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培養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點+避免3錯誤

「孩子喜歡嘲笑他人」、「想要東西就要立刻得到」諸如此類的狀況,相信是許多家長的煩惱,究竟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家長該如何協助孩子培養同理心?
培養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點+避免3錯誤

 

王意中心治療所所長王意中表示,同理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立場設身處地的體會對方的感受。對於同理心的養成,首先必須具備察言觀色的能力,才能接收到對方的情緒,進一步理解其情緒或想法。

常見到家長在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過程中,往往只是一味告誡孩子要站在他人立場著想,然而,所謂「站在他人立場」一詞,對於小小孩卻是相當抽象的概念。如果父母能夠協助孩子,學習觀察他人的表情和動作,例如:東張西望、跺腳等行為可能是焦慮或緊張的表現,藉由引導孩子標示各種情緒及感覺,自然而然,孩子也能學會同理他人的感受。

要孩子同理,先幫助他標示情緒

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現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哭泣時,給予安慰、拍拍對方,王意中心理師指出,對於年幼孩子來說,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但因感受到對方的情緒起伏,而出現主動關心或安撫的行為,這就是同理心的展現。一般來說,大約2~3歲大的小朋友會開始慢慢出現同理心,在此階段建議家長試著幫孩子標示感覺,像是當孩子因為找不到父母而哭泣,可以對孩子說:「你因為沒看到媽媽覺得『害怕』,所以才哭哭,對嗎?」協助孩子標示害怕的感覺,從生活經驗中與孩子分享各種的感覺及情緒,才能有助於培養孩子同理他人的感受。

其實每個孩子因天生氣質的差異,所表現出同理心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家長應該尊重與瞭解孩子的氣質差異,因應孩子個別需求,給予最適當的協助。基本上,先天氣質可分為九大氣質面向,以下說明與同理心具有的關聯性:

‧注意力:專注力集中的孩子,比較能仔細觀察他人的情緒行為。

‧情緒本質:正面情緒本質,意指孩子本身穩定,容易感受他人的情緒;反之則先天情緒本質較負面,難以去關注他人情緒。

‧反應閾:指孩子受外界刺激時的反應表現,例如:自閉症的孩子反應閾高,必須有較大的刺激才會產生反應,因此,往往無法察覺旁人的情緒或行為表現。

‧規律性:生活規律較高的孩子,有助於情緒穩定。

‧反應強度:有些孩子不擅長表達情感,反應強度低,情緒及需求較不易被察覺。

‧趨避性:指孩子對新的人、事、物或情境所採取的態度,如果孩子充滿好奇心,喜歡與人相處互動,有助於孩子練習察言觀色的能力,進而培養同理心;趨避性較差的孩子,人際關係疏離冷漠,相對而言,較難體會他人感受。

‧適應性:孩子適應新事物的能力,適應能力的好壞同樣會影響孩子與人的互動關係。

先天氣質確實影響孩子同理心的表現程度,如果孩子本身情緒穩定,擁有良好專注力、趨避性、適應能力等,也就能較具有察言觀色的能力,同理心發展也能較早成熟。

不過,雖說先天氣質影響同理心的表現,但後天家庭教育亦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王意中心理師強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有被理解的經驗,有助於日後同理心的發展。舉例而言,當孩子因為吃不到冰淇淋而哭鬧,最常見到父母的反應是「下次再買給你吃」或「吃冰對身體不好」等,以訴諸道理的方式安撫孩子,卻忽略孩子當下的感受。倘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立場,像是「我知道你吃不到冰淇淋很難過,但我們明天再去買,好嗎?」試著替孩子表達內心的感受,讓孩子有被理解的感覺,無形中也是向孩子示範同理心的做法。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縮影」,透過家長的示範與鼓勵,最能促進孩子練習覺察及同理他人,但家長協助孩子敘述情緒時,總是誤解孩子的感受,很可能引起孩子的不滿,反而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表現。

延伸閱讀:小孩愛亂打人?先分辨3種原因,再採取5種不同處理方式

培養同理心4要點

一般而言,越有同理心的孩子,越懂得幫助他人。除此,同理心的養成亦能使孩子具備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人際關係,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1. 多與孩子討論情緒與感覺

當孩子看到父母抱年幼弟弟或妹妹,出現忌妒的情緒和行為,此時若父母沒有適當處理及安撫,總是解讀為孩子在生氣,可能會造成孩子無法區分忌妒與生氣的差異,導致日後孩子在感受他人情緒時,出現錯用的狀況。

建議父母可從生活中多與孩子討論、溝通,幫助孩子標示情緒與感覺,同理心的表現過程必須先具備察言觀色的能力,接著解讀對方情緒,最後才能產生同理的行為表現,因此,如果父母經常和孩子溝通、表達情緒,自然而然,孩子也會懂得辨識各種感覺,進而理解他人的情緒行為。

2. 父母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道理說得再多,都不如父母親身示範來得有效。現今許多父母都成為「低頭族」,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忽略親子間的親密互動時間,當孩子需要父母關心卻受到忽略,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情緒上的起伏與不安。當孩子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時,又怎麼能將心比心的同理他人。

3. 從遊戲中互動,學習同理他人

有些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烈,建議家長不妨透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王意中心理師解釋,角色扮演遊戲確實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例如:孩子與玩偶進行角色扮演的想像遊戲,藉由不同角色之間的彼此對話,使孩子有機會轉換不同角色,並練習以他人的立場表達感受

