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營養&食譜

孕媽咪吃加工食品的飲食風險

近幾年來食安風暴接連不斷,連以往大眾熟知的食品大廠也被踢爆過量添加有毒物質,喚醒了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然而,市面上的食品百百種,哪些是健康的食物?哪些是有害的加工食品?孕媽咪到底該如何選擇與搭配,才能夠吃得健康又安心?
孕媽咪吃加工食品的飲食風險

對於食物與食品,民眾多半了解得不深,仔細想想我們的飲食模式,餐桌上出現罐頭、醃漬物或其他加工食品並非特別的事,久而久之,這些快速、美味又方便的食品對於忙碌的上班族家庭來說,便在日常生活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近年來在政府不斷宣導食品安全的觀念下,加上不時出現黑心食品的報導,使大家開始重視自己吃下肚的東西。本文邀請到專業營養師全面解析,平常我們常吃的食品有哪些對人體造成危機?

 

Why?加工食品不能吃?

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丁巧稜表示,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定義,任何農、畜、水產品經過烹調、冷凍、脫水、研磨與罐頭包裝等加工程序後誕生的食品,皆為加工食品。食品加工業的誕生起初是為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避免食物快速腐化,透過物理、化學或微生物學的處理方式,改變食物型態,以增加營養、安全性與經濟價值,又或者製造出不同性質的食品,也因此加工食品並沒有大眾想像這麼糟糕,例如:麥子經過加工、研磨後成為麵粉;生乳殺菌後變成鮮奶。此外,透過高科技方式可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最常見是將食物製成罐頭食品、低溫食品、乾燥食品、鹽漬食品、糖漬食品、發酵食品或添加食品添加物等。上述食品加工法在適當與合理、安全的處理方式下,其實並無大礙,但隨著大環境的變化、黑心商人為謀利不擇手段,罔顧消費者的健康權益,加上民眾貪圖方便、美味而長期食用,林林總總加起來,民眾的健康便成了犧牲品。

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重組肉新聞,也是加工食品的經典案例,丁巧稜營養師解釋,只要不是原形肉,經過調整、塑形、絞碎、組合、黏接、調味等加工過程,都算是重組肉。重組肉的製造原理主要是利用食鹽及磷酸鹽,使肉片黏結,加上「黏著劑」使肉片結合進行「冷定型」,最後利用酵素作用,強化肉片的結合性。除了基本添加的食鹽與磷酸鹽,還有其他選擇性添加物,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及危害心血管。

此外,市面上許多產品具有反式脂肪的成分,動物性油脂在精緻去味過程或反覆煎炸後,以及植物油在加工氫化後會產生反式脂肪,氫化植物油相較於天然油脂,更能增添食品的酥脆口感、較不易氧化敗壞,並可重覆油炸、成本較低廉,因此,廣泛用於油炸食品與烘焙食品。經常攝取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會大幅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促進血管硬化,增加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當孕婦攝取過多的反式脂肪,除了對體內胎兒的健康有害之外,還可能生出體型較大的嬰兒,對孕婦生產來說是一大危險;孕婦及哺育母乳的媽咪若攝取反式脂肪,或持續讓嬰幼兒食用含大量反式脂肪的零食,對腦神經的形成造成很大障礙,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