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需要就醫檢查嗎?0~2歲寶寶發展遲緩警訊

寶寶發展有跟上進度嗎?這個年齡必須具有哪些能力?發展遲緩的警訊,又包含了哪些?一旦確認發展遲緩,早期療育的流程與整合資源為何?爸媽如何盡量使寶寶不會發展遲緩?
需要就醫檢查嗎?0~2歲寶寶發展遲緩警訊


本文請醫師與治療師,提供詳盡的解答與實用的做法。無論寶寶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可能性,皆應閱讀本篇文章。

一旦確認發展遲緩,要接受早期療育

黃婉愉醫師表示,根據聯合國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大約為6%~8%。如果爸媽懷疑寶寶發展遲緩,建議盡早帶到醫院檢查,萬一確認已發展遲緩,應接受早期療育(簡稱早療)。台灣早療已建立相關制度與整合各領域的專業治療,整合的領域包括:兒科、兒童神經科、兒童骨科、復健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身心科等專科醫師,並加上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聽力檢查師、視力檢查師、社工師、護理人員,涵蓋範圍非常廣。簡單來說,就是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系統…等團隊合作與整合。

雖然動作、語言等各領域發展時間略有快慢不同,不過黃婉愉醫師從小兒神經科的觀點總體來說,寶寶大腦發育的可塑性最高階段為0~6歲(尤其0~3歲更是黃金期,大腦會在此時快速發育),若有問題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通常會有比較好的預後。以語言發展為例,「語言發展不是只有『會不會說話』,還包含表達、理解、溝通等等細節。」舉例來說,幼兒學說話要聽得到,吸收外界聲音與環境經驗,藉由慢慢累積與學習才會講。假如特定音頻聽不到或大腦不正常放電…等各種因素,就可能影響學習。如果各項發展有問題,應盡早就醫,讓醫師評估。發展是一個連續過程,不僅只是一個時間點,不能只單從「是否會一項能力」就斷定是否遲緩,而是可作為爸媽參考「何時該就醫檢查」的警訊,醫師在檢查時,則會看得比較全面。

延伸閱讀:別錯過0~3歲黃金療育期!從這些特徵判斷寶寶是否發展遲緩

發展遲緩的可能原因

黃婉愉醫師表示,可能原因很多,例如:染色體異常、是否曾感染腦膜炎、腦部畸形、癲癇、神經病變、聽力障礙、視力障礙、自閉症、鉛中毒、環境刺激不足或家庭照護忽略…等,都有可能。因此要透過檢查,及早發現、找出遲緩原因,才能及早治療。目前國健署提供家長在幼兒0~3歲時,提供7次健保給付的健兒門診(3~7歲前,還有2次健兒門診),爸媽只要按時到門診接種時,可由健兒門診醫師進行初步評估,如果有疑問也可以諮詢醫師,不用太憂慮。

吃不胖、長不高,不算是發展遲緩

黃婉愉醫師也指出,有些爸媽會認為為寶寶吃不胖或長不高就是發展遲緩,其實身高體重屬於身體發育的問題,爸媽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圖了解孩子的生長狀況,並非是本文所說的發展遲緩與接受早療的範圍。早療的指標領域,大致上包含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理解與表達、認知、人際社會互動、情緒,這六大領域對應正常的發展時序,都要有所發展,不然可能是發展遲緩。有時是多領域混合型遲緩、有時則是單領域遲緩。

相關衛教資源介紹

由於早療相關資源各縣市不盡相同,可供評估的醫療系統也有區域性的差異,黃婉愉醫師建議有需要的爸媽,可上網搜尋關鍵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了解更多資訊,或可以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暨個案管理服務網」,瀏覽衛福部的相關資訊,並可點「相關資源」來選擇「依所在地尋找」或「依資源類別尋找」,來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與居住地區的資源類別。

如果想要更認識發展里程碑,也可以點該網站「認識早療」來看兒童發展圖。兒童健康手冊上也都有提供相關發展的衛教資訊,爸媽也可以參考。此外,也可以參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網站上所提供的衛教資訊,例如「家長專區」→「經濟補助」也有提供部分療育補助的參考。

認識早療的流程

黃婉愉醫師解釋,爸爸媽媽、幼兒園老師、褓母、社工員、地方衛生所醫護人員都可能是發覺寶寶可能有遲緩的早篩人員,透過轉介或告知請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兒科門診,或諮詢兒童聯合評估門診(通常包含兒科、復健科、兒童心智科等跨科別共同評估),檢查確認寶寶是不是真的有遲緩狀況,確認遲緩後,再介入療育,並依據評估報告書來擬訂療育計畫,再由治療師協助執行。黃婉愉醫師提醒,療育計畫除醫院介入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得以家庭為中心,爸媽必須與醫療院所合作,除了在醫院治療師會引導寶寶學習外,爸媽也要配合專業人員指引確實在家執行。

延伸閱讀:喝奶會喘、坐不穩、爬不好…1歲前出現這些表現,恐肌肉發展異常!

面對遲緩風險,爸媽可以做什麼?

黃婉愉醫師提醒,爸媽務必要配合疫苗接種時程,帶寶寶去看健兒門診。平常在家中要多與寶寶互動,不能忽略寶寶,並且盡量不要長時間只讓寶寶自己看手機、電視或電腦,這樣會缺乏互動,也只能接收到比較直接的視覺刺激。此外,也要注意里程碑警訊,如果發現有問題,也要諮詢醫師。

引導寶寶發展,要注意什麼?爸媽必須要有耐心並花更多時間陪伴寶寶,多觀察自己寶寶的特質,讓寶寶建立良好的親密感與安全感,並同理寶寶的想法,但在不打罵的情況下,仍要維持一定的紀律規範,例如:寶寶無理取鬧哭鬧時,不讓他予取予求,等待他情緒緩和再來溝通,親子間慢慢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