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所選擇的教養內容,無論是有禮貌、守規矩、要運動…等等,不外乎是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為了讓孩子保持健康,需要餵養他們良好的飲食、鼓勵他們鍛鍊身體,同時也必須謹慎地為孩子選擇生活經驗,而這些生活經驗,就會成為改變孩子生理發展的教養工具。也就是,家長的教養選擇,決定了大腦的發展,決定了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的書《異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提出了這個概念:想在任何領域成為那行的世界級專家,你需要花一萬個小時的苦練。他認為熟能生巧—只要有足夠的練習,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某一行的專家,神經科學也支持如果我們勤於練習某些技能,便會有進步的這種說法。當我們藉由練習來啟動神經元之間的神經迴路時,大腦會運用一種稱為活動依賴型的可塑性程序來適應這類經驗。
這些活動使用一些簡單的規則來控制神經元互相連結的方式:
● 經常使用某兩個神經元間的神經通路,那麼這兩個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會增強。
● 某個神經通路被重複使用,在突觸的地方會產生變化,也就是經過大量的活動之後,又會有新的突觸形成。
● 不再使用時,先前形成的突觸可能會衰退、消失。
● 使用神經通路會增加常用神經元的髓鞘形成,這會讓神經迴路的傳輸速度更快。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刻意練習會改變神經元啟動與連結的方式。即使某個神經通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使用之間相隔了一年,然而第二次使用該通路的反應仍會比第一次使用時更強。練習能讓負責學習的基因被啟動、產生新的蛋白質幫助被強化的神經連結,形成新的突觸。這表示,無論大腦的年紀如何,練習都會帶來進步。
習慣是指一系列的行為,一開始由個人有意識主動開始,後來成為自動化的行為。
理論上,習慣是為了避免曾經做過理性決策的情況下,又要費心做決策的壓力過程。基本上與本能無異,只是習慣是後天的行為。在習慣性活動進行中,大腦不必思考自己正在做什麼,例如:早上六點起床,在上班前運動可以成為習慣性行為。一開始需要些許努力,但很快就不會那麼費力,到後來,在那個時間起床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每個習慣都曾是一種目標導向的行為,一旦熟練了,習慣成自然,就成為第二天性。
神經科學把習慣定義為一種以特定方式行動的穩定傾向。習慣不必然會使我們成僵化的機器人,而是打造一個以彈性架構的穩定大腦的結構。這種彈性就是習慣本身,至於新的行動還是可以從中而生。習慣就是你尋常的做事方式。
習慣分為兩種型態:
例行習慣(routine-habits):強調做事的例行方式,這種方式會愈加制式,降低彈性。例行習慣雖然是訓練同步行為(entraining behavior)有效的老派教養技巧,但我們也不希望孩子像是遵守嚴格指示的機器人。相反地,我們努力的目標是,教養出能夠保有適應力,深思熟慮的人。
習得習慣(learning-habits):習得習慣能提高對自己行為的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讓孩子更具彈性。習得習慣發生在當我們嫻熟行事的一般基本原則時,這樣便可無需多加思考,如此便能釋放大腦資源,更高階、更深入投入當前的情境。例如:在彈鋼琴時能夠同時讀譜並在琴鍵上正確找到這些音符,那你就有多餘的腦力來注意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彈奏曲子,甚至還能即興創作。
延伸閱讀: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我們依照腦神經迴路使用的頻繁程度來設定它們的優先順序。在很多方面,我們透過自己選擇從事的事務決定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物。選擇從事特定活動時,也選擇了會激發哪些神經元。孩子還小時,家長選擇孩子所從事的活動,代表選擇了哪些迴路優先發展。慢慢地,孩子會自行考慮某些神經迴路勝於其他迴路,因而優先使用這些神經迴路,自然就形成了他們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可以透過兩件事來調整:(1)孩子使用高階資訊處理來思考事物的方式,以及(2)孩子所擁有的經驗。
決定孩子練習的項目是教養中最重要的一環,家長也藉由幫孩子規畫特定經驗來達成這項使命。如果父母將注意力集中在幫助孩子練習就寢,那麼孩子最終可以在無需父母陪伴的情況下入睡;如果我們幫助孩子反覆練習九九乘法表,大腦就能學會九九乘法表;如果我們把時間和注意力集中在培養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上,那麼這些技能將會大放異彩。
每個思想和每個動作會強化某些突觸,而無關乎其他突觸,這種神經連結的裁剪永不停止。因此,每個思想都會成為一個發展的過程。作為家長,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確認孩子的自動化行為為何,因為我們可以參與他們的習慣養成。這就是為什麼要運用那些我們希望強化的腦神經網絡的原因所在。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神經學家愛琳.柯拉博 博士
文字提供/《孩子的第二天性》遠流出版
插畫/日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