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過程中,孕媽咪可能會遇到各種程度不一的身心狀況,而在產前一個月左右,這些不適感會更加劇,除了平時要多注意將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也要時時留心產兆的出現。尤其初產婦對生產的流程不太熟悉,加上緊張感作祟,很可能產兆一顯現便手忙腳亂,因此事先了解臨盆及生產的詳細狀況,有助產程更順利。
對許多孕媽咪來說,孕期所出現的不適症狀如水腫、便秘等問題,往往是心頭大患,好不容易熬到第33、34週,這些症狀卻因為寶寶體型變大導致更為嚴重,讓許多孕婦困擾不已。不過在這同時也要提醒孕媽咪們,產前關鍵30天,除了密切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其他如規則產檢、收拾待產包等準備工作,也應開始著手進行。
母體壓迫增大
隨著懷孕週數增加,大約36週時胎位會漸漸下降,到38週左右,寶寶的頭部會進入骨盆腔,但隨著胎頭下降,對孕媽咪本身的壓迫也會增大,使血液回流變差,導致痔瘡、靜脈曲張等問題變得比之前更嚴重。而常見的症狀有以下數種:
(1)頻尿:胎兒向下擠壓,壓迫到母體膀胱,使孕媽咪頻尿狀況更嚴重。
(2)下肢水腫:雖然水腫問題不會引起太強烈的不適感,但若孕媽咪相當在意水腫問題,可於睡前將腿部稍微墊高,或輕柔的按摩腿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沈孟勳提醒,若只是單純的水腫問題不必太過擔心,通常生產後就會自動改善,但若是全身性的水腫合併蛋白尿問題,則可能為子癲前症,孕媽咪要多留心。
(3)靜脈曲張:到了懷孕後期,孕婦的血液回流變差,使小腿肚、大腿及外陰部容易出現靜脈曲張,建議有此困擾的孕媽咪可以穿著預防靜脈曲張的專用彈性襪,或試著按摩、泡腳,讓腿部得以放鬆,也可於夜間就寢時以枕頭墊高雙腿,幫助血液回流。
(4)便祕:懷孕後期,承載著胎兒的子宮因為壓迫到腸道,使孕媽咪便秘問題加重,許多孕婦甚至到產後仍為便秘問題所苦,建議孕媽咪們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才能真正改善便秘情形。
(5)痔瘡:困擾許多孕媽咪的痔瘡問題,在懷孕中以保守性治療為主,不建議採用侵入性的手術治療,一般來說,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可以避免便秘,也能減輕痔瘡的症狀,至於藥物治療通常針對狀況嚴重的痔瘡,醫師會給予止痛藥、軟便劑、消腫軟膏等來緩解孕媽咪不舒服的情況,通常急性的疼痛會在吃了止痛藥2、3天內緩解,但腫脹的痔瘡則需擦消腫藥膏約兩週才會逐漸變小,建議孕媽咪們可以等到生產後持續觀察痔瘡情況有無好轉,若產後痔瘡仍未復元,再請外科醫師協助手術處理。
(6)呼吸不順:隨著寶寶越來越大,母體的心臟輸出量也會增加負荷,使孕媽咪們經常容易覺得呼吸不順,而有容易喘、甚至睡不安穩等失眠的情況發生,建議孕媽咪們睡覺時可採左側臥姿,並將枕頭稍微墊高,有助於呼吸順暢。
將枕頭稍微墊高,有助呼吸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