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免會生病。許多父母會將治療結果的好壞歸因於醫師,卻忽略自己其實也在孩子就醫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特別是0~2歲的寶寶無法清楚表達身體狀況,多半要由爸媽主訴症狀,如果家長沒有確實記錄孩子的病況,就可能讓醫師誤判病情,進而延遲診斷、拉長就醫的時間。
1.不同年紀有其好發的疾病
嬰幼兒在不同年紀都會有相對應的疾病,所以一樣的症狀在不同年齡出現,其反映的疾病也不盡相同。以發燒為例,3個月、6個月及1歲寶寶發燒所對應的疾病都不一樣。而有些年齡所對應的疾病又可能橫跨上下年齡層,比方說,2個月的寶寶有可能罹患1個月與3個月孩子會有的疾病,這也加深了看診的難度。
2.疾病在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症狀
每個疾病都有它的病程,在罹病過程中,不同階段所出現的症狀也不一樣。以腸病毒為例,寶寶第1天可能只是單純發燒,第2天開始喉嚨痛,第3天則開始流口水並伴隨身體起疹子。就因為疾病的症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不同的表現,所以醫師在看診初期往往很難立即鑑別是哪一種疾病。
3.嬰幼兒表達能力不完全
0~2歲的孩子無法清楚描述自己的感覺,也常把不同感覺混淆,譬如將發燒、頭暈、視力模糊都歸類成頭痛。出現症狀時,無法精確指出「哪裡不舒服」、「哪裡痛」,只會用哭鬧的方式表現。以腹痛為例,孩子無法明確指出是上腹痛、下腹痛,還是肚臍周圍痛?如此便很難判斷到底是哪個部位出問題。
4.身體檢查不易
嬰幼兒在看診時很難乖乖配合檢查,尤其打過疫苗的孩子因為殘存對白袍醫師、護士的恐懼,一見到醫師就可能大哭大叫。由於哭泣時腹部會用力,醫師無法以觸診判斷病情,而哭聲蓋過呼吸聲和心跳聲,也使得聽診器無用武之地。身體檢查遇到阻礙,也就沒辦法順利鑑別疾病。
5.病史取得困難
前面說過嬰幼兒無法自己主訴病情,因此就診時往往是爸媽向醫師傳遞資訊。但大部份家長都無法24小時記錄孩子的反應,不免在敘述時產生缺漏。且因為爸媽只能透過揣測猜想孩子的感覺,未必能如實傳達孩子的真實感受,如此便會讓醫師的判斷受到影響。舉例來說,有些孩子明明已經發燒3天,但爸媽如果今天才發現,就可能以為孩子只發燒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