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抱怨養孩子的種種麻煩時,我們忘記了,這些時光像流沙般,墜落之後就沒有了。這樣想的話是不是會怨懟少一些、珍惜多一點?
一次在醫院育兒知識分享的座談會上,新手媽媽們熱烈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整個會場鬧哄哄而溫馨,媽媽們亮晶晶的雙眼如一束束的火炬般,照亮現場,熱切地射向台前解惑的醫師與護理師。
我發現到提問題的媽媽們焦慮不安的心情,幾乎日常生活中寶寶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問題,有的媽媽很沮喪,她說為了餵母乳又要上班,要準備好多東西來預先把母奶擠好,要洗擠奶器、要消毒、要烘乾,一次一次重覆與麻煩的步驟讓她心情不美麗;有的媽媽抱怨帶小小孩出門有多麻煩,要帶好多東西,磨碎食物的用具、摔不破的餐具、尿布、乾淨的衣服、寶寶藥品等等;有的媽媽說生了小孩之後她的社交與工作都被拖累,和丈夫常常起衝突,與婆家相處也會起磨擦,每天的生活都是匆忙與焦慮的推疊。
一個護理師她的眼色柔軟溫和了下來,然後說:「其實啊,我很想跟大家說的是,再多的麻煩與忙亂,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退後成為過去。最後會成為不會再回來的美好記憶。真的喔!我們可愛的寶貝只有在這段時間眼睛只看著我們、完全依賴在我們身邊,以後等他長大了,他永遠不會像現在這個時候這樣。我們現在所抱怨的一切麻煩,未來都是最懷念的時光與珍貴記憶。」
她又深吸了一口氣,說到:「永恆不變的道理是,這些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不會再回來,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寶貝的小時候,我們可以好好跟他相處的這段時間!」
在我們抱怨養孩子的種種麻煩時,我們忘記了,這些時光像流沙一般,往下墜落之後,就沒有了。如果這樣想的話,是不是就會怨懟少一些、珍惜多一點?孩子就像寶石一樣,閃閃點綴了我們的人生,是人生最美好的經歷之一,我們都該慶幸有個寶石一般的孩子。
然而,話說起來是這麼簡單,辛苦懷胎十月生下寶貝的新手媽媽,身心面臨極大的變化,煩躁與憂慮接踵而來,其實,是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高危險群!而且,往往自己沒有自覺,等症狀嚴重時才會驚覺──我的身體發出警訊了!
產後情緒低落非常常見,但是並不是都需要轉介到精神科,只有約一成的新手媽媽需要醫療上的協助。剛生完小孩的產婦,傷口痛、照顧小孩的壓力、作息被打亂、社會壓力、產後身材與外觀的改變、與伴侶間的關係面臨全新挑戰、荷爾蒙亂掉等等,都讓情緒大受影響,尤其以產後
名稱 |
盛行率(%) |
常見的發生時間 |
病程長短 |
症狀 |
處理方式 |
產後情緒低落 (postpartum blues) |
約有3〜8成左右 |
通常出現於產後 3〜4天內 |
情緒低落現象,通常幾天便會消失 |
焦慮、心情低落、脾氣暴躁、疲憊、容易流淚、失眠、頭痛、做惡夢等 |
1.屬暫時性症狀;通常不需治療即會自行緩解,但家人需多給予心理支持。 2.若症狀持續超過2星期,便需要尋求進一步之醫療協助及診斷。 |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
約1成 |
通常出現於產後6週內 |
症狀會持續數週至數個月 |
憂鬱、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疲憊、失眠;常有罪惡感或無價值感;飲食障礙、容易流淚、無法專心、對周遭生活及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或常覺得無法應付生活;覺得自己無法照顧好嬰兒等情形;嚴重者甚至有自殺的想法 |
需要接受醫療協助及照護 |
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 |
每千例的生產個案,約有1〜2位 |
通常出現於產後2週內 |
症狀持續數週至數個月 |
情緒激動不穩定、哭泣、失眠、個性行為改變;出現妄想或幻覺現象,如:媽媽可能誤認嬰兒已死亡或被掉包;症狀嚴重者,可能會有傷害自己或家人的妄想等 |
需要接受醫療照護,及住院觀察治 療 |
1.親密伴侶與家人的包容與陪伴是最重要的力量,試著坦白自己的情緒、尋求外在的支援與支持,不要自己把情緒悶在心裡發酵,只會更加鬱悶。
2.選擇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憂鬱情緒,像是產後瑜珈、伸展活動關節。
3.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只關注寶寶,會越想越焦慮,也會給自己過大的壓力。
4.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仍可以保有自己的興趣和一點社交空間,每天撥出一點時間外出散步或休息,才不會悶壞了。
5.丈夫在產後不能以局外人自居,應該幫忙照顧小孩,參與其中,互相分擔壓力,像是男生手較大,可以幫寶寶洗澡。也可幫忙家事,妻子身體不適如乳腺發炎,可以幫忙按摩。
6.產後需要充分的睡眠與休息,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逞強,可以找公婆、娘家或保母分擔負荷不了的育兒工作,產後需要非常充足的休息讓身體復元,不可輕忽。可以利用寶寶正在睡眠時,媽媽就趕快抓緊時間休息。
7.注意營養的補充,尤其是哺餵母乳的媽媽,充分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都很重要。
8.加入一些支持團體,像是母乳經驗分享的聚會,互吐苦水,交交朋友,分享彼此的經驗,心情會好非常多。
9.若情緒低落的時間長達2週以上,須尋求心理諮商、醫療甚至藥物的協助。
在小兒科的門診常常會遇到焦慮的媽媽,成因很複雜,除了生理上的原因,還有更多的來自社會與家庭中的壓力、對寶貝過多的關注與愛等等,這些都束縛住自己,使媽媽們不快樂。這時候,醫師會評估情況的嚴重度,有的甚至需要醫療的介入。很多媽媽會排斥精神科的轉介,認為不需要或刻板印象直覺的排斥,其實有需要時應該聽專業醫師的建議進行治療,因為產後憂鬱症若不治療,會造成身心更嚴重的後果,甚至影響到寶寶的安全,包括力不從心疲累的媽媽對照顧上的疏忽、情緒障礙造成的暴怒與虐嬰等等,所以新手媽媽們應敞開心胸,好好接受醫師們的建議與治療。
亮亮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及雙和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新北市診所執業醫師
著作:《未來,沒有兒科醫生》、合著有《不焦不慮好自在》、《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