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有備無患!當火災、地震、颱風來臨時… 緊急狀況時,孕婦避難求生守則

如果有一天,自己所在的環境不幸失火了,妳究竟該不該逃生?往外跑一定是對的嗎?哪裡能逃、哪裡不能逃?當地震來臨時,該如何避難?颱風來臨前,又該做好什麼準備?
有備無患!當火災、地震、颱風來臨時… 緊急狀況時,孕婦避難求生守則

 

掌握基本正確觀念,為了自己與腹中寶寶的安全,提高在緊急災難發生時的生存機率,孕媽咪一定要閱讀這篇文章。

 

醫師提醒孕婦要注意的原則

孕婦逃生或避難,要注意哪些事情?

蔡依儒醫師與吳非凡醫師表示,萬一遇到緊急災難,孕婦逃生方式與一般未懷孕的人大致相同,可參考本文消防署所教導的注意原則。此外,也要注意幾件事:

1.必須保持鎮定,不要慌張

如果面臨緊急情況太過緊張與焦慮、過於擔心胎兒,而使呼吸急促(在呼吸過度的情形下,二氧化碳被大量呼出體外,可能會導致低碳酸血症及呼吸性鹼中毒),孕婦更容易心悸、手抖、手麻,也可能會昏倒,更不利於逃生,所以當孕婦遭遇重大危機時,要比平常更勇敢、更鎮定。

2.事前預防很重要

如果孕婦一氧化碳中毒,容易導致低血壓,進而造成子宮內胎兒缺氧、胎兒窘迫,增加胎兒的死亡率。所以為了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機率,事前預防很重要,例如:熱水器不要裝在室內或不通風的陽台,以免熱水器燃燒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保持空氣流通很重要。一旦有頭昏心、無力嗜睡等症狀,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應打開門窗,並盡快離開現場。

孕婦如果喜歡爬山,也要多加留意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網站指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孕婦短期到高山旅遊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仍建議孕婦不要到海拔3600公尺以上地區。不過蔡依儒醫師則認為,如果懷孕前沒有常登高山的習慣,懷孕後最後不要到2400、2500公尺以上的山區。

短期的中低海拔山區旅行,如果注意好行走安全與留意自身狀況、活動量不要太大,假如孕婦本身沒有特殊醫囑,倒沒有一定不行。但是也必須量力而為,畢竟如果需要就醫,要下山到醫院也需要一段車程時間。

其實,只要在1500公尺以上的環境,人體最大攝氧量可能就會開始減少;如果平常比較少爬高山、在身體尚未適應的情況下,就到達海拔2400、2500公尺以上的山區,一般成年人皆有可能出現高山症。高山症的症狀為頭痛、虛弱、腸胃不適等,如果為輕症,大多會自行緩解;少數嚴重者則可能導致腦水腫、比較容易有高血壓或子癇前症。假如孕婦長期居住在超過2400公尺以上的高山,由於低氧張力及氣壓不足,胎兒有可能生長遲滯、早產、出生低體重等。因此,建議孕婦應避免在極高的高度,承受額外的缺氧壓力。

建議孕婦盡量不要去醫藥缺乏的地方或偏遠地區,如果有突發事件或意外,會比較棘手。

孕婦比較容易有吸入性肺炎?

蔡依儒醫師指出,懷孕時子宮往上頂到胃,導致胃排空速度變慢,一旦受傷,比較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無論是食物或水嗆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是火災時的煙霧,也可能使孕婦比一般人容易嗆咳);此外,一般孕婦也容易有胃酸逆流的症狀

孕婦腹部受創,會使子宮受傷?

蔡依儒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的確是這樣,但也要看孕期。12週以前,子宮還在骨盆腔內;大約12週時,變大的子宮逐漸進入腹腔;大約20週時,子宮宮底大約是到孕婦肚臍的位置;懷孕後期,則高達胸骨及肋骨下方。所以在12週以前腹部受傷,大多不會影響子宮,但12週後腹部受傷,子宮也可能會受傷。

孕婦到急診室,有什麼資料要先告知醫師?

