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告知後果&彼此尊重 孩子間的爭執:「我不想玩…」

本來開開心心玩在一起的孩子們,因為一點小口角,突然大喊「我不要跟你玩了啦!」,轉身氣呼呼地跑掉……身為爸媽的你,該如何有智慧的解決孩子們的紛爭?「不被孩子情緒影響、不主觀評斷是非、教導孩子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告知後果&彼此尊重 孩子間的爭執:「我不想玩…」

 

故事場景:幾個孩子在教室裡嘻鬧,玩得很開心,突然聽到小花大聲地叫著「你胡說八道!」,隨即,琪琪的哭聲便從角落裡傳出來,雙方陷入僵持中……原來,剛剛遊戲時,琪琪認為自己被小花撞到了,他希望小花道歉,但小花不覺得自己有撞到琪琪,所以堅持不肯道歉,並生氣地大罵琪琪「胡說八道」,琪琪感到委屈,忍不住哭了起來。

優先處理孩子的「情緒」

立學苑執行長曾雅瑜(小瑜老師)指出,處理孩子們的爭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如真有介入的必要,一定要謹記「不在第一時間評論對錯」,因為所謂的「真相」,不過只是孩子們不同立場的闡述 ,還在爭執點上時,比真相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情緒」──對於剛剛發生的事情,你的感覺是什麼?

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面對哭泣的琪琪,小瑜老師簡單聽完孩子們的說明後,隨即蹲下詢問:「琪琪,你先別哭,我買了好多糖果要在派對上分給小朋友,但我不知道要怎麼分配,你可以幫我的忙嗎?」,雖然孩子還在哭泣中,但聽到「糖果」,注意力比較容易被轉移。

用來轉移孩子注意力的物品不一定要糖果,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東西就可以,但小瑜老師不建議開電視或給3C產品,因為「轉移」的目的只是要讓孩子情緒先冷靜,然後再回到「事件」的討論上,如果給予太吸引注意力的物品,孩子馬上就忘記爭執,無法再進行討論,而對於剛剛爭執的行為,爸媽就沒有辦法修正並預防下一次的發生。

使用平穩語調來溝通

當爭執的孩子被各自帶離現場,情緒多半會漸漸平穩,此時就可以跟孩子討論剛剛的事件。但孩子可能情緒又來了,會再哭哭啼啼,此時小瑜老師會用溫暖而堅定的語調反覆詢問孩子:「我聽不清楚你說什麼耶!你可以先不哭,再講清楚一點嗎?」「快要聽懂了,可以再清楚一點嗎?」,讓孩子一次一次練習「理性的」陳述。

如果孩子的情緒實在太滿,也可以跟孩子說:「或是你先講完,我再陪你一起大聲哭?」「還是我們先把這裡收拾完,我們再一起大哭?」,孩子大多健忘,爸媽只要陪伴孩子做完一個稍微冗長的事情,就能夠讓孩子與先前的情緒脫離。此時忌諱指責孩子:「沒什麼好哭的!」,因為大人不穩定的情緒,不僅無法幫助孩子練習冷靜,反而還會讓孩子更加受傷。

不放大孩子的哭鬧行為

在處理孩子情緒時,爸媽也不需要過度放大孩子的行為,僅需溫和地陪伴孩子面對事件,藉由孩子們的口述,理解孩子的邏輯、感受孩子的情緒,然後再慢慢引導孩子建立正向價值觀。千萬不要太過順應孩子,讓孩子養成了哭鬧就有糖吃的壞習慣!

讓孩子認識更多情緒名詞

在幫助孩子理解爭執情緒時,除了「對、錯」外,還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更多的情緒名詞,包含「誤會、包容」等,讓孩子從每個事件中練習思考前因後果,練習跳脫「是非」的二元對立想法,讓人際互動有更多的彈性。

但很多時候,小小孩鬧脾氣時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更不要說思考,剛剛練習的「冷靜」,可能不一會就破功。比較有成效的方式,就是在孩子練習理解「誤會」是什麼意思時,讓孩子反覆的口述,藉由孩子說出來的話,判斷孩子是否真的理解,然後再給予小獎勵,讚許孩子努力理解的態度。

在教養孩子的路上,小瑜老師建議爸媽可以建立一些「獎勵機制」,這個概念等同是成人世界裡的「獎金制度」,對於孩子好的品格行為給予小獎勵(不是成績唷!),利用良性刺激孩子追求好行為。小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給予,爸媽的一個親吻,也有大威力!

