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概說
非疾病性的咳嗽
陳培濤主任指出,當出現溼度與溫差變化時,難免還是容易產生打噴嚏咳嗽等情形;有家長會覺得新生兒還不會咳嗽,這是因為新生兒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所以不容易感冒,但不表示不會咳嗽。他並提醒,當出現連續性咳嗽還是要特別注意,須先排除是否有伴隨其它症狀以及是否有受到一些病毒的感染;若只是短暫性小咳(尤其是季節變化交替或接觸到灰塵時),當仔細去聽寶寶的咳嗽除較無痰音外,也不會咳到臉色漲紅;加上小朋友本身又沒有發燒、吃不好、呼吸急促等情形,晚上也無哭鬧不安的話(即睡眠、體溫、活力皆正常),基本上應屬於非疾病性的咳嗽機會居多,家長就不必太擔心。另一種情形則是門診中也曾遇到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咳嗽,但呼吸時口腔或氣管裡一直有痰的感覺(或是發出類似鴿子的呼嚕聲)。」這種情況常是因為支撐氣管/支氣管的軟骨尚未發育完全而導致,也就是所謂的喉頭軟化症,此現象常會在寶寶喝奶或活動時最為明顯,待熟睡時雜音聲會明顯減少。喉頭軟化症在症狀上通常只會發出痰音,既不會有明顯的喘也不太會咳嗽。發生這類情況時基本上不需要吃藥,等到孩子年紀再大一點(約1歲)的時候自然會痊癒。
常見慢性疾病性咳嗽
陳培濤主任表示,除感冒咳嗽外,氣喘&鼻竇炎兩者都是小兒慢性咳嗽常見的原因,以症狀區分如下表:
主因/症狀 |
氣喘 |
鼻竇炎 |
|
||
鼻涕 |
較少無黃鼻涕出現 |
鼻涕顏色較黃甚至綠,濃稠 |
咳嗽情況 |
咳起來聲音較緊,初期不容易有痰音 |
咳嗽時痰音明顯 |
咳嗽時間點 |
初期夜間居多 |
入睡或起床時頻率較高 |
喘息 |
會喘 |
較少,但沒治好卻可能誘發氣喘 |
鼻涕倒流/咽喉上黏有許多黃色鼻涕 |
很少發生 |
很常發生 |
聽診時呼吸有哮鳴聲 |
有 |
無 |
咳嗽復原期較久?
咳嗽的復原時間長短要看病原影響的部位,若是影響到是屬呼吸道下端的肺泡或氣管,咳嗽的時間可能會超過2週以上。一般對成人來說,小感冒引發的咳嗽約1週會好,而發生在幼兒身上時則持續較久;主要是因為小孩感冒時常會伴隨支氣管發炎,再加上嬰幼兒氣管本來就比較窄所以更容易導致痰卡在氣管內,所以有時單吃咳嗽藥水並無太大效果,必須要家長同時給予嬰幼兒拍痰,少數的嬰幼兒甚至要同時服用一些氣管的藥,使氣管不要處於太緊縮的狀態。同理,當小朋友正值氣喘發作的時候,即使給孩子喝很好的咳嗽藥水還是會咳,其原因出自於氣管很緊而引發的咳嗽,此時若給予支氣管擴張藥則能幫助孩子把氣管打開,痰也就容易咳出,也才會較有治療效果。
護理&用藥須知
黃鼻涕≠要用抗生素
陳培濤主任表示,感冒咳嗽並不需要吃到抗生素;抗生素是在某種嚴重狀況才會吃的
