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過去10年來,患慢性疾病,如氣喘、過敏、腸發炎性疾病及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均明顯增加,許多研究認為在週產期的危險因子及嬰幼兒生長環境的改變及疾病的致病機轉,使免疫性及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近年來,新生兒出生採剖腹產方式也逐漸增加,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剖腹產不要超過所有出生的15%,但是很多已開發的國家,新生兒生產採剖腹產的明顯超過15%,有研究報告認為,剖腹產可能與其所生子產患氣喘、過敏性鼻炎及其他免疫疾病有關。
在今年1月份兒科醫學雜誌(Pediatrics2015;135:e92-e98),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根措夫特醫院健康及醫學科學院哥本哈根兒童氣喘研究及丹麥兒童氣喘研究中心的史維斯特(Sevelsted A)碩士等報告,分析自1973年1月至2012年1月間,排除低體重及資料不全的,所有在丹麥出生的190萬新生兒,其中14%由剖腹產出生,依據新生兒的性別、出生胎兒、出生體重、生產方式、分類並統計他們在2012年前(追蹤期0~15年),所患免疫疾病的發生率。
結果發現剖腹產出生的兒童患氣喘、結締組織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病、免疫缺乏及白血病的矯正發生率比率=罹病率(疾病相對危險-1)/【1+罹病率(疾病相對危險-1)】明顯升高。因此換算的人口可歸危險分數均增多。氣喘為3.07、白血病為2.31、發炎性腸病為2.70,而免疫缺乏症高達6.09,尤其是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母親,如以剖腹產生產,其子女患免疫疾病的機率更高(27% vs14%)。
雖然有時因母親或胎兒的病情,必須以剖腹產生產,但在臺灣,也有許多產婦喜好選擇良辰吉日以剖腹方式生產,但因新生兒早期的環境危險因子非屬自然,是否會因此而增加子女成長後罹患免疫疾病的機會,是值得進一步研究及為人父母重視的。
嬰兒有5~40%不停及嚴重的哭鬧,可能與腹部脹氣有關。而嬰兒腸絞痛是指一般狀況良好、餵食正常的嬰兒,每三週中有一週的三天,發生一天有三小時的突然陣發煩躁、哭鬧不休。腸絞痛好發於6~8週的嬰兒,其原因不明,可能與脹氣過多、腸蠕動異常、對牛奶過敏、乳醣耐受不良、母子關係不良、雙親過度刺激、嬰兒脾氣較差或不安等。有研究報告可能與新生嬰兒期,腸道細菌的種類不同及分佈有關。
在今年1月份的兒科醫學雜誌(J of Pediatrics2015;166:74-8),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藥劑及毒物科的周碩士(Chau K)等,報告他們研究55位足月產、正常出生體重且以純母乳哺育的患腸絞痛,在2週至6個月間,其中28位嬰兒每天口服一次益生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17938)共21天,另27位則為對照組。結果發現口服益生菌的嬰兒發生哭鬧不休的時間明顯減少,每天哭鬧的時間也明顯地減少。吃益生菌的嬰兒,明顯地腸絞痛治療有效,減少哭鬧時間超過50%以上(17 VS 6 ,P=0.035 )。由此研究,發現益生菌可有效地幫助腸道細菌重新分布,改善腸絞痛的症狀,因而減少哭鬧不休的時間。 在臺灣,益生菌種類很多,許多研究發現它有不同的功能,可幫助消化、整腸、調整體質、減少過敏症狀,也能輔助治療腸絞痛,是值得家長及小兒科醫師思考的。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