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產後照護

產後溫和甩肉!中醫瘦身4法:按摩、針灸、埋線、食療

小寶貝出生後,媽咪卸下重擔的同時,也開始煩惱起該如何減掉身上多餘的贅肉。事實上,只要媽咪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定期運動與飲食控制,必要時採用中醫療法,就能夠快速恢復產前曼妙的身材。
產後溫和甩肉!中醫瘦身4法:按摩、針灸、埋線、食療

 

為了讓腹中胎兒健康的成長,許多孕媽咪都會加強營養攝取,無形中吃進過多的食物,導致體重增加,即使生產過後,仍然無法恢復。面對發福的身材,媽咪的自信心不免受到打擊,其實只要做好體重管理,必要時亦可輔以中醫的針灸、埋線等方式,加強穴位按摩,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即可瘦得健康又美麗。

從坐月子開始進行體重管理

媽咪生下小寶貝後,最重要的是盡快恢復身體的元氣,因此,必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坐月子」。媽咪在分娩過程中,不僅會大量失血,忍受極大的生產疼痛、腹痛、腰痠等狀況,也會耗費大量體力,坐月子可以幫助傷口復原、體力恢復,藉此好好休息來緩解懷孕、生產帶來的不適。然而,在坐月子期間,媽咪除了得好好調養身體,也應控制體重,包括飲食控制與進行適量的運動,避免因為攝取過多的營養,造成體重不減反增,不僅增加身體負擔,降低自信心,更容易埋下慢性病的因子。

壢新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王凱平表示,人只要1週沒有活動,肌肉就會逐漸萎縮,亦會囤積脂肪,若媽咪想在產後迅速恢復懷孕前的身材,在坐月子期間不妨先進行一些以上半身為主的適度運動,例如:針對上臂的二頭肌或三頭肌或胸背部的大肌群進行肌力訓練,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連帶恢復懷孕後期因活動量減少而降低的體能。不過,針對下半身進行大幅度或劇烈活動時,應小心謹慎,避免造成自然產的會陰部撕裂傷或剖腹產的下腹部開刀傷口癒合不易,延長恢復的時間,待坐完月子後,便能開始施以較積極的瘦身,像是交叉進行有氧和無氧運動,同時燃燒脂肪和雕塑身材,維持良好的體態,如果媽咪希望盡快達到減重的效果,建議進一步尋求中醫的埋線、針灸等方式,加速瘦身。

從中醫觀點而言,肥胖主要原因是身體的消化、吸收、新陳代謝之功能不佳,無法排除多餘的脂肪和水分,故中醫的瘦身原理是以改善腹脹、便祕等狀況與促進新陳代謝之功能為主,採取刺激「脾、胃、腎、膀胱」四個經絡中的穴位,其中,脾經和胃經掌管身體的消化、吸收、調節水分和新陳代謝之功能,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吃進食物後,這兩個經絡會提取食物中的營養,將其轉化為氣血運行至全身,並使所吸收的水分運行到腎與膀胱,化成尿液排出體外,倘若脾經與胃經的功能失調,身體的消化、吸收力就會下降,引起腹脹、腹瀉、便祕等各種腸胃症狀;腎經與膀胱經則是調節身體水分、促進新陳代謝,在正常情況下,當腎接收到來自脾胃的水分後,會先分離水分中的清液與濁液,清液會繼續循環至身體內,被人體所吸收利用,濁液則會運送至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倘若腎經與膀胱經的功能失調,身體就可能出現水分代謝失常,常見症狀是水腫。

3種中醫瘦身方式

為了改善身體肥胖的狀況,中醫師大多採用穴位按摩、針灸、埋線等方式,針對不同穴位進行相對應的刺激,這些方式不僅溫和,不太會產生副作用,即使哺餵母乳的媽咪也很適合,無須擔心是否吸收到藥物,間接危害到寶寶。

部分媽咪希望透過中藥進行減肥,就醫學觀點來看,任何想瘦身的人都不應該過度依賴藥物,許多市售的減肥藥是透過刺激交感神經,使人體加速產熱、腸胃蠕動速度變慢,以致於容易有飽足感,達到胃口降低的作用,但卻會造成心悸、失眠,長期不當使用還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的風險,尤其是哺餵母乳的媽咪,更不建議採用服藥的方式減肥,因為服用藥物後,所吸收的藥材會隨著消化系統進入體內,進而影響乳汁分泌與品質,亦會使寶寶間接吸收到含藥物的乳汁,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危害。

王凱平副主任提醒,任何瘦身療法都只是具有輔助效果,媽咪必須維持健康的作息,擁有充足睡眠,做好飲食控制,避免節食,並且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才能擁有曼妙的身材。

延伸閱讀:產後肚子還是大得像顆球?筋肉媽媽示範3招「讓腹部變緊實」的居家健身操!

