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還是實習醫師的陳欣湄隨手將工作點滴畫成梗圖在個人臉書分享,沒想到卻一炮而紅。陳欣湄表示,她從小就愛畫畫,當初是為了宣洩壓力才塗鴉,現在因為工作越來越忙,只有小孩要求「想看猴子」、「想看長頸鹿」才會畫給他們看。
回憶當初懷孕生產的情形,陳欣湄坦言「隔科如隔山」,笑說自己其實跟一般人差不多,生第二胎前還將宮縮誤以為是腸胃炎,直到去醫院才發現要生了。神經大條的她因為衛教單一句「新生兒的胃只有2cc」,以為小孩喝2cc的奶就飽了,產後三天看到孩子安靜躺在床上不吵不鬧還慶幸「我的寶寶比其他人乖」,直到發現孩子餓到低血糖才緊急增加奶量,讓人啼笑皆非。提醒準媽媽從備孕到產後該做什麼檢查一樣都不能少,只要分清楚「哪些事必做」、「哪些事不用擔心」,即使不小心踩線也不用自責。
延伸閱讀:怎麼判斷自己要生了?待產吃東西會影響產程嗎?精選30個生產常見問題,醫師來解答!
話雖如此,但她畢竟有預防醫學的專業背景,照顧小孩還是很有一套。為了不讓孩子吃加工食品,餐桌上清一色都是原型食物,夫妻倆也以身作則,平常完全不吃零食飲料。為了滿足孩子對糖的需求,她用魚油跟益生菌當作「糖果」獎勵,孩子表現好才會給。「他們每次都吃得很開心,但知道真相以後應該會想打我,哈哈。」
請保母以前,陳欣湄和老公沒有任何後援。有次孩子生病發高燒,她只好將孩子帶到醫院上班,幸好醫護同仁都很幫忙。
忙碌的工作讓她無法親自在孩子生病時照顧,「有陣子我在忙著寫書,保母突然敲我的門說女兒手抖個不停,我衝過去一看發現是熱痙攣,緊急抱到醫院掛急診。」陳欣湄坦言,當時非常自責,覺得自己明明跟孩子只有一牆之隔,為什麼對她發生什麼事一無所知。
延伸閱讀:當媽後變金魚腦?8招教妳應付「健忘」
天性樂觀的陳欣湄表示,當媽媽的第一堂課就是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不要讓自己承受的壓力超過那條「會讓自己不開心的線」。她跟老公通常會輪流當彼此的救援投手,當一個人在紓壓放鬆,另一個人就會乖乖去顧小孩。她紓解壓力的方式是打鼓、畫畫,老公則是狂打電動,兩人默契無間,一起克服新手爸媽的挑戰。
新手爸媽因為經驗不足,很容易陷入「一定要怎麼做」的迷思,例如「奶一定要泡到剛剛好」、「生病一定要吃藥」,卻忽略這些作法不一定適用在孩子身上。陳欣湄表示,與其花時間學別人怎麼做,不如好好了解孩子的特質,在對的時間給他需要的幫助。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學生,陪孩子長大就像一段教學相長的過程。孩子出生以後,不要一直想著要怎麼「超前部署」,配合孩子的發展在適當時間助他一臂之力,才能讓孩子真正茁壯。
延伸閱讀:焦慮、易怒、頭痛…妳有新手媽咪症候群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2021年3月號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妝髮/儀惠、小薇(亞萱造型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