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貝的年紀越來越大,個性特質也會越來越明顯,因而有些家長注意到孩子與同儕相處不太順利,原因並非不願意分享、不懂得合作,而是因為基於太「好勝」,故選擇遠離同儕。
性格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舉凡父母的教育方式、環境影響等,或多或少都會左右孩子的個性,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說:「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就會勇於嘗試。」由此可見,家長在孩子的個性形成演化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孩子為何好勝心如此之強?徐泰國心理師提出幾個可能的因子供參考。
我們都知道讚美的言語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適當的讚美也有助於親子關係,但若父母事事都讚美、不分青紅皂白,則可能適得其反。例如:父母可以在孩子完成一項成就時給予具體讚美,而不是一直無謂的告訴他「你好棒、好聰明,你是最厲害的!」,如此一來,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過高,在遇到挫折時,便無法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這個結果。
若您的孩子為獨生子女,更要在教養上謹慎,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獨生子女的受挫力更低,這是由於父母處處忍讓、妥協的結果。當孩子與同儕一起進行遊戲時,同儕並不會給予相同程度的「禮遇」,因此,讓孩子感受挫折,使其選擇與年齡較大的團體互動。
另外,一般家庭中父母對「男女生」的教養態度也有差異,例如:希望女生能安於室、文靜、內向就好,但對男孩子卻會鼓勵他們競賽、期待他們嘗試,因而造就更多小男生好強、不服輸的心態。
許多家長都會用「比賽」的方式來「鼓勵」孩子,例如:和爸爸比賽誰吃飯較快、與兄弟姊妹比誰穿衣服快等,贏的那方經常得到鼓勵與獎賞,因而使孩子對輸贏意義的理解太過簡化,任何事情都覺得「無論如何贏了就是比較棒」、「輸了表示我做不好」。另一方面輸贏所帶來的內心感受,也是讓孩子執著自己表現的原因之一,像是孩子渴望贏得競賽後獲得他人的讚賞及重視,且不懂得處理輸掉競賽的失落感,覺得自己是輸家、能力差、很丟臉,因此,家長應該替孩子建立正確的輸贏觀念,讓孩子知道「輸贏」所代表的意義並非他們所認知的如此極端。
3歲前的幼兒由於身體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動作協調能力也還在發展,當孩子想練習自己吃飯,卻吃得亂七八糟而遭受父母責罵,一方面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心理也倍感壓力,於是出現負面情緒。徐泰國心理師指出,明白自己能力在哪裡的孩子,擁有較佳的受挫力,例如:知道自己投球不可能像其他大哥哥般投得那麼高、遠,即使投球的拋物線不如預期,亦不會感到挫敗,但若不清楚自己能力的孩子,就會因為表現不如其他年紀較長的大哥哥們而覺得灰心。
挫折帶給每個人的心情感受不太一樣,包括有些人在挫折的當下,選擇放棄或逃避;有些人在挫折後,會突然平靜而沒有感覺;有些人會痛哭、大聲咆哮;有些人會垂頭喪氣、不發一語;有些人的挫折回復力比較快,選擇繼續面對挑戰。
當孩子受到挫折,即他們的需要不能被滿足時,可能會出現焦慮、憤怒等情緒,甚至伴隨行為或言語的攻擊,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父母都會立刻出面安撫或協助處理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但其實爸媽可以試著不要太快介入孩子受挫折的狀況,讓他們感受一下失敗的滋味。
另外,也常見家長安撫時,脫口而出與孩子背道而馳的觀點,例如:家長可能會說「不過是積木倒了,又不會怎麼樣,幹嘛這麼愛哭」或「玩具壞掉了,就別去玩、不要理它就好」,如此以大人的觀點來反映孩子的挫折,雖然本意是希望將他們拉出失敗的情境,但卻牴觸孩子的反應與意願,徐泰國心理師釐清:「受挫時出現的行為反應,對小朋友來說只是第一時間的直接情緒反應,很多小朋友其實是願意繼續嘗試。」因此,學習尊重孩子的挫折是父母應該學習的課題之一。
當失敗事件發生時,家長可能會依照不同事件而祭出不同的處理方式。然而,與其著墨於「使孩子失敗的事情是否太困難?」不如花些時間同理孩子的感受,如前文中提到,爸媽護子心切,在看到孩子受挫時,可能會以不適當的言語做為安慰的手段。舉例而言,孩子在公園和其他小朋友玩猜拳,贏的人可以先玩盪鞦韆,結果孩子猜輸,父母卻告訴他們:「沒關係,盪鞦韆又不好玩,以後我們都不要玩就好了!」如此一來,孩子不但沒有機會感受自己的情緒,而且當下次發生類似的事件,他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徐泰國心理師認為,讓孩子理解父母是明白自己的情緒很難過且為何而難過,當情緒被支持,會更有助於他們安然度過每次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