1.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又稱為推拿療法,簡單、易學,主要是透過手部按壓的方式刺激特定穴位,調節神經、引起生理反應、促進血液循環與加強新陳代謝,達到改善身體狀況的效果,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滾、點、擊、捏」等,每種動作略有不同,須依據醫師指示,針對該穴位進行相對應的按壓方式,按壓時力道要適中,每個穴位一次按壓1分鐘,重複動作直到穴位有痠脹感即可,大約4週就能看到效果。按壓穴位是以脾、胃、腎、膀胱四個經絡中的穴位為主,分布於腹部、小腿、腳踝與大拇指。

腹部

‧天樞穴:位於肚臍兩側2寸處。

‧大巨穴:位於肚臍下方2寸處之左右各2寸處。

‧下脘穴:位於肚臍上方2寸處。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4寸處。

‧上脘穴:位於肚臍上方5寸處。

‧水分穴:位於肚臍上方1寸處。

小腿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3寸處。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蓋脛骨下方的內側凹陷處。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內側上方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的凹陷處。

腳踝

‧太谿穴:位於足部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的凹陷處。

‧崑崙穴:位於足部外側,外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的凹陷處。

大拇指

‧太白穴:位於足部內側,大拇指外緣的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2.針灸

針灸是針刺和艾灸兩種療法的合稱,利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來刺激經脈穴道,調節身體內分泌系統,達到促進新陳代謝及治療疾病的效果。醫師會在脾、胃、腎、膀胱等經絡進行針灸,以抑制食慾、阻斷脂肪合成、腸胃吸收,並且加強排出身體水分,改善下半身水腫,達到減重的目的。

在針灸過程中,媽咪可能會出現口渴、大小便次數增多的現象,這些都屬於正常狀況,因為透過針灸,體內新陳代謝次數會加快、不斷消耗熱量,待身體適應之後,即可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平衡機制,屆時這些症狀就會逐漸消失。至於針灸的次數和頻率,醫師會針對個人體質酌量進行,一週大約2~3次,大約4週便可看到效果。

延伸閱讀:預防妊娠紋,勤擦保養品就有效?醫:要選對時機!

埋線是針灸瘦身療法的延伸

3.埋線

埋線是針灸瘦身療法的延伸,因為傳統針灸的扎針時間較短、次數較多,效果亦不持久,埋線則可藉由將人體可吸收的羊腸線埋入需要刺激的穴位,不僅位置較針灸更深入,也能加強疏通經絡、調節內分泌,且大約2~4週就能看到效果。

進行埋線前,必須先將該部位進行消毒再進行埋線,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浸泡過中藥液的羊腸線(長0.5公分)放入注射用之針頭後,再插入各穴位的皮下組織3公分處,透過針與皮膚摩擦的作用將針抽出,同時將線頭留在皮下組織裡;第二種則是將已放入羊腸線的注射針頭插入穴位後,使用更細的針灸針插入同一個位置,再將線頭推進皮下組織,讓線頭更確實留在需要刺激的穴位,媽咪需要針對埋線後的位置進行按摩,不僅可以加強穴位刺激,亦能幫助身體吸收羊腸線。

與針灸相同,醫師會針對個人體質酌量進行埋線,通常會埋於腹部。不過,為了預防部分患者因為體質而無法自行吸收羊腸線,許多中醫師在治療初期會先少量選穴,後續再依患者體型或需求埋入更多穴位,埋線後的皮膚表層會留有一點小傷口,大約3天後就會消失,羊腸線則於1~2週內被人體吸收,如果無法吸收,當手觸摸腹部時,明顯會感受到一球一球的線團,此時若合併出現紅腫、傷口靡爛等不適狀況,就需要進一步求診,請醫師開立消炎藥物,改善發炎情形。

延伸閱讀:產後肚子鬆垮垮怎麼辦?這兩組動作,讓妳躺在床上也能瘦!

4.食療

食療是常見的中醫瘦身療法之一,方式很溫和,材料也容易取得,大約1~2週就可減掉2~3公斤,藥材包括薏仁、烏梅、陳皮、山楂等,均屬於藥食兩用,平時就可以食用的食物,而且不具有退奶與危害身體健康的效果,哺乳的媽咪也能放心使用。

薏仁水

薏仁水主要材料是薏仁和水,薏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具利尿、健胃、鎮咳、抗癌之功效。做法是將薏仁洗淨後,加入適量的水,以大火煮滾再轉小火續煮,直到薏仁變得軟爛為止。薏仁水呈淡白色,飲用時盡量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以原味效果最佳。薏仁和水的比例依個人喜好而定,一天喝500c.c.即可。

消脂茶

消脂茶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去油解膩、減少脂肪吸收,主要材料為烏梅、陳皮、山楂及水,烏梅是薰乾的青梅果實,呈現黑褐色,性平,味酸、澀,有消脂、利水之效;陳皮為曬乾的黃橘皮或橙皮,性溫,味苦、辛,能健胃和整腸;山楂為黃紅色的果實,性溫,味酸、甘,具利膽汁、降低膽固醇之功效。做法是取烏梅、陳皮、山楂各10克,用800~1000c.c.的熱水煮10~15分鐘,待散發香氣便能飲用,一天喝500 c.c.即可。

消脂茶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去油解膩、減少脂肪吸收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靜莉

諮詢/壢新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王凱平

模特兒/氣質媽咪雅雯

梳化/萬紫雲

攝影/2026兒童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