孕婦有外傷,送至急診室,有什麼資料要先提供給醫師參考?吳非凡醫師指出,如果意識仍清醒,建議告知醫師自己的懷孕週數、是否有腹部撞擊或傷害、之前產檢的情況(是否有特殊病情,屬於高危險妊娠產婦)、胎動與子宮收縮的情況(例如:次數、強度、頻率)、是否有陰道出血或破水、之前的婦產科病史(包括懷孕次數、自然產/剖腹產、流產次數)、是否有其他心肺疾病、目前使用的藥物與藥物過敏史;或是如果陪同家人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也請告知醫師。

先穩定孕婦的生命徵象是最重要的,只有孕婦健康、生命徵象穩定,才有健康的寶寶。

該不該提前剖腹產?

蔡依儒醫師指出,急救後,如果孕婦的情況穩定,要持續評估孕婦是否有骨折、內臟受傷或是出血,也要觀察子宮、胎盤或胎兒是否受傷;也要做胎兒監測,看看是否有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窘迫、前置胎盤或子宮破裂等問題。

此外,如果孕婦接受心肺復甦術4分鐘,胎兒應在第5分鐘娩出,急救時間越久,胎兒的存活率明顯下降。

24週前生產,活產率很低;如果懷孕超過24週,則依母體受創情形與懷胎週數,由婦產科與急診科醫師會診,醫師再根據有無子宮破裂、胎兒窘迫、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問題,來判斷究竟是要安胎、或是要提前生產。

可以照X光或電腦斷層(CT)檢查嗎?

如果孕婦因災害或意外而受到創傷,可以照X光或電腦斷層(CT)檢查嗎?蔡依儒醫師表示,大部分放射線檢查,對胎兒的影響都有限。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醫師大多會先建議孕婦照MRI核磁共振(照MRI核磁共振沒有輻射曝露的問題,以照軟組織為主,對胎兒來說很安全),除非少數特殊狀況核磁共振不適合,醫師覺得有必要,才會照單次電腦斷層掃描。

基本上,X光輻射劑量很低,如果醫師覺得有需要,懷孕仍可照X光;電腦斷層的輻射量較高,身體各部位的電腦斷層輻射量也不同,但是即使是輻射量較高的骨盆電腦斷層單次照射,也都還不到危險的標準。因此孕婦不用太擔心,萬一因為急難災害受到創傷,檢查時還是要以醫師的判斷為主。

以下圖表為身體各部位X光與電腦斷層照射劑量,以及危險劑量的相對比較範圍:

 

              

 

消防署傳授正確逃生避難觀念

萬一發生火災,該怎麼辦?

周文智組長表示,最重要的一定是要先冷靜確認現場火災狀況。其實火災要看現場狀況而定,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應變方式、火場瞬息萬變,沒有絕對一致的逃生步驟,但是有一些基本觀念可以釐清。周文智組長不鼓勵孕婦滅火,建議以保全性命、求生為主。如果手機在身上,應打119通報。周文智組長強烈建議,家家戶戶都要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才能提早獲得更多逃生或避難的時間。

倘若已經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當聽到「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的火災警鈴聲響起時,首先必須叫醒同住的家人、冷靜觀察現場,然後大致上可分為以下二種不同情境的應變方式:

*聽到火災警鈴聲,確認發生火災後,進行逃生時:

如果開門發現沒火、也沒煙、也沒感到熱,確認好逃生出口(向下逃生),保持冷靜、慢慢的走出去建築物,不要驚慌失措奔跑。而且在沒有火、煙、熱的情況下,更不用蹲低姿勢走路(要求孕婦大腹便便還要蹲低走路,在實際執行上可能會有些困難,而且也沒有必要。)

*逃生過程遇到火、煙或熱,請往火煙熱反方向逃生:

