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教養不走調 爸媽必學5方法

(2020-09-21更新)台南有位小二學生因為成績退步,被補習班老師用愛的小手打到嚴重瘀青,家長前往補習班了解情況時,還被補習班反指「是家長說可以打」。究竟面對孩子犯錯時,有哪些方式可以教導孩子,讓孩子從此改掉壞習慣呢?
教養不走調 爸媽必學5方法

 
面對孩子你是選用愛的教育還是鐵的紀律呢?究竟哪種方式才能正確教養孩子呢? 

愛的教育Yes or No?

近年來,各界不斷推崇愛的教育,因為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通常都較樂觀、積極,也較有自信,但愛的教育並不是指孩子可以對父母予取予求、耍任性,且犯錯也應該被原諒,不少父母因為誤解愛的教育,因此犯下教養錯誤,像是過度寵溺、讓孩子索取無盡的愛等,事實上,愛的教育應該是建立在以下3種基礎上:

1照顧與關懷

父母以對孩子的了解為基礎,給予孩子穩定的照顧和溫暖的關懷。

2了解和接納

父母應該要了解、接納孩子的天生氣質,並且採取相對應的方式教養,而非將自我期望強加於孩子身上。

3規範和引導

由於父母比孩子成熟、有遠見,因此應扮演良師的角色,給予孩子該有的規範和指引。

延伸閱讀:搞懂「講不聽」的孩子:4種原因3個階段3項原則

鐵的紀律Do or Don’t?

不少人誤會鐵的紀律就是斯巴達式教育或是打罵教育,但事實上,鐵的紀律是指在愛的基礎上,父母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愛與合理的管教,它包含以下兩種要素:

1嚴格而不嚴苛

嚴格而不嚴苛指的是對於合理的規範,絕對徹底執行,但不會過度、不合理,或是包含負面評價式的要求。

2堅定而不模糊

堅定而不模糊指的是父母在給予孩子規範時採取堅定的態度,而不會模糊或矛盾,也不會不斷破壞自己訂下的規則,使孩子無從適從。
 

5方式 正確教養孩子

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究竟該用什麼方式呢?事實上,愛的教育與鐵的紀律各有其優缺點,若是能將兩者合併,也就是在愛的教育中加入合理的管教,幫孩子從小就建立合理規範,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友一個方向可以遵循。

1建立生活常規

爸媽應趁孩子2~5歲時建立起生活常規,因為這時期的孩子已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若能趁此時訓練,效果通常不錯,但該常規不容許被輕易破壞,爸媽也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而代替他完成,例如:吃飯前先洗手,飯菜在1小時內吃完、自己收玩具等,否則等到孩子大了突然要孩子自己做,不僅時機嫌晚,更會造成教養困難。

2學會承擔後果

若孩子做錯事時,應該要讓其承擔後果,例如:當孩子把弟弟妹妹的玩具玩壞了,這時父母除了斥責孩子與要求孩子道歉外,應該想想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彌補,例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思考,並適時的給予建議,像是分享自己最喜愛的玩具給弟弟妹妹玩,讓孩子不僅真正明白自己做錯事,並且學會付出代價,更學會分享。

延伸閱讀:體罰孩子最有效?父母該掌握的「愛的教養」5原則

3適當剝奪權力

當孩子犯錯,除了告訴他正確的做法,亦可適當的剝奪權力,例如:孩子玩具沒有收乾淨等,可以禁止孩子玩某項心愛的玩具一個星期,讓孩子感受到原來做錯事必須付出代價,下次不會再犯。要注意的是,剝奪權力時不能影響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包括上廁所、吃飯等,父母需以希望讓孩子學會負責任的前提下,剝奪相對等的權力。

4堅守原則

爸媽在施行愛的教育之前,應與另一半做好溝通,決定好管教方式,拿出相同標準對待孩子,不可以一方態度猶疑不定,另一方嚴厲,如此孩子便會知道哪一方可以耍賴,進而向那一方求救而躲避該負的責任。


5良性溝通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注意溝通的重要性,即使孩子年紀還小,無形中還是能吸收父母所要傳達的意思,而當父母對著孩子講話時,亦需注意說話的態度,包括視線、聲音、表情等,不可過度情緒化或不尊重,如此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