若是新生兒出現嚴重症狀時則需要直接住院,以避免嚴重合併症的發生。臨床上,咳嗽、流鼻涕會用到抗生素的機率不高,除非臨床診斷上發現原因來自於肺部、支氣管有發炎或是有鼻竇炎的問題,才會考慮使用抗生素。有些家長看到寶寶鼻涕黃就認為有問題而想讓寶寶吃抗生素,其實就學理上來說並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鼻炎有一定演變過程。一般鼻涕一定會有一段時間會經過黃稠的階段,約持續3~5天左右,當此階段過了之過會回復到較清撤的鼻水,然後痊癒。假如鼻涕顏色真的太黃的時候,醫師也會將鼻涕做進一步的檢驗,以確認是否會培養出細菌,若培養出細菌時則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療。若單純只是因為鼻涕黃綢就吃抗生素的話,以後口腔鼻腔咽喉部會因為反覆長期服用抗生素而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例如前陣子報章雜誌提到的「超級細菌」就是一個例子。家長若有用藥上的疑慮時,則建議先與醫師討論,並避免主觀要求施予抗生素。
抗生素的正確使用
抗生素適用於細菌感染所致的病症。因為感冒(包括流感)是病毒所引起的,所以也不必吃抗生素。至於去區分何為病毒、何為細菌性感染就交由醫師作專業判斷。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病症其實不太需要吃抗生素,若發現醫師有開抗生素時,建議與醫生討論以了解開立抗生素的原因;一旦開始服用抗生素則需要遵照醫囑,連續吃完一個療程才能停藥,不要因為看孩子鼻涕好了或沒有咳嗽發燒等症狀就自行停藥,這樣對小朋友來說是不利的。再次提醒,抗生素若是不照療程吃完,擅自停藥不但會使病症不容易完全好或容易復發,更增加病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臨床上,也常會遇到家長要求處方抗生素或因為症狀沒有改善一直更換醫生,其實還是呼籲家長們應請教專業的兒科醫師,去追究用藥方面是否需要調整,因為病情尚未痊癒的整個療程中,一直換醫生反而不容易抓住病情重點,也不利決定抗生素的開藥時機。
止咳成藥含嗎啡?!
首先要知道,一般小兒的咳嗽通常是因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一定的病程,藥物只是用來緩解症狀,並無實質治療效果;而止咳藥物只能減少咳嗽的次數,但無法使咳嗽情形完全消失。陳培濤主任說明,止咳藥的開立要先觀察是哪個部位發炎而導致咳嗽;市面上止咳藥的種類也很多,其中Codeine (可待因)與Morphine(嗎啡)是很有效的止咳用藥(常添加在市售的成人咳嗽藥水中),但此2種藥物非常不建議讓小朋友服用。主要是因為兩者皆為麻醉用藥,可藉由抑制產生咳嗽動作的中樞神經而達成止咳的效果,所以有很好的止咳療效,但用久了會有成癮或抑制呼吸的危險;而抗組織胺的藥主要對鼻炎症狀中的流鼻水具有療效,但是卻有讓鼻涕變黏稠或讓痰咳不出來的作用;西藥的咳嗽藥水有時也會含有中藥藥草成分如桔梗等,此類成分對孩童來說是O.K的;至於化痰藥的原理就是讓痰變得比較淡比較稀,使人較容易將痰咳出;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止咳化痰藥都不太會產生副作用,較常發生的是少數孩子吃了咳嗽藥後容易拉肚子或便秘,此與體質相關,短期使用應不用太擔心。
觀念宣導
就生理上來說,咳嗽對小朋友來說有其助益的同時也是一種警訊,過度的止咳不但會讓髒東西和病菌堵塞在體內而製造了二度感染的機會,也會因沒有對症用藥而延誤病情;而止咳藥的實際功能在於使咳嗽不會影響到睡眠或一般作息即可,而非一有幾聲咳嗽就要吃藥止咳喔!
