的感覺裡,但卻是將自我懷疑和自我責備轉成憤怒,再加上責備的話語:「不准再這樣對我說話!」或是「馬上做,不然就試試看!」
每個教養專家都會耳提面命:面對孩子的偏差行為時,我們要保持冷靜。很好的忠告,對吧?可是,要怎麼做呢?除非找出「怎麼做」,否則就會走向自責的惡性循環,讓身為父母的我們無法保持冷靜。
當孩子的表現越惡劣,我們越需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丹尼和蘇珊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在華盛頓的教養工作坊認識了蘇珊。當時,她正疲於應付不聽話的兒子,於是我們一起探討偏差行為和迷失自我的不同。
「從那一刻起,我終於醒悟,也開始理解兒子小佛的惡劣行為,其實是迷失自我時的呼救。」她說:「了解這個教養觀念之前,我和先生丹尼很掙扎。我們用對待大人的方式面對小佛,認為他其實可以掌控自己的行為,以為他故意疲勞轟炸我們,卻造成各式各樣的衝突和難看的場面。跟4歲小孩爭奪主導權,聽起來有點瘋狂,但情況就是這樣。」
丹尼也無計可施:「我快氣炸了,當我越堅持小佛有能力控制自己,他就越失控。我現在了解他的行為不是『壞』,只是迫切需要幫助,但是當時的我只會跟他爭吵。他不是故意激怒我們,但我覺得他就是不尊重我,這讓我很火大。」
當蘇珊告訴丹尼「呼救原則」時,他們都覺得很有道理,也顛覆了過去對兒子的態度。「這個新觀念既可怕又充滿希望。」蘇珊說:「但迅速改變了小佛是故意激怒我們的想法。小佛情緒失控時,我們開始自問:『他需要什麼幫助才能找到方向?要怎樣幫助他?』花幾秒鐘思考,就可以避免直覺認定小佛是故意激怒我們,反而了解行為潛藏的訊號、更沉著看待問題,讓我們成為心目中的理想父母。」
雖然小佛還是會情緒失控、反抗,但蘇珊和丹尼很慶幸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降到最低了。丹尼形容這樣的轉變:「我終於變回正常人,而不是跟4歲小孩爭吵的怪胎!」
當孩子故意調皮搗蛋時,呼救原則可否適用呢?答案是可以。孩子故意搗蛋也需要被引導,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是呼救的方式。
延伸閱讀:聽不進話的小孩,其實正在求救...
當緊湊的行程或焦慮讓孩子失去平衡時,原本討人喜愛的性格會突然變極端、惹惱父母,而變化的關鍵在於孩子的性格。外向的孩子會變成「領導者型」,情緒失衡時會變得霸道、愛支使別人;外向者的另一種「創意者型」在失衡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變得不專心,甚至歇斯底里。內向型的孩子常被形容為「脾氣溫和」,情緒失衡時就可能會變得固執死板;如果是內向者中的「直覺式型」,則可能變得過於敏感,表現出像是忙碌生活中的受害者。不管孩子內向或外向,受到壓力會以不同方式呈現。
有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莎菈問我:該如何處理女兒的火爆脾氣。「我13歲的女兒露西在外面喜歡當領導者,她擅長運動、勇敢,也不怕吃苦。但是,去年我們搬到另一個小鎮後,她變得不可理喻。我知道她有能力,所以絞盡腦汁想請她幫忙。可是她不但不幫忙,還很霸道固執,要求所有事情都要照她的方式做。本來,露西是很顧家的大姊,也是我的左右手,她這樣反而加重我的負擔。」
我跟莎菈談到教養藍圖,還有孩子個性不同,處理壓力的方式也不同。
