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姐有一次受邀主持講座,主題談節稅,主辦單位是建設公司,來了不少比我年長一輪的大哥大姐。想節稅,應該都屬於VIP高資產客戶,他們在演講結束後的QA時間,主要詢問可否將房地產轉給子女,或是買房給子女,利用贈與方式移轉資產節稅,我聽到這些問題有些感嘆,就連主講的會計師在會後跟我聊天時也搖了頭。
會計師說,曾經碰過父母把房子過給子女,或是抵押現金出來借給子女,最後遭子女棄養,落得身無分文,要和子女對薄公堂。上一輩的人總是替子女設想,子女坐享其成,只能恨自投錯胎,沒有這樣的富爸爸富媽媽。這可能是很多人的怨嘆,趙姐也沒有富爸爸富媽媽,是和老公一起打拼買下現在住的自有房。但我真的有朋友很幸運,父母把新房都準備好,不用努力,就能擁有台北市1棟逾千萬價值的黃金屋。
的確,中國人一向有子承父業的觀念,家族事業及資產世代相傳,錢不留給子女要留給誰。要子女結婚成家,養育下一代,見工作辛苦,即便退休之後,仍幫子女帶孫子,有些可能也因單親家庭之故,隔代教養,只見在學校門口看到越來越多的阿公阿嬤在等小孩。
總覺得臺灣的老人活的很不快樂,臨老不能安閒,子女買房子沒錢,來跟爸媽求救;孩子生了沒人帶,保母費太貴,也要爸媽幫忙。老人家把自己累出一身病,到頭來沒有人感謝,甚至沒人探望,歐巴桑聚在一起,不是罵家裡老頭子,就是罵兒子媳婦,抱怨子女兒媳不孝,哀怨自己命不好。
一樣的情況,搬到了歐美國家,趙姐碰到一位外國年輕朋友,歐洲人,家境很好,爸爸媽媽都是三師,有房有車,但父母叫他自己賺大學學費,於是拎著包袱,一個人跑到國外打工賺錢,學中文,父母完全沒管過他。大學畢業後,又跑到美國工作,不到30歲,決定結婚,現和老婆住在紐約租房子。我問他,你的爸媽在做什麼?爸媽的房子以後留給你嗎?這位年輕人回答我,爸媽退休後去雲遊四海了,他們覺得小孩要早點獨立自主。也因為到中國和臺灣打工讀書,住過幾年,苦學中文,多了語言優勢,很順利找到工作。
要不要結婚、生小孩,父母也讓他自己決定。至於父母的房子,他們賺的錢是他們的,10幾歲開始都是靠自己養活自己,如果有想過買房子的念頭,也想靠自己的能力,從沒有想過靠爸媽。趙姐不認識這位年輕朋友的父母,早早把小孩趕出門,自立門戶,不用替女子煩心,更不用帶孫子,兩個老人身上有一點錢,時常安排國外旅遊,很想問他們這麼做快不快樂?
我不知道講的這些故事是不是在說你?或你的父母公婆?也很多老人身體硬朗,帶孫子帶的甘之如飴,當作含飴弄孫,過得很快樂。但未來我們面對自己小孩長大,用外國人的金錢觀來告訴孩子,我們買的房子、賺的錢,要先留給自己退休用,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整碗給子女捧去,不論當哪裡的老人都會比較快樂。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