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專家專欄

肥胖隱藏感覺統合失調警訊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顯示,將近71%的兒童每週在學校以外的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有將近50%不足1個小時,加上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更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9%,兒童的運動習慣不佳可能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因之一。

肥胖隱藏感覺統合失調警訊

孩子不愛運動嗎?其實是缺乏運動習慣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顯示,將近71%的兒童每週在學校以外的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有將近50%不足1個小時,加上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更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9%,兒童的運動習慣不佳可能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因之一。

 

究竟是孩子不喜歡運動?又或者是3C產品的吸引力勝過於運動呢?還是家長沒空陪孩子運動?過去幾個月以來,帶領了幾個兒童運動團體,一開始孩子們確實不喜歡運動,然而經過幾次的運動遊戲後,發現孩子們主動參與的意願提高許多,甚至會在團體課程的前一天提醒家長記得隔天要參加運動團體,原本不喜歡爬樓梯的孩子開始為了提早抵達運動場地而加快腳步;原本做暖身操漫不經心的孩子也為了在運動中求好表現而更加認真暖身;原本跑步跟不上隊伍的孩子漸漸的跑到了隊伍的前頭;孩子們打棒球、踢足球、丟接球的表現也都進步許多。種種跡象都可以看出,孩子們不是不喜歡運動,而是「缺乏運動習慣」,只要讓他們養成運動習慣,勢必可以樂在其中。

 

不愛運動vs.肥胖,根本是惡性循環

肥胖雖不全然對動作發展會產生影響,但就過往的臨床經驗,部份肥胖的孩子確實會伴隨著動作上的問題。而肥胖對動作發展造成的影響可能導因於以下的惡性循環:因肥胖造成負荷較大,稍微一動就喘噓噓且揮汗如雨,這些不舒服的感覺讓孩子討厭運動,甚至逃避大肢體動作的相關活動,也可能因此造成同儕間互動的問題。接著,不愛運動可能讓肥胖的情況日益嚴重,心肺功能與肌肉力量(尤其是手部與腿部)也因此而下降,在這惡性循環下,孩子的動作與感覺統合發展自然落後。

 

運動結合遊戲,讓孩子愛上運動!

孩子的運動習慣,需要靠家長一起來養成。許多家長認為,只要將孩子帶到操場請他們跟著一起跑個幾圈就可以了,然而事情並非那麼簡單,畢竟他們還是孩子,孩子最需要的莫過於如同遊戲所帶來的樂趣感,甚至可以為了樂趣而產生主動參與的動機,因此如能將運動與遊戲結合,或許可以提升孩子從事運動意願,並逐步養成運動習慣。家長在這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陪伴與互動」,例如打籃球,多人一起玩鬥牛遠比一個人拿著籃球投籃有趣許多,也不容易感到疲累。

 

在此分享幾個運動遊戲讓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玩,在玩樂中養成運動好習慣:

 

1.飛盤躲避球

建議使用泡棉材質飛盤。當孩子還不太會丟飛盤時,家長可在外圍,孩子在中間,家長丟飛盤,孩子嘗試閃躲或接住;待孩子會丟飛盤後,角色則可以互換。

 

2.保齡球

建議使用躲避球大小的球。準備10個750㏄的寶特瓶,並在瓶內裝約100㏄的水(可調整水量提升或降低擊倒難度),在球瓶前方約5公尺(小朋友手張開大約1公尺;家長可依孩子可順利擊倒球瓶的距離調整)處畫一條停止線。如果用手滾球,則孩子須助跑後在停止線前急停並將球滾出;如果用腳踢球,則將球放在停止線上,請孩子助跑後踢球。

 

3.紙球攻防戰

準備20〜30顆報紙球(約大人拳頭大小),放在場地中央,孩子在一邊(請於距離中央5公尺處畫一條線),家長則在另一邊(家長可以扮演成怪獸)。孩子可以往中央奔跑撿球,並回到線後方,此時可以開始攻擊對面的家長,家長則可以利用孩子丟過來的球反擊,因此孩子在撿球的過程中,也要躲開家長的攻擊(過程中,家長不一定要真的擊中孩子,反擊僅是增加遊戲的刺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