逃生過程遇到火、煙或熱,就不要強制逃生;繼續硬著頭皮逃生,可能比較容易罹難。這時候應退回來,關上安全門,不讓火、煙竄進來。萬一門有縫隙,可隨手拿報紙、或書、或衣服、或毛巾去塞門縫,以免煙可能會蔓延進來。並應水平找第二個逃生出口。假如連第二個逃生出口也因火、煙、熱而受阻,無法逃生,則要再退回遠離火源的空間,例如:陽台、窗戶,最好是以「消防隊容易找得到自己、而且沒有起火的相對安全空間」,關上門(也可以塞門縫),等待救援。

另外,發生火災時,不能搭乘電梯。因為火災可能會斷電,乘坐電梯容易被卡在電梯中。

此外,有些人往樓下通路受阻,就會想改往樓上跑,但火災發生時,一定不能往上跑,因為火與煙會往上竄,濃煙平均每一秒可上升大約3~5公尺,但人每一秒上升大約0.5公尺,所以人根本跑不贏。   

周文智組長指出,曾經有一次,有兩個人在火災中努力逃生,結果卻不幸在樓梯間罹難;樓上住戶沒逃,卻幸運生還。因此,周文智組長語重心長地表示:「『認真、拼命』逃生,不表示比較容易躲過災難,保持冷靜、鎮定、正確應變觀念,才有比較高的生存機率。」

關於火災,如何有備無患?

周文智組長建議,平時沒發生火災時,以下原則可供參考:

  • 如果住家陽台有裝鐵窗,建議加做逃生窗,如果為了防止小偷而將逃生窗上鎖,全家人都要知道逃生窗的鑰匙放在哪裡,而且最好每半年練習開一下逃生窗,確認逃生窗可以正常使用。

  • 必須加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 瓦斯爐應加裝安全裝置,例如:防空燒裝置、洩漏自動遮斷開關。

  • 可思考家裡有哪些地方比較危險?例如:使用延長線時,同時使用太多電器,超過電力可負荷範圍,卻沒跳電,就可能會發生火災。此外,如果屋齡超過20年以上,可以的話,建議裝潢時將老舊電線一併更新。

  • 平常比較少用的插頭不用時可以拔掉(但拔插頭時請注意,不能直接拔電線,要拔插頭本身)。

關於火災,應注意重點?

1.孕婦不可以跳樓逃生,如果逃不出去則建議退回相對安全區域等待救援。

手機可以直接撥打119,如果沒有訊號則打112。周文智組長指出,打完電話通報發生火災後,建議「最好不要掛斷電話」,持續與119保持暢通,直到安全被救出,因為當下沒有比這通119還緊急的事了。不掛電話的好處是可以隨時了解彼此的最新進展情況,也可以使受困孕婦比較安心。

2.周文智組長強調:「發生火災時,不可以躲在浴室裡。」

因為浴室的門大多為塑膠製,受熱容易變形,火煙熱就容易竄入而造成傷亡。此外,也要遠離火、煙、熱,如果有火、煙、熱,逃生成功其實以運氣成分居多(即使以低姿勢逃成功,其實大多是僥倖)。一定要注意的基本觀念是:「警鈴響,開門沒火、煙、熱,正常走出去;警鈴響,開門有火、或煙、或熱,就關門往第二個出口逃生,如果所有逃生出口都受阻時,請關門並退回沒火煙熱的相對安全空間等待救援。」

3.建議平時就準備好「家庭逃生計畫」,想想「在什麼情境下該怎麼做」。

如果逃不出去,就退回相對安全區域避難。製作家庭逃生計畫也可以上網打關鍵字搜尋「消防署 家庭逃生計畫」作為參考,並以自家的實際情況為主。製作「家庭逃生計畫」有一個「1216」口訣,基本原則為:畫1張簡單的居家空間平面圖、規劃2個逃生出口、講好1個家人集合的地點、每6個月定期演練一次。

