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認為手足之間的相處應該是相親相愛、相輔相成,未料家裡的寶貝們卻成天吵吵鬧鬧、不停的打小報告,著實令人頭痛極了,此時爸媽的態度及處理方式,就成為是否能順利停戰的重要關鍵。趕緊檢視本文中的教養地雷,您是否也曾經不小心誤觸,掀起軒然大波。
造成手足之間摩擦的原因眾多,無論是爭寵、學習相處之道等,但更與父母的教養態度及方式有著莫大關係。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爸媽經常在「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狀態下,無形間讓兄弟姊妹的對立變得更強烈,因此,糾正孩子之前,不如先回頭檢視自己是否曾不慎誤闖孩子們心中脆弱的地雷區。
在父母眼裡,年幼的孩子相較之下需要更多幫助,尤其新生兒剛進入家庭中,爸媽總是手忙腳亂,一會兒餵奶、一會兒換尿布、一會兒哄著哭不停的小寶寶,種種行為表現看在大寶眼裡,都會深感自己被父母冷落。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兩個孩子的成熟度都已經足夠,父母仍會較關注年幼的一方,例如:家裡兄弟一個8歲、另一個6歲,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已經差距不大,舉凡吃飯、上廁所等小事都難不倒他們,但家長依然會習慣性對老么耳提面命,這看在大寶眼裡可相當不是滋味,因而產生想與弟弟、妹妹爭寵的念頭。
貼心提醒
對大寶來說,新添的家庭成員只是從媽咪肚子裡蹦出來的陌生人,很難產生愛的連結,因此,爸媽可以從懷孕時期就開始建立手足間的情感,預告孩子新成員即將到來,會有人與他「共享」這個家庭,而非「奪走」他所擁有的一切。父母也應該確實做到不冷落大寶的行為,例如:當媽媽忙著哺喂母乳時,由爸爸告訴大寶:「因為小寶寶現在在吃飯,所以媽媽不能陪你拼拼圖,爸爸先陪你,晚點換媽媽過來一起玩。」讓孩子明白爸爸或媽媽現在為什麼不能立即給予陪伴,而非沒來由的只是冷落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臨床心理師洪梅禎補充,如果大寶的年紀夠大,不妨讓大寶一起參與照顧的過程,像是幫忙拿奶瓶、遞尿布,並且向大寶說明在他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照顧他,這樣不僅讓大寶學習到小寶寶是需要照顧的,也同時讓大寶多了一分成就感。
許多父母會存在「孩子當了哥哥或姊姊,理應更成熟才對」的價值觀,然而,我們怎麼能要求一個年齡3、5歲的孩子在一夕之間變得成熟穩重,甚至幫忙照顧弟弟或妹妹?對於本來專寵一身的孩子來說,感覺到愛與關注被分散,心裡必定不好受,更難免會對弟弟、妹妹產生憤怒、嫉妒等情緒,甚至可能聽到大寶說:「我不要跟小寶寶一起坐車子」,或「小寶寶什麼時候才會離開我們家?」聽到諸如此類的話,父母一定覺得心裡難受。其實不必為小寶寶的出生向孩子道歉或故意斥責、不予理會,而是要學習接納他們的感受。
貼心提醒
孩子出現負面反應時,爸媽若能抱持接納的態度,會幫助孩子徹底釋懷,雖然孩子有些語言或行為讓父母難以認同,但最好還是鼓勵他們把心裡的感覺說出來。洪梅禎心理師叮嚀,若父母不斷提醒「你就是這樣不乖、鬧脾氣,爸爸、媽媽只會愛弟弟(妹妹)」,反而更加深孩子與手足間的競爭,強化大寶的被剝奪感。
無論如何,試著同理大孩子的感受,即使是成人,若我們在一個團體中突然遭受到失去關注,心裡也多少會有些失落。照顧者可以試著與大寶溝通,詢問他的需求,是否在特別的時候希望父母陪伴?同時也要接納他對弟弟、妹妹產生的情緒,當憤怒、嫉妒感出現時,引導孩子說出口,家長試著表達同理和了解孩子對於害怕失去父母關愛的擔心,並且分享自己或卡通人物、繪本故事等經驗,讓孩子感覺並不孤單,使他們知道會有這樣的感覺是正常的,只是應該如何將這股情緒排解,並且不能讓自己失控而去傷害家人。爸媽應該適度安排與大孩子獨處的時間,以增加親密感,一旦孩子感到自己依然是父母在乎且關愛的對象、與爸媽之間的關係仍舊穩固,自然就覺得沒有必要排斥小寶寶。
兄弟姊妹在一起進行遊戲過程中,最常發生的不外乎爭奪玩具等情節,對此,大多數家長都會懷抱著「大要讓小、小要聽大」的刻板想法,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不會讓大寶變得大方,還可能讓二寶佔盡上風,最後甚至演變成大寶害怕失去父母的愛而割捨掉自己心愛的玩具,日後的個性也變得畏畏縮縮,不懂得為自己發聲、自我價值低落,二寶則是知道爸媽一定會叫哥哥、姊姊把玩具讓出來,「善用」先哭先贏的手段,無論是對哪個孩子來說,都不利於個性上的發展。
