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便便稀稀水水的,就表示寶寶腹瀉了嗎?寶寶肚子看起來鼓鼓的,一定是脹氣?更多寶寶腸胃問題,一次解答。
0~4個月的寶寶腸胃道尚未發展成熟,只喝母乳或配方奶;4~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李敏醫師指出,胃酸的功能為消化食物,不過胃酸直到滿月時才有足夠的量;至於胰臟酵素的功用則為分解蛋白質,4~6個月時,胰臟酵素才會發展得比較成熟,有助於分解蛋白質。當胃酸、胰臟酵素、腸胃道皆比較成熟以後,才適合給寶寶吃副食品,所以醫師會建議4~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那麼究竟是4個月或6個月,何時開始吃副食品比較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的寶寶,可考慮6個月再吃副食品;喝配方奶的寶寶,4個月即可開始吃副食品。
3、4個月以前的寶寶比較容易胃食道逆流、比較容易溢奶,這是因為胃的括約肌仍不成熟所致;4個月以後的寶寶胃的括約肌較成熟,比較不會再那麼常溢奶。
有些食物會「原封不動」留在寶寶的排泄物裡,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道還沒發展成熟,無法將食物完全消化。可能是因為寶寶咀嚼不夠或吃太多所致,寶寶的腸胃道還來不及消化,就將食物排出來了。建議爸媽將食物切得更細,不用因此而少給他吃這種食物,也不用太擔心。通常會在便便中出現的食物,大多都是纖維質高的食物,例如:蔬果等。李敏醫師解釋,食物的纖維質不易消化吸收,會形成糞便,所以一般才建議便祕的人要多吃纖維質高的蔬果,有助於排便。
蔬果吃得多,大便也會多。至於肉的蛋白質雖然在體內需要消化較久,但是比較好吸收,通常不會在排泄物中看到沒消化的肉。
腸絞痛好發於1~3個月內的寶寶,發生原因目前仍不明。發生時間大約在傍晚,寶寶會大哭,通常3個月以後就不會再有腸絞痛。至於舒緩腸絞痛的方法,許多人口耳相傳聽沉穩的白噪音,例如:吹風機等,不一定每個寶寶都有用,但試試看也無妨。但是要注意,不是每個寶寶哭鬧都是因為腸絞痛,腸絞痛要符合三個症狀:每天持續哭3小時以上、每週至少3次、維持3週以上。要排除其他病因,例如: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等(可能喝奶後就腹瀉),剩下的找不到原因、又符合年紀與症狀等特徵,才會推估為腸絞痛。
延伸閱讀:寶寶常便秘、脹氣、腸絞痛? 6個按摩手法 舒緩腸胃問題
腸套疊最常見的種類為大腸套住小腸。好發年齡為3個月~3歲前(80%發生於2歲前)。症狀為間歇性腹痛,每隔大約10~20分鐘寶寶就會哭一次,確診方式為照腹部超音波及X光。如果確診為腸套疊,醫師會先替寶寶使用水或空氣或鋇劑來灌腸。李敏醫師表示,水、空氣、鋇劑各有優缺點,鋇劑的刺激性較大且需曝露輻射,但是透過X光看得比較清楚;空氣的刺激較小,不過較容易腹脹氣;水在超音波引導下則是既看得到、刺激又小,他個人覺得在腹部超音波引導下用水來灌腸比較合適。如果灌腸仍無法改善腸套疊的問題,則建議盡早動手術。因為時間久了、被套住的地方血液循環不良,腸子容易壞死。腸套疊的後期還會有血便的症狀(糞便送檢也會驗出潛血的反應;如果是吃到天然色素所造成的紅色糞便,不會驗出潛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