除了想像遊戲,父母也可以運用繪本幫助孩子標示感覺,建議可選擇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內容,例如:描述離家的焦慮或與父母分離的感覺等,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協助孩子標示各種感覺,亦能培養同理心。

4. 多讓孩子接觸人群

家長應多讓孩子與人群接觸互動,從生活中累積同理的經驗,像是平時帶孩子到公園玩樂,當孩子觀察到其他小朋友因玩不到遊樂設施而難過時,父母便可以幫孩子描述感覺,例如:「我想那位小朋友玩不到遊樂設施一定覺得很難過」,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引導孩子同理他人的情緒,如此一來,當孩子日後遇到類似狀況,就能運用過往的經驗,進而展現同理行為。然而,父母應該從小就協助孩子描述感覺,畢竟若沒有及早建立彼此分享感覺的習慣,等到孩子越來越大,更難以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訓練同理心,3種錯誤做法

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最初是經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藉由不斷的刺激與學習而形成,故家庭教育深深影響孩子的品格發展。父母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犯下哪些錯誤?

1. 以獎賞做為誘因

王意中心理師強調,如果家長經常以物質獎賞做為誘因,例如:零食、玩具等,容易造成孩子短視近利,只願意做能獲得利益的事情,長久而言,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

其實獎賞並非都是物質滿足,也可以給予肯定、讚美或鼓勵的話語,對孩子而言,行為受到肯定,有助於強化該行為重複發生。家長給予獎勵必須有階段性,一開始可先給予物質獎賞,每次慢慢減少物質獎賞,並改以讚美、肯定的方式,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能獲得參與感與內心滿足,如此才能真正發自內心的同理他人。

2. 父母教養態度不一致

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學習場所,父母便是孩子學習仿效的對象,不論是行為舉止、情感、習慣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倘若父母的教養態度不一致,容易造成孩子無所適從,因而無法遵循生活規範及界線,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情緒行為也較不穩定。

3. 以強迫或威嚴方式管教

父母以威嚴或強迫的方式管教孩子,往往是做了最不好的示範,例如:當孩子哭鬧時,以嚴厲態度斥責小孩,其實就是示範漠視他人的感受。王意中心理師進一步解釋,家長經常以威嚴方式管教孩子,久而久之,小孩也會複製父母的行為,以威嚇方式處理人事物。基本上,倘若父母缺乏同理心,孩子也較難具備同理心,因自身缺乏被理解的經驗,不懂得體會他人的感受。

同理心VS.同情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搞不清楚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差異,究竟兩者有何不同呢?「同理心」是指能站在對方立場思考,例如:看到其他小朋友找不到父母而焦慮不安時,同樣能感同身受其不安與慌張的情緒,如同自己是當事人;「同情心」則是以旁觀者立場,雖然看到他人的焦慮不安,但只有憐憫的態度,也就是通常是給予物質需求的滿足,而非心靈上的安慰或陪伴。

延伸閱讀:我要我的OOO!不只小被被,小孩各種有趣的睡前安撫物

同理心

教養狀況題,練習將心比心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逐漸開始產生自己的想法、意見、情緒……當孩子言行舉止出現狀況時,家長該如何妥善處理呢?下列針對常見三種教養狀況,為父母分別說明。

狀況1:當孩子搶別人玩具或霸占遊樂設施

父母當下可以直接問孩子「你在做什麼?」,以冷淡語氣讓孩子知道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自我察覺該行為是不被接受,同時也在示範家長的情緒,並且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像是「你是不是等得很急,想趕快玩遊戲,所以才搶別人玩具或霸占遊樂設施?」藉由說出孩子心裡的感受,也能舒緩緊張情緒。

不過,理解不代表認同孩子的做法,最後應該告訴孩子處理事情方法,例如:「如果想玩遊戲,應該好好排隊」或「與其他小朋友討論,能不能先讓我玩」等,提供孩子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狀況2:孩子經常嘲笑他人

遇到小朋友嘲笑他人的時候,父母可以問孩子「你為什麼要講這句話?」,有些孩子可能不敢說,有些孩子會說「很好笑」,此時可以反問孩子「好笑在哪裡?」,讓孩子覺察該言語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並認知到使用的詞語、字眼不恰當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要反思孩子不嘲笑他人,孩子應該做出什麼表現?是不是平時沒有教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亦或是父母也經常嘲笑別人。如果父母能自我省思,吸取失敗經驗並改善,相信也能培養出懂得體諒他人的孩子。

狀況3:孩子不順心就發脾氣?

孩子總是「想要的東西就要立刻得到」,當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出現,若父母總是順著孩子的心意,可能造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凡事只想到自己,無法顧慮到他人的立場。面對此狀況,建議家長可以延宕孩子的滿足感,像是當孩子急著要玩玩具,可以跟孩子說:「如果現在玩玩具只能玩5分鐘,但若能晚點再玩或把事情做完再玩,就可以玩30分鐘」,藉由延宕滿足來使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需求。對於小孩來說,學會等待或良好表現可以帶來正向的結果,便能強化該行為重複發生,同時也能改善情緒控制的問題。

延伸閱讀:2歲就能玩!5個趣味親子桌遊,讓寶貝玩出好腦力、高EQ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
模特兒/漂亮媽咪怡甄、可愛弟弟有翔
攝影/檸檬巷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