孩子間有爭執,爸媽適時介入

大人是否應該介入孩子的社交活動之中?該介入到什麼程度?這是很多爸媽心中不容易拿捏的尺。小瑜老師建議,平時爸媽可以養成「觀察」的習慣,留意孩子平時的言行舉止,但只觀察不作評論(絕對不出聲干預),當越來越懂孩子們面對問題時的思考邏輯,也就比較能判斷該如何介入了。

預先告知可能的後果

讓孩子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往往比訓斥孩子來的有效,例如:如果孩子告狀「不想跟他玩、不跟對方做朋友」時,爸媽不用急著要求孩子和好,可以試著「平靜地」幫孩子分析結果──「那好吧!我們就不要跟他做朋友,以後他帶來的玩具不要玩、糖果不要吃、也不要聊天了……」,在做「後果」練習時,爸媽要謹記這只是個「練習」,不論孩子的答案是什麼,都應給予尊重,而不是利用練習去要求孩子進行「和好」,當「練習」變成「遊說」,孩子漸漸就不願意再跟爸媽分享心情了。

當孩子出現吵架、推打…等互相不尊重的情形,要讓孩子知道這樣的後果會是什麼?這是你要的嗎?如果不是,此時就必須收手。藉由反覆練習,逐漸就能養成君子動口不動手的習慣了。

讓孩子練習思考及推論

很多教養互動,成人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常因事情反覆發生而失去耐心,會比較習慣用「管教」的方式對待孩子,像是「不可以!你再打他,我就打你!」「你幹什麼每次都這樣鬧!」,面對威嚇,孩子幼年時可能服從,但隨著年紀長大,反抗心也長大後,會越來越難以管教。

小瑜老師指出,爸媽可以試著將「約束與教導」內化到孩子的心中,利用每一次的事件練習,讓孩子進行「前因後果」的猜想與推論,爸媽只需要從旁引導正向價值觀即可,日積月累,孩子遇到事情需要判斷時,那個被內化的觀念,就能影響孩子的想法。

但「思考」的能力不可能突然就會,得靠點點滴滴培養,在面對孩子衝突時,爸媽可以試著引導「你還想跟她當朋友嗎?如果還想,你該怎麼做呢?」利用開放式問句,讓孩子慢慢推論出結果,不再只是「按爸媽意見做決定」,那個決定,是孩子自己思考後做的。

孩子有時會回答出難以理解或不符爸媽想法的答案,這時可以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往正向的方向思考,只有孩子自己說口的答案,才是孩子真正的想法。

教養

堅守原則,絕不放水

當孩子生氣地說「我不要跟你當朋友了!」,爸媽一定要「遵守」孩子這個不當朋友的「決定」,當孩子情緒過了,又想跟朋友玩在一起時,爸媽可以在一旁溫和地提醒:「剛剛不是決定不當朋友了,那就不應該再一起玩了;如果你還想再當朋友,是不是該跟朋友說些什麼?」這既不是調侃孩子,也不是訓斥,而是讓孩子理解「說過的話是需要負責任的」。

小瑜老師提醒,面對孩子反反覆覆的「決定」,爸媽如果只以年紀小而放水,孩子很快就會學到用「賴皮」打混:不開心時隨口說不負責任的話,然後再假裝沒有這件事就好。唯有爸媽不間斷地和孩子討論「後果」,孩子才能真正學會。

面對孩子要賴,比起責罵,更有效的方式是讓孩子理解「賴皮」這個行為,在引導的過程中,爸媽甚至可以教導孩子說出:「我其實很想賴皮」這句話,讓孩子更加準確的理解這個情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某天,5歲的布布跟小瑜老師說,「我今天不想要去上課!因為我想要賴皮,想要看電視、睡到很晚,所以,我決定今天我要賴皮!」並且還認真地說:「媽咪~妳知道人有時候是需要偷懶,需要賴皮一下的吧?一直上課其實很累!」

小瑜老師認真地與布布確認她的「賴皮計畫」,且布布保證自己會承擔後果後,便同意讓她在家賴皮一天(約定好只能有一天)。沒多久,布布要求爸比陪她玩,但爸比拒絕地說:「我今天也打算賴皮,我不想陪你玩」,生氣的布布跑來告狀,小瑜老師回答說:「當你選擇當一個賴皮的人,別人就會學你一樣賴皮;爸比學習你的賴皮,就會變得更賴皮,你想要他做什麼都沒辦法了」,布布聽完生氣地說:「爸比怎麼可以這樣,不行!」

小瑜老師提醒布布:「妳不是說人是需要賴皮的?如果你想要叫爸比不要賴皮,妳自己就要做好榜樣,如果妳選擇當一個賴皮的人,爸比就會學妳賴皮;如果妳沒有賴皮,妳就可以跟爸比說,我都有做到你的要求,你怎麼可以賴皮呢?」這時,孩子對於「賴皮」行為就能有更具體理解:原來,如果我這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這樣對待我,如果不要人家對我賴皮,那我也要當個不賴皮的人。

比起打罵教育,小瑜老師更主張讓孩子「理解」,對於一些比較懶散的態度,運用簡單的同理技巧,就能輕鬆讓孩子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當孩子對於每個行為、態度都有清楚的認知,就能夠將爸媽的要求轉化成對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