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左右,寶寶開始可以邁出小步伐,也因此讓爸媽注意到孩子的下肢發展,無論是步行姿勢、腿部形狀或走路狀況,都會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並非所有的「異常」都值得造成家長的擔心與恐慌,透過專業醫師的解說,能夠讓父母更清楚如何以正確態度面對孩子的發展里程。
常聽到老一輩的祖父母們說:「孩子的骨頭比較軟,如果坐姿不正或發現狀況不盡快矯正,會導致骨骼變形。」這是真的嗎?事實上,孩子的筋骨的確比較柔軟,但骨骼並不太會因為習慣而變形。亞東醫院骨科部兒童與矯正骨科主任藍宗裕表示,寶寶在出生前,已經將身體所需的骨骼發展完全,若胎兒的骨骼有缺損,例如:缺一段大腿骨或小腿骨,在婦產科醫師的協助下,都能經由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出來,僅少數案例是出生後才發現骨骼有缺損的。至於影響骨骼異常的原因,一般來說,先天性的比例較高,像是經由遺傳而產生的扁平足等。另外,也可能是胎兒在媽咪肚子裡時,因為子宮空間狹窄,導致寶寶骨骼彎曲,藍宗裕主任說明,寶寶在即將臨盆前,胎頭會轉為頭位,即一般常見的由頭部開始分娩。但若寶寶的胎頭未順利反轉,就是所謂的臀位,將由腿部開始分娩,以這種姿勢分娩的胎兒,相對上骨骼會比較容易受到影響。」
其實許多父母關注的骨骼問題都不是最迫切需要治療,像是O形腿、墊腳尖等狀況,這些會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而有所改善。為了避免家長病急亂投醫,或者承受不必要的煩心問題,充分了解骨骼發展問題將是必經課題。
一般來說,腿部異常在外觀上較容易被發現,除了髖關節脫臼與馬蹄外翻足需要一出生就盡快矯正之外,其他包括O型腿或扁平足,都是需要爸媽長時間與醫師配合達成評估、矯正與手術。除了減少孩子坐螃蟹車之外,補充足夠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D、鈣質等,才能讓孩子順利成長。以下為常見的骨骼發展狀況,供父母做參考。
許多父母不明白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治療的必要性,事實上,這才是對孩子影響較大的骨骼問題之一。
所謂先天性髖關節脫臼,一般認為是胎兒在母體內受到壓迫所引起骨骼變形,常見於懷孕第一胎、肚皮及子宮較緊、羊水少、胎兒胎位不正等狀況下,其中又以女嬰更容易發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習慣替新生兒包包巾,深怕孩子著涼,但若將寶寶包裹得太緊,會使髖部被限制於伸直、內收姿勢,而且不易活動,長時間將導致不穩定的髖關節發生脫臼,因此,爸媽應避免包裹包巾或將包巾放鬆一些,讓寶寶的下肢能自然外張,便可降低脫臼的發生機率。
藍宗裕主任指出,新生兒分娩後,產房醫師會協助檢測有無髖關節脫臼問題,一般有經驗的醫師都能順利檢測出來,提供有效的治療。如果能在出生4個月前診斷,可以使用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髖關節外展吊帶」(Pavlik Harness)來做矯正,此種吊帶可使髖關節固定在相對穩定的位置,隨著骨骼肌肉的成長,讓發育不全的髖關節慢慢矯正。一般配戴的時間約2~3個月,這期間需配合超音波的檢查確認髖關節是否有正確的復位;嬰兒4~5個月大時,由於已經會翻身,建議使用外展支架再固定數週。然而,脫臼現象若在1歲後才治療,就容易有不易復位或復位不完全的可能;若在寶寶開始站立、走路後才發現,此時寶寶活動力旺盛,很難以吊帶約束,可能要透過石膏固定。
髖關節脫臼對孩子有哪些影響?由於胎兒在孕婦體內姿勢的關係,身體左側較容易發生脫臼,當脫臼為單側性,脫臼側的下肢會顯得較短,走起路來會顯得一跛一跛,骨盤更會向短側傾斜,導致續發性的脊椎側彎。雖然在孩童時期不太會感覺到髖部疼痛,行動上也沒有明顯困難,但隨著年齡漸長,便會感到久走疲勞、痠痛等情形,甚至膝蓋與身體其他各部位關節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