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和其他科別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小兒科是屬於三方面的醫療,除了醫生和病人之外,家屬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份。在中醫裡面,兒科被分類為「啞科」,因為小寶寶還不會說話,所以關於症狀的描述都要靠家屬提供,有時候不同的家屬還會講的不太一樣。等孩子長大,慢慢學會描述,但是也常常不知道可不可以盡信,例如問小孩「肚子會不會痛?」雖然回答「痛」,但表情看起來一點也不痛,可能只是學會覆述大人說的最後一個字而已。
就算到了青少年的階段,還是很有問題!有些青少年很害羞,問一句才答一句,甚至只會搖頭或點頭,問診起來很吃力。另一種情況則是家長講一句,小孩馬上反駁一句。不知道是因為叛逆還是逞強,孩子通常會對症狀輕描淡寫,不像爸爸媽媽說的那麼嚴重。醫生要如何判斷哪些才是正確的資訊呢?這真的要靠經驗的累積,還有做詳細的身體檢查來對照症狀的描述。
醫生診察完畢之後,又該由誰來決定兒童應接受什麼樣的治療呢?有一次在門診遇到輕微腹瀉的小孩,媽媽堅持要我開跟另一位醫師在前幾天開給這個小孩的弟弟一樣的藥。這種情形在門診其實很常遇到,如果剛好雷同就可以答應,但如果症狀差很多,就不能照家屬的意思了。因為這次兩個人的病情嚴重程度差很多,哥哥其實不必吃這麼重的藥,而且吃了可能造成腹脹不舒服,甚至曾有腸子脹到破掉的案例。
這時候如果你是醫生,你會怎麼做呢?要堅持自己的做法,還是順著媽媽的意思?後來我選擇站在小孩的立場,畢竟做決定的是家長,但接受治療的是小孩。冒著可能被媽媽向診所或健保投訴的風險,寧可不收這次看診的費用,也不要照媽媽的意思開藥。還好這位媽媽後來沒有繼續堅持,才化解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