拍痰:使氣管壁比較張得開
痰可說是身體白血球大戰病菌所產生的分泌物,而拍痰主要是藉由震動的效果讓黏在氣管上的內分泌物不要黏得那麼緊,也就是讓寶寶比較容易將痰咳出,尤其對於3歲以下的幼童來說有時幫助很大.醫師聽診時通常會告知家長痰位置大約在哪,讓家長針對那個部位去拍擊;而拍痰的標準方式適合各年齡層的孩子,只是力道控制上要小心注意;拍痰(胸腔扣擊)通常1天4次,一般在飯前或飯後1小時進行,其方法如下:
A.協助寶寶採頭低臀高的臥位,可利用枕頭或棉被墊於腹部下;扣擊時手呈杯狀(手指微向下彎成ㄑ形),每部位扣擊約1~2分鐘,每分鐘約120~180次,由背部下方扣打(避開脊椎骨及臟器部分),整個過程持續約5~15分鐘
B.4歲以上的較大孩童可教導其自行有效深呼吸及咳嗽,並將痰咳出
C.拍痰後讓孩子休息,可協助口腔護理以清除痰液和異味
*不建議拍痰的情況:
1.氣喘發作時因氣管緊縮,不適合拍痰
2.哮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拍痰則會讓孩子哭鬧得更厲害
3.隨時注意孩子狀況,若出現臉色蒼白,呼吸困難,發粓或心悸等情形須立刻停止扣擊
特殊狀況提醒
陳培濤主任表示,咳嗽超過2週時可依情況定義為慢性咳嗽,此時就要考慮是否有氣喘和鼻竇炎等問題,另外還有一種需特別留意的情況是異物卡在末端氣管內,例如有時候小孩子吃花生米時不小心嗆到,當時或許因無其他症狀而使家長不以為意,但如果嗆到過程中有異物卡在末端氣管時,大部分會在1~2個禮拜後發現孩子開始持續咳嗽且不見好轉,此時一般家長一定會以為孩子感冒了,但其實要考慮檢查是否有食物或小東西卡在支氣管裡才造成久咳。類似的例子還有,當小朋友只有單邊鼻子一直流鼻涕的話,也要小心是否因異物堵塞而導致;很多幼童喜歡塞東西到鼻孔裡,而且也不會跟爸媽說,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此外,絕大部分的感冒,發燒會在72小時內退,而咳嗽或流鼻水的症狀會在1週內逐漸好轉,故當家長照顧孩子時發現有以下幾種情況時就一定要趕快就醫:
‧沒有感冒症狀之下突然猛咳
‧咳嗽外伴有哮喘(咳嗽有鳴聲),呼吸急促或困難(如氣喘發作或異物梗塞),發燒多天等
家長疑問QA集
Q1.一直流鼻涕,其它狀況都很好?
A如果孩子照吃、照睡、照玩卻一直有流鼻涕的情況時,就要考慮症狀是否為過敏造成的,在此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過敏,也有可能出現黃鼻涕的症狀,且因過敏體質所以症狀時程會拉長。
Q2.處理小兒鼻病問題時,吸鼻器&噴鼻子是否算標準配備?
A其實這兩者並非小兒科標準配備,大醫院的小兒科裡並不會有類似耳鼻喉科的標準儀器配備,小兒科診所裡反而出現較多;噴鼻子用途在於將所需的藥劑直接噴入鼻腔,有較好吸收效果,但通常用於成人居多(2歲以下無噴鼻藥);吸鼻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所以坊間有許多家用型吸鼻器和診間內的吸鼻器,只是尺寸上有不同,只要小朋友會自己擤鼻涕就不太需要這類器具,同時醫生較也鼓勵孩子自己練習將鼻涕擤出,可先讓孩子去吸溫濕水蒸氣以幫助鼻涕流出。
Q3.口鼻相通,所以咳嗽藥和鼻病藥通用?
A一般說來治鼻病的藥會對咳嗽有幫助,因為鼻病治好了,鼻涕不容易倒流也就不容易咳嗽;咳嗽藥則較無用來治療鼻病。
陳培濤
現職: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加護病房主任
學歷:台大醫學系
經歷:耕莘醫院兒科部總醫師、台大小兒神經科研究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彭紹怡
諮詢/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 陳培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