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當心感染問題
防堵!4常見傳染病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資料顯示,颱風過後,常見的傳染疾病主要有4種。
Type1‧腸道傳染病
代表性疾病:桿菌性痢疾、沙門桿菌腸胃炎、傷寒、霍亂、阿米巴痢疾與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
防治重點check
1.食物應充分煮熟,避免吃生冷、疑遭污染或保存期限已過的食物。
2.勿食用泡過水、發霉或外觀異常(變色、變味)的食物,若罐頭或食品外包裝有泡到污水,應清洗、消毒外包裝後再烹飪。
3.勿直接飲用山泉水或疑似被污染的水。飲用水應徹底煮沸(至少3分鐘以上)或飲用包裝水(注意封口是否完整)。
4.喝配方奶的寶寶尤要注意水質安全,且奶瓶和奶嘴在使用前一定先煮沸、清洗後再使用。
5.烹飪前、用餐前、如廁後、照顧腹瀉病人後,均應確實以肥皂洗手。
6.如發生腹瀉、血便、黏液便等疑似腸道疾病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避免照顧幼兒或處理食物。
Type 2‧呼吸道疾病
代表性疾病:感冒、流感。
防治重點check
1.吃飯前、看病前後、如廁後、擤鼻涕後、照顧幼兒前、接觸垃圾或洪水污染的物品後,均應以肥皂搓手20秒,再用乾淨清水沖乾淨;若缺乏乾淨用水,可採用乾洗手液(含酒精成分)洗手。
2.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以手帕或面紙遮住口鼻,並盡可能與他人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使用過後的紙應旋即丟進垃圾桶。
3.如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時,應戴上口罩,並儘速就醫。
Type 3‧經由皮膚、黏膜或傷口感染
代表性疾病: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
防治重點check
1.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
2.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3.這類致病菌也會經由食用受到汙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應注意飲食衛生。
Type 4‧病媒蚊傳染病 代表性疾病:登革熱、日本腦炎。
防治重點check
1.徹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如:積水容器)。
2.可考慮於白天在室內及居住所附近噴灑殺蟲劑,但噴藥無法完全清除病媒蚊。
3.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物,裸露處塗抹防蚊液。
4.睡覺時掛蚊帳、點蚊香,或使用防蚊藥物。
|
類型
|
感冒
|
H1N1新流感
|
病毒
|
鼻病毒為主,有時候是腺病毒、腸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
流感病毒
|
感染症狀
|
發燒、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頭痛及疲倦等上呼吸道症狀。症狀相較下較輕微
|
除了上呼吸道症狀外,另可能出現比較厲害的發燒、肌肉酸痛、關節痛等症狀,有些病例會有腹瀉、嘔吐症狀。抵抗力弱者感染後有可能併發肺炎甚至致命
|
傳染力與發病率
|
成人往往已經感染過,所以具有免疫力,所以症狀不會太嚴重,甚至不會被感染。比較少出現群聚現象
|
因為容易出現新型的流感病毒,對於新型的流感病毒,沒有人有免疫力,所以遭到感染的人,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會發病。容易出現群聚感染現象
|
必知!快速篩檢及使用克流感的標準
並非所有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患者,都可以接受快速篩檢;其受檢標準是具有類流感症狀,也就是必須同時符合下列3個條件:
◎ 突然發燒:耳溫≧38℃。
◎ 有呼吸道症狀:具有肌肉酸痛、頭痛、極度倦怠感其中一種症狀。
◎ 需排除單純性流鼻水、扁桃腺炎與支氣管炎。
一旦經過快速篩檢,檢驗反應呈A型陽性;或是還未進行快速篩檢的類流感患者,出現肺炎傾向或併發症,即可考慮投以「克流感」(Tamiflu)治療;另外,根據疾病管制局的規定,莫拉克颱風收容中心的災民若出現類流感症狀,經醫師診治後,無需經快速篩檢確認,即可使用「克流感」藥物。
|
小知識
其實,新流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絕大部分的感染患者都可恢復健康,其致死率約為千分之二到四(且這個數字實際上很可能是被高估了),遠比SARS(死亡率為10%)或禽流感(死亡率約7成)還要低呢!
|
報你知!正確洗手5步驟
1.濕:開水龍頭把手淋濕並抹上肥皂或洗手乳。
2.搓:肥皂起泡後,將手心、手背、指縫搓揉20秒。 3.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絕不殘留。 4.捧:捧水沖洗水龍頭後,關閉水龍頭。 5.擦:用乾淨毛巾或紙巾把手擦乾。 |
品名
|
克流感(Tamiflu)
|
瑞樂沙(Relenza)
|
療效
|
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擴散,並可同時治療A及B型流感
|
|
副作用
|
少數人最常見為噁心、嘔吐等胃腸反應,另日本發現部分年輕患者服用後,會出現妄想或行為異常(如:跳樓)的情形
|
極少數會出現支氣管痙孿或呼吸功能降低
|
適用對象
|
1歲以上兒童與成人
|
治療及預防成人及5歲以上兒童流感
|
使用最佳時機
|
症狀開始後的48小時內
|
|
服用方法
|
口服,一天兩次,連續5天
|
吸入型,一天兩次
|
~想知道創傷症候群3大Q&A,全文請見233期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明佳
諮詢/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 呂俊毅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 呂明坤
演出/daddy:趙偉翔、mommy:鐘佳容、baby:趙言睿
拍攝/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