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若有出血情形,媽咪總是心驚膽跳,深怕因此流產,甚至影響孕期的心情。事實上,懷孕初期多少會出血,建議第一次可以請婦產科醫師評估,並且多休息,但懷孕後期出血就要小心,只要發生任何狀況,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是最安全保險。曾有孕媽咪被確定有植入性胎盤,本來安排到高雄某醫學中心做血管栓塞,避免一再出血,卻在一次騎機車時肚子痛,急診發現子宮已破裂,緊急拿掉子宮,出血才停止,雖然胎兒不保,但總算救回媽媽性命。
懷孕早期出血,最嚴重就是流產,後期則不同。懷孕後期出血問題一定要很小心,因為子宮越來越大,血流也越來越多,容易引起併發症,對媽咪身體造成危害。奇美醫院婦產科鍾明廷醫師表示,產前出血在孕期3個階段,其原因與症狀會有一些差異,以下分別說明。
懷孕早期(第1妊娠期,懷孕8~12週)
懷孕最早期胚胎著床時,是屬於一種侵入性著床,會造成內膜血管稍微破裂情形,而出現一點點咖啡色或微小出血,這是著床的徵兆,屬於正常現象,媽咪不需要太擔憂。
待胚胎著床後,因著床位置與著床狀況,可能出現早產現象,也會有出血症狀,這多半在第1妊娠期發生,通常懷孕20週前,稱之為「先兆性流產」。此時如果胎盤著床位置較低,靠近子宮頸,或子宮頸本身有些問題,會因為早期懷孕子宮充血較為厲害,而發生大量出血,量多會提高流產機會,甚至子宮頸已經打開或變短,流產的機會則更高。
因應對策
早期著床性出血如果量不多,建議觀察即可,但有些利用人工生殖懷孕的媽咪,早期必須給黃體素治療,直到懷孕10~11週再停止。若是先兆性流產,已經在出血或單純著床性出血,會依狀況採取幾個處置方式,包括多臥床休息、使用黃體素安胎及住院以限制孕婦走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