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兒科林沛穎主治醫師表示,目前雖有許多控制過敏性疾病發作的預防方法,但是要欲取得長遠療效,除了口服藥物,還有其他的選擇。以中醫觀點來看這些患者體質,大多為平常身體較為虛弱,正氣不足,在春秋與冬季遇氣候寒冷變化時,因為肺失去宣發肅降的功能,而反覆發作,藥物與飲食調養或可控制病情發作,但如果能夠把握夏季三伏天的時機,配合中醫穴位敷貼,即可強健肺經,鞏固寶貝的健康體質。
中醫所謂的「宣發肅降」在認為人體肺經,於健康情形下,除能負責輸送人體器官所需的津液養分至全身外,並同時能夠宣散清肅人體內抵禦外來細菌所引生的有害物質,假使宣散清肅的功能失調,則會有鼻塞、流鼻水、痰液附著、咳嗽不止等過敏情況發生。另外,肺主上焦,亦即處於其餘腑臟較高的位置,當肺經運行時,也會將有利人體的津液養分向下輸送至腎臟及膀胱等津液聚集之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范芝瑜亦指出,三伏貼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自中醫古籍《五十二病方》,指古人使用很細小如芥子的粉泥敷在百會穴,使穴位產生局部療效以治療被蛇咬傷的方法,其後又被稱為「天炙」療法。然而,真正的天炙一詞則出於唐代名醫孫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用天炙之法,治療瘰癘未潰的癰疽病患,其後古人更於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中詳載:「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頭額,名曰天灸。」且《本草綱目》中也亦提及:「山人截瘧,采葉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又稱為天灸、自灸。」
然而一般人見「灸」字,多以為是火熱性的灸法,但其實天炙,屬於冷炙、自然炙,是敷貼適合的藥材於人體重要穴位上來施作。所謂的發泡藥物,則為引起體表輕微刺激紅癢(可能有局部潮紅、起泡現象),但對於這些重要穴位則有吸收作用,以經脈運行人體的時間規則,可達到行氣、消腫、散結、活血、散瘀等關鍵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