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懷孕期間服用藥物的風險問題

每年大約有3~5%的新生兒出生時有缺陷,而其中直接與母親服用藥物有關的比例其實很低。
懷孕期間服用藥物的風險問題

疑慮中,但仍持續服用藥物

很多婦女在懷孕之前就已經罹患有內科或者精神疾病而服藥,有些藥物貿然停藥會讓病情惡化如癲癇、高血壓與憂鬱症等,所以即使醫師對於懷孕期間服用藥物有疑慮,但因為常常沒有替代的方式,所以醫師與懷孕中的媽媽,常會在疑慮中仍持續服用藥物,最多醫師再囑咐準媽媽定期產檢,以期將出生缺陷的風險降到最低。

 

2/3的懷孕婦女服用藥物

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估計在懷孕期間有將近2/3的婦女有服用一種以上的藥物,當然這裡的藥物指的是醫師開立的處方用藥、成藥或者是中草藥而不是毒品,有50%的婦女服用三種以上的藥物,其中有將近7成的婦女都是在懷孕期的前3個月服用藥物,而懷孕期的前3個月又是胎兒神經系統發展的重要階段。

任何藥物都不敢保證對於懷孕期間的胎兒不會有任何的危險,但醫界對於妊娠相關的藥劑學卻一直處於矇懂的階段,不是因為沒有人做系統研究,而是因為藥物相關的安全性研究都要排除孕婦,所以這方面的知識多藉由零星的研究或個案報告。大約僅有10%左右的藥物有足夠的研究證據,可支持在懷孕期間服藥的安全性,美國食物暨藥品管制單位(FDA)都會要求藥廠在仿單上註明藥物對懷孕中的胎兒的危險告知(一般分成五級A、B、C、D、X),但這些分級常會被誤會與誤用,如誤以為C級的藥物比A級藥物對胎兒有危險,但其實C級的定義是指藥物在動物實驗中有影響,但在人體懷孕安全性的研究報告很少,而A級指的則只是此藥物已經有適當且完整的研究報告,沒有發現明顯的危險而已,但並非指C級的藥物就是比A級危險,也不是D級的藥物就不應該使用在孕婦身上,臨床醫師若認為使用的好處仍多於可能的風險,該藥物仍能使用於孕婦身上,所以此分類系統未來可能被淘汰。

 

除非有必要,盡量不要服藥

醫師開立藥物除需要權衡對於子宮內胎兒可能的影響外,也要考慮對於母親原本的疾病是否可能惡化,例如母親罹患憂鬱症,但懷孕期間停藥可能讓憂鬱症復發,而母體的憂鬱症狀惡化,壓力賀爾蒙升高,加上可能失眠與影響食慾,反而讓胎兒出生後更容易有情緒問題與發展遲緩。很多懷孕的婦女因為擔心西藥可能對胎兒有影響,所以自己去買標榜天然中草藥的成分的成藥,但因為多半的中草藥都沒有經過研究證明安全,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除非有必要,否則盡量不要服藥,但若身體已經相當不舒服,也不應該拖延治療,應該盡量到醫院或診所就診,請務必提醒醫師你已經懷孕幾週,由醫師去幫你斟酌藥物的安全性,即使他不是最懂,但還是會比你多知道一點。

 

葉酸保護懷孕中胎兒的神經系統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的維生素,在人體中參與紅血球的生成,能協助胎兒神經管正確地發展成大腦與脊柱,食物中最佳的葉酸來源是穀類製品如大麥與小麥胚芽,其他如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與花椰菜、柑橘類水果。補充葉酸的時機多在懷孕的前三個月,因為是大腦神經系統發展的重要階段,有文獻表示在準備懷孕前服用一年的葉酸有助於降低50%早產的風險;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懷孕前每天服用葉酸400微克(mcg)至少一個月,懷孕初期的前三個月每日400微克,懷孕第4~9個月每日600微克,哺乳期間每日500微克。

 

最後建議,若婦女已經長期在服用某些藥物,除非你的懷孕是預期之外的,否則盡量在懷孕前先與你的醫師討論目前藥物可能的影響,請不要自行停止服用藥物。另外男性配偶若有服用藥物,一般不會直接影胎兒的器官或神經系統發展,但可能導致精子異常或者造成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