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梅雨季節,氣候變化多端,人們易因溼冷的天氣而罹病,所以在春天時應特別注意因溫度變化而易感染的疾病;此外,春暖花開之際,花粉引起的春季結膜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也令人感到諸多困擾。做好個人及環境的衛生,才能防治傳染病的發生。
以下就幼兒在春天較常見的4大疾病(包括:麻疹、水痘、肺炎鏈球菌與腸病毒),為讀者逐一介紹。
麻疹的典型臨床症狀包括前驅症狀(如:發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與紅疹,前驅症狀3~4天且伴隨柯氏斑點出現後,會繼續發燒,再過24~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
約1成患者會重複感染
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之後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退了之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10%的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複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如:中耳炎、肺炎與腦炎)。
水痘為一種猝然發作的全身性疾病,其臨床症狀有前驅症狀與水?,前者包括:微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約2~5天;後者是最初幾小時皮膚上會出現斑丘疹,然後多由臉、頭皮往軀幹及四肢延伸,全身性的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最後留下粒狀痂皮。
此皮疹之特徵為「紅玫瑰花瓣上的露珠」,為表淺性(癢)、通常不留疤;體表有遮蓋處較暴露處病灶多,可能出現於頭皮、腋下、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結膜。皮膚病灶連續分批出現,故可同時看到各階段的皮疹變化;有時皮膚病灶可能因數目太少而被忽略,輕微非典型和不顯性感染會偶爾發生,但有時病狀會相當嚴重,尤其是成人。
一般稱為肺炎雙球菌或球菌 ,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雙球菌或鏈球菌,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輕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嚴重時會導致肺炎、敗血症與腦膜炎,甚至造成生命危險,不可不慎。
腸病毒臨床上可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屬無症狀,有些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包括: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以下即詳述之。
1.泡疹性咽峽炎
【病因】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
【病徵】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
【病因】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
【病徵】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
【病因】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
【病徵】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
【病因】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
【病徵】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病因】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
【病徵】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
【病因】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
【病徵】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
文╱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謝佩穎
編輯整理╱林明佳
演出/baby:林子嘉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