貼心提醒
當大孩子不肯讓出手中的玩具時,不少成人會用嘲諷的方式揶揄,舉例來說,有些孩子會習慣每天睡覺抱著自己最喜歡的小毯子或娃娃,當弟弟妹妹好奇、想伸手來奪取的時候,基於保護心愛物品的堅持,勢必不會輕易退讓,此時,可能會聽到一些成人半開玩笑的說:「哇,姊姊好小氣喔!借妹妹摸一下都不行嗎?」讓孩子感到相當兩難。事實上,在父母引導孩子要「分享」的過程中,經常忽略一部分孩子可能尚未理解禮讓及分享的概念,甚至孩子可能擔心分享後就拿不回來。另外,既然是「分享」,也勢必得在孩子「願意」的情況下建立,若大孩子堅持不肯放下手中的物品,家長也可以試著轉頭告訴二寶,「姊姊現在還想要玩那個娃娃,我們先玩別的,等姊姊如果願意借你的時候,就會讓我們知道。」提供兩個孩子都有選擇的空間,並替他們建立出「分享」的正確價值觀。
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孩子,父母難免會相互比較,甚至會以「比較性」的言語做為激勵或鼓勵的手段。舉例來說:「還是姊姊比較懂事」、「你看哥哥吃飯吃得又好又快」、「要是你有妹妹的一半乖巧就好了」等說辭,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比賽」,都會強化手足之間的競爭感,尤其是孩子對於「哥哥」、「姊姊」、「弟弟」、「妹妹」等稱謂特別敏感,當父母在陳述一段內容時,孩子會選擇性注意到父母對自己及手足的評價,因此,若您家的孩子已經有著緊張的競爭關係,家長在說話時更要小心,避免傷了孩子的心。
貼心提醒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或照顧者的肯定,期望自己做得更好,當家長時常將「比較」掛在嘴邊,無形之中會更助長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感,爸媽耳邊的小報告自然少不了。洪梅禎臨床心理師分享,有時候父母可能會讓孩子彼此監督,例如:每當大寶看到小寶咬手指時,就要去向媽媽報告;大寶若未將玩具歸位,就由小寶去舉發。也許父母只是希望孩子互相提醒,但實際上卻適得其反,引發手足間的緊張感。雖然競爭有分良性與惡性,適度的競爭能激發彼此的好表現,但若彼此之間擁有過多競賽感,反而會造成家無一日安寧的窘境。
在這敏感的時機點上,父母可以製造機會讓孩子互相依賴或互相幫助,增加讓孩子「同一國」的經驗,例如:玩遊戲時不再分成「哥哥」與「弟弟」這樣的組合,而是「哥哥和弟弟」一組,「爸爸和媽媽」一組,創造手足間同心合作的挑戰。當平時對立的兩寶有共同的敵人時,好勝心會促使他們開始合作,父母所扮演的「敵人」還可以偷偷放水,讓孩子們享受聯手打贏勝戰的喜悅,獲得合作互利的經驗。
每個孩子先天的氣質都不一樣,有些寶貝的行為「比較符合成人的期望」,例如:較為安靜內向、吃飯時能乖乖坐好、專心度高,或是兩個孩子其中一人的外型比較亮眼,總獲得更多人關注,當一方的光芒畢露,另一方就會感到黯淡的失落感,甚或做出更多只求爸媽注意而不管行為是否恰當的表現。當所有讚美和焦點都集中在其中一個孩子身上,另一個寶貝心裡長期感到不平衡,除了會認為父母偏心、覺得自己不夠好之外,也可能會對手足產生更多矛盾和憤怒的負面感受。
貼心提醒
爸媽應該先理解與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及了解寶貝的先天氣質,對成人來說,「好控制」的孩子就是「乖巧聰明」,活動量大、講話喋喋不休的孩子就是「不乖」。不過,這只是以成人期許的角度所下的定論,以孩子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先天氣質並無好壞之分。
不同的氣質也造就孩子不同的興趣及喜好,像是有些孩子喜歡跑跑跳跳,有些孩子喜歡閱讀、畫畫,潛能不同且各有所長。若孩子感到能力不足時,父母的努力更加重要,舉例來說,如果大寶的語言能力很強,懂得背誦唐詩、唱歌來獲取成人關注,二寶雖然不善言辭,卻很擅長搭建積木、拼拼圖。當其他人將目光專注在大寶身上時,父母可以提醒大家:「是啊!大寶真的很會唱歌跳舞,很棒!但是二寶搭積木的技巧非常厲害,兩個孩子都一樣優秀!」一來可以分散其他親友在大寶身上的聚光燈,也能讓二寶知道自己的優點有被父母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