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個性各有不同,不能用同一套方式管教!孩子不能用騙的,說實話才能建立信任感。孩子唱反調時,意味著需要被關懷與注意!
現代父母生的少,我家有兩個孩子雖然已經算「剛剛好」,還是避免不了纏人又磨人的惡形惡狀。例如,大鼎會吵著要我幫他找玩具車,好不容易幫忙找到了,他卻玩不到兩分鐘又去玩別的玩具,一開始要我這麼辛苦的找,為的是什麼?小鼎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對我扮鬼臉,叫他來吃東西,要先扮個鬼臉才肯走過來,要他收玩具也要裝出怪表情,好像什麼事情都不情願,等我也板起臉孔後,他才願意好好配合。我忍不住心想:「兩位公子有事嗎?為什麼每天就愛鬧我?」
有一天,一位即將到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學到家裡坐坐,當我和同學正在聊天時,大鼎、小鼎一直很搶戲。大鼎先吵著要我幫他拿書架上的故事書,小鼎一會兒哭著說哥哥搶他的東西,兩人的聲音沒有停過。我實在忍不住,把兩人叫進房間,要他們安靜,再把兩人分開,不准吵鬧。小鼎一臉無辜地在房間拼圖,大鼎選擇在另一個房間畫畫。終於,就這麼安靜了半個小時,但半個小時過後,大鼎再出招,在我和同學面前開始大跳「姐姐」,還演起「舞棍阿公」,讓我們都覺得實在很好笑,我索性就讓孩子隨意發揮,跳個過癮。
其實,當孩子在要東西或擺出作怪表情,這些被視為搗亂的行為,可能都不是他真正的目的。孩子只是希望父母注意他、正眼看看他,多多陪伴他而已。像是大鼎表演跳舞,想逗大家笑,覺得自己也有參與到媽媽的同學會,而不是一直被晾在一旁。
有一次,也是在家中安排了朋友聚會,我忙著打掃、準備茶點,時間已經不夠用了,大鼎、小鼎又開始不安分地喊著「好無聊」。我要他們先收拾好房間玩具,收完後,他們又喊「好無聊」,我靈機一動,開口要他們也來幫忙。大鼎、小鼎一聽到可以幫忙就好興奮。我說:「你們來分小朋友的點心吧!」他們就開始七手八腳計算有幾個小朋友,準備好足夠的杯子、叉子,然後開始計算一人要有幾片餅乾、幾塊水果,分配到每一個盤子裡。兄弟倆有事情做了,就不會再來纏著我,也不再喊無聊,讓我能好好完成其他準備工作。
類似情況在很多現代家庭都可能會上演。一旦孩子有人陪或有事做之後,就不會這麼磨人了。相反地,當他們不知道能做什麼時,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大喊無聊,就可能會來找麻煩囉!
孩子往往也是很敏感的,知道自己得誰的寵愛,也知道誰比較容易妥協,於是會專門去纏比較寵他或容易妥協的人。大鼎、小鼎最愛吃阿嬤煮的飯,阿嬤都閃到腰了,大鼎、小鼎一要求,還是願意煮給金孫吃;外婆常帶大鼎、小鼎去公園玩,去賣場買多多,所以只要外婆一來,兩兄弟就會為了公園和多多這兩件事纏著外婆;小鼎常會對我耍賴,要我幫他穿襪子,喝水也要我幫他打開蓋子。有時怕他吵、怕麻煩,乾脆幫他穿好,幫他開水壺,但是太過保護的結果,讓小鼎很容易就纏著我不放,要我幫他做這做那,或提出無理的要求。
固然,這都是甜蜜的負荷,滿足被孩子需要的感覺,卻也讓孩子失去學習獨立的能力。真的不肯自己穿襪子?那就別穿了!水壺打不開嗎?那就別喝水吧!經過幾次之後,小鼎知道這幾招沒用了,只好默默自己做好份內的事情,練習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