4.火災發生時,請不要找濕毛巾了

因為怕耽誤寶貴的逃生或避難的時間,而且濕毛巾往往在浴室裡,但火災時不能躲在浴室裡,拿濕毛巾可能會增添風險。

萬一發生地震,請「就地避難趴護住」

相較於火災,地震比較有一致的避難步驟順序,也就是:第一步驟:「趴下」→第二步驟:「掩護」→第三步驟:「穩住」(抓住桌腳)。因為根據調查,地震大部分受傷的原因是被屋內物品掉落、倒塌、移動而受傷,強烈晃動時只有幾秒鐘時間可以保護自己,建議時常訓練這三個步驟來使地震發生時,應變反應更迅速。

就地避難重點是要保護頭部、盡量壓低身體、遠離可能會砸下來的家具或物品;如果在戶外,則要小心路樹倒塌或招牌、花盆掉落,並遠離工地或已有損害的建築物;如果正好在海邊或河口,應往高處避難,以防海嘯來襲的可能。

如果地震發生時正在開車,建議立即打開雙閃燈,慢慢減速靠路邊停車,並且要特別注意招牌等掉落物。停車時,應觀察周圍情況,並在車中等待,等到地震停止後,再繼續行駛。

周文智組長說明,地震必須採「就地避難」,地震發生時不要跑,以免被東西砸傷,第一步驟的「趴下」,孕婦也可以慢慢將身體壓低(以不壓到肚子為主),第二步驟的「掩護」最好是躲到桌子下,萬一全身進不去,則以頭部優先進去。

然後第三步驟「穩住」,則是建議手最好捉住桌腳,萬一桌子移動也慢慢跟著移動,盡量讓桌子保持在頭部上方保護自己;如果地震發生時,附近沒有合適且可供躲避的桌子、或是孕婦肚子太大這樣躲實在很難受,則建議靠著柱子坐下,拿書或包包或任何隨手可取得的物品放在頭上保護頭部,如果沒有書或包包或任何隨手可取得的物品,也不要花時間去找,應立即將雙手放在頭上,保護頭部,直到地震結束。並且注意地震時要遠離玻璃窗,以免被破裂的玻璃窗割傷。

關於地震,如何有備無患?

將家具固定好(例如:固定在牆壁上、或使用支撐架固定在天花板上等),有助於預防家具傾倒。家具底部也可以加裝止滑墊;電視也應盡量放在較低的地方並且固定好。

上下兩層疊放的家具,上層可用L形金屬零件或支撐架固定,上下兩層的連接處再用金屬零件固定;如果是左右兩側對開的櫃子門,也可以加上扣環鎖住。

臥室內的家具與床鋪之間,應維持安全距離。花盆等物應做好妥善固定措施;櫃子的擺設方向,應盡可能使其「萬一倒下,方向與床鋪平行」,才不會導致孕婦被壓傷。

關於地震,應注意重點?

如果睡覺時發生地震,建議先留在床上就地避難,可用枕頭或棉被暫時保護頭部。不要躲在床旁邊,以免床移動壓到自己。

地震的當下要「就地避難」,請等到「主震結束後」,要離開這棟建築物前再依序進行下列事項:「①可先穿鞋以免踩到碎玻璃→②確認周圍的人都已經離開,有人受傷要互相扶持→③確認瓦斯已關→④簡單拿貴重物品→⑤拿緊急避難包→⑥關大門與電源。」所以這表示,有些人「地震時,第一時間跑出去開門,以免門框變形」,並非正確的行為,建議等主震過後要出去時再開大門才不會受傷。萬一真的因為門框變形而出不去,只是暫時受困等待救援,但生命是保全的。

之前網路流傳的「黃金三角」或「生命三角」避難,這是錯誤的資訊,不可相信。此外,建議平常就要將家具固定好、準備緊急避難包、儲存備用糧食與飲用水等,與家人討論好因應措施,做好萬全準備,地震來臨時才能降低損害與受傷的機率。

颱風來臨時,該怎麼辦?

颱風來臨時,應盡量待在家中,不要出門。絕對不能前往海邊、河邊或溪邊或堤防上觀浪或戲水,也不能爬山;如果在路上看到斷落的電線,不能用手去摸,應通知電力公司。在家可關好非必要開啟的窗戶與門。

關於颱風,如何有備無患?