「我這才理解搬家讓露西壓力過大,她迷失了自我。」她說:「這個理論幫助我理解露西的行為模式。這是她天性的陰暗面,本來能幹的特質,現在卻成為阻礙。當我退一步想時,便深深同情露西的處境。她是個堅強的女孩,不願承認壓力過大,所以很難看出原因。至此之後,我見過好幾次類似的情況。但是,即使她表現出難搞的樣子,我也明白這是她需要媽媽幫忙找到情緒立足點的求救訊號。我開始學會幫助她,而不是情緒化。」
了解孩子的個性,還有被激發的反應,就能在教養的直覺中畫好藍圖、幫我們了解孩子的性格。關鍵在於父母的反應!當孩子表現不佳時,其實正在大喊「我想要找到自我定位」。這時,我們必須用冷靜、令人安心的方式引導他們重新找到定位。
延伸閱讀:同個父母生的孩子,個性卻差很多?家中老大、老二、老么可以這樣教
管教不該只有懲罰和糾正,而是建立家庭價值。明確的家規讓我們在管教時,更站得住腳。當我們告訴孩子:「在我們家,不能這樣說話,我們就是不能這樣。」能幫孩子安定,同時表達兩件事:首先,沒有比明確、深刻的價值觀更能幫助孩子定位。其次,創造家庭價值觀的支柱,讓孩子能依此運行。我們在為孩子釐清:哪些事我們不會做、哪些不是我們應有的行為。
米開朗基羅所雕刻的大衛像太美、太驚人,又太完美了。許多人問:他怎麼有辦法將一塊石頭雕刻成大衛像。米開朗基羅回答:他其實不是在雕大衛像,而是拿掉不屬於大衛的部分。換句話說,他不是在形塑雕像,而是把它顯現出來。米開朗基羅心中有一張藍圖,有了清楚的圖像後,只要把不屬於圖像的東西去除就好。
這個美妙隱喻也可以用來說明教養。就像米開朗基羅藉由去除多餘的大理石,讓蘊藏在內的美麗大衛像顯露。父母藉由拿掉「不屬於我們家的部分」幫助孩子塑造、定義自我。藉由澄清「我們家不做哪些事、不說哪些話」去除多餘的材料,讓孩子顯現出自我,也清楚說明家庭的核心價值。
為了在教養上更站得住腳,要用引導的管教方式而非懲罰,否則親子相處就會困在激烈、循環的爭鬥中。當管教跟懲罰並行時,我們會覺得是否太嚴厲,於是又轉換方式,變得猶豫不決。結果呢?模糊的管教方式,無法清楚表達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於是,當孩子不遵守規矩或要求時(因為不清楚自己的規矩或要求,我們一開始就沒有界定明確的規則),我們反應過度,變得過於嚴厲;孩子也反應過度,使我們進入「怪獸家長」模式。
我們必須把管教看成引導,或「去除不屬於我們家的部分」,而不用懲罰當成教養的互動方式。我輔導過的一位父親說:「了解這點之後,一切都改變了。管教孩子時,我不再因為不想懲罰或太嚴厲而退縮,感覺很自在。」如果孩子用很難聽的話罵人,或對兄弟姊妹做出不該做的事,就要糾正並引導他回到正軌。這樣的管教方式就能真正顯現家庭的價值。
「思考家庭的核心價值」看似遙不可及,卻很簡單。找出一、兩個重要的價值觀就是好的開始,例如:尊重他人或將心比心。每當孩子不尊重你、不尊重兄弟姊妹,或不尊重外人時,我們以此為最高指導原則,並且不斷回到這個核心價值。當孩子有不當行為,不能在事態嚴重時才制止,而是一開始就要糾正。
「別斤斤計較」這句話並不適用於教養。教養就是要冷靜、沉著的注意細節並即時糾正。「每件大事都是由小事開始」,我們不需要像神經病般叨唸不休,而是要播下教養的種子。當孩子越界或偏離核心家庭價值觀時,孩子最需要也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引導他們回到正軌。
當孩子反抗我們、家庭價值觀受到挑戰時,最重要的是用堅定明確的態度來糾正。這樣能達到兩種效果:
1. 立刻幫孩子重新定位。
2. 加強核心家庭價值觀。
延伸閱讀:3歲前就要教,兩兒不哭抱、滿月睡過夜!竇智孔野獸派教養,堅持原則貫徹愛
本文摘自大樹文化《華德福簡單教養練習書》
【這裡買】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