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孩子,我們來說故事吧!享受最親密的 親子共讀時光

「寶貝,我們一起讀這本故事書好嗎?」、「爸爸今天要說的故事是……」有多久沒懷抱孩子、牽起小手、柔聲替他講個故事、唸本書了呢?透過親子共讀,不僅幫孩子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窗,爸媽也能捕捉甜蜜珍貴的親子時光。
孩子,我們來說故事吧!享受最親密的 親子共讀時光

 

到底多大的寶寶可開始進行親子共讀?和小小孩一起閱讀,他們真的聽得懂嗎?當所有人都對「親子共讀」的做法與成效存疑時,英國公益組織「圖書信託基金」(Booktrust)早在1992年就已發起Bookstart運動(譯:閱讀起步走)。

這項專為嬰幼兒量身打造的大規模贈書活動,由曾任中學校長的溫蒂‧庫琳(Wendy Cooling)發起,以實驗方式於伯明罕進行,利用保健人員到7至9個月大幼兒家中進行健康檢查時,免費贈送由基金會及圖書館共同提供的圖書禮袋,提倡鼓吹嬰幼兒即早接觸書籍,建立快樂溫馨的早期閱讀經驗。

經學術團體追蹤後續調查發現,從小接觸書本的幼兒,就學後各項成績表現皆優於同儕,而陪伴幼兒共讀的家人,也都提高對閱讀的興趣,實達雙贏成效。

2006年信誼基金會取得授權,成為Bookstart嬰幼兒閱讀推廣聯盟的台灣代表機構,進而與各縣市政府合作,以圖書館為基地,邀請幼保系學者專家進行嬰幼兒閱讀講座,針對家中有1.5歲以下嬰幼兒家庭,分享親子共讀技巧及選書原則,並贈送內含2本童書的閱讀禮袋。

廣大回響獲得中央政府重視,2009年教育部首度試辦補助,2011年擴大辦理,如今就連離島、偏鄉也加入閱讀起步走行列。本身也有育兒及親子共讀經驗的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副教授陳姣伶,就是其中一位講座教師。

隨時隨地可加入 永遠不嫌晚

「親子共讀的定義彈性大,包括對著懷孕媽咪的肚子唸讀故事這種胎教行為其實也可算是,只是胎教閱讀的成效較難驗證,於是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共讀,是普羅大眾較能接受的。」陳姣伶指出,共讀材料並不侷限於書本,包括對寶寶哼唱兒歌、互動說話、引導孩子識物命名等都是廣義的親子共讀行為。

事實上,閱讀的功能不外乎透過感官捕捉環境中的訊息,進而在腦中內化統整,轉化為對環境事物的認知及反應。陳姣伶舉例,帶著寶寶在大自然中一塊看雲、看花、看草,透過眼睛認識顏色、鼻子聞味道、伸手觸摸甚至微笑點頭,對孩子來說都算是一種接收反應。

針對初生兒,專家學者不主張以無意義的抽象字卡與寶寶互動,建議可先藉由實物、玩具勾起好奇心,即使是根再簡單不過的香蕉,也能試著讓小孩摸一摸香蕉皮、聞一聞香蕉的味道、練習剝皮、咬一口嘗嘗味道,都是多元感官刺激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