颱風來臨前,建議注意電視或廣播或網路新聞(或打166、167收聽氣象錄音電話),隨時收看或收聽颱風消息,了解颱風動向;如果在外面遇到緊急情況,應打119或緊急求援電話112。

先準備好蠟燭、手電筒、電池與手機電池,以備停電時的不時之需。

檢查門窗是否穩固,必要時可考慮加釘木板。應將房屋外或庭院內的懸掛物取下或加強固定,例如:花盆或廣告招牌等,庭院內的樹木應加支架。請清理附近水溝渠道,以免堵塞積水。

可先準備大約3、4天的糧食,比方乾糧與蔬果等,以備不時之需;並可先儲水備用,以免萬一斷電停水後無水可用。

燃燒瓦斯請保持通風

周文智組長表示,吸入1口一氧化碳,大約必須吸入250口氧氣,才能取代掉一氧化碳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如何確認一氧化碳中毒呢?必須先辨識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如果在使用瓦斯或熱水器等燃燒器具時或之後不久,自己與同住家人都感到四肢無力、昏昏沉沉、想睡覺、打哈欠,那就很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了(如果只有孕婦一人自己想睡覺,其他家人沒有任何症狀,則可能不是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如果懷疑是一氧化碳中毒,當下處理步驟為:先打119→關瓦斯爐或熱水器,開窗讓室內保持通風(可將懸掛在熱水器附近的衣服移開),然後再離開現場。一旦新鮮空氣進來,一氧化碳的濃度就會下降。

關於一氧化碳外洩,如何有備無患?

當瓦斯或熱水器等燃燒器具燃燒不完全時,容易產生一氧化碳,所以周文智組長指出,建築物要先保持通風,有些人誤以為「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洗澡時必須打開浴室的窗戶或打開浴室的門」,其實是「燃燒器具附近」必須保持通風(例如:熱水器旁邊不要懸掛太多衣物,也不要關上熱水器所在地陽台的窗戶)。

預防瓦斯氣爆,該怎麼做?

簡單來說,氣爆是指「瓦斯漏氣,瀰漫在屋內,達該瓦斯爆炸濃度時會發生爆炸」。如果在開燈前,聞到濃濃瓦斯味,一定不要開燈,以免氣爆。此時該做的,是先關瓦斯,再「輕輕、慢慢」地開窗或開門(太快用力開門或窗,可能會摩擦生熱,反而引發氣爆),讓新鮮空氣進來,使屋內瓦斯濃度下降。如果不放心這樣做屋內是否還有殘留的瓦斯,也可打119詢問。

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

周文智組長表示,避難包主要是為了地震後,要離開建築物去其他地方避難所使用,所以最好是放在出門時最容易拿到的地方,例如:放在玄關附近。建議每家都有一包。孕婦要準備的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大致上與一般未懷孕的人相同(如果拿取方便,也可放入孕婦手冊等物)。避難包的內容物要視個人需求並與家人討論而定,也應定期更新。除了建議準備防災地圖以外,以下為其他可供參考的原則,例如:緊急糧食、禦寒保暖衣物、醫療與清潔用品、貴重物品等。以下分別簡單說明:

*緊急糧食:防災食品、餅乾、真空速食食品、瓶裝飲用水,最好有3天份。

*禦寒保暖衣物:輕便外套、橡膠手套、內衣、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

*醫療與清潔與其他用品:優碘、棉花棒、紗布等,並可帶肥皂、面紙、常用藥等(注意藥品時效與保存方式)、手電筒、毛巾。

*貴重物品:身分證、健保卡、存摺影本、少許現金與零錢。

 

延伸閱讀:

對付10大懷孕不適 醫師教妳這樣做!(上)噁心、頻尿、嗜睡、便祕、暈眩…該怎麼辦?

對付10大懷孕不適 醫師教妳這樣做!(下)腰痠、抽筋、妊娠紋、水腫、心悸…該怎麼辦?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內政部消防署火災預防組組長 周文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蔡依儒、嘉義長庚紀念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吳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