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名人家庭

帶著寶寶一起奔跑追夢!小豬黃沐妍孕期跑馬拉松,醫師:並非人人都適合

女星小豬黃沐妍喜訊連連,接連公開結婚和懷孕的好消息,近日更在臉書分享孕期跑馬拉松的勇敢決定,在醫師、另一半和自己的勇氣支持下,完成了多場世界級的馬拉松,她笑稱寶寶是「最小的跑者」,帶著寶寶一起完成夢想,她留露出感激與愛意,讓人佩服她的勇氣和堅持。
帶著寶寶一起奔跑追夢!小豬黃沐妍孕期跑馬拉松,醫師:並非人人都適合

 

懷孕對很多女生來說是生命中最溫柔卻又不可預測的階段,身體在改變、生活在重整,好像很多夢想、計畫也會被打亂,按下暫停鍵。

喜愛馬拉松運動的小豬黃沐妍分享,在跑完柏林馬拉松之後發現自己懷孕,在繼續懷孕還是放棄夢想兩個艱難的決定之下,選擇懷著寶寶、帶著勇氣堅持跑完三場世界級的馬拉松。

讓很多孕媽咪思考:孕期究竟能不能運動?能不能跑長距離?在追夢和安全之間,孕媽咪該怎麼找到平衡呢?

 

帶著寶寶奔跑吧!小豬黃沐妍三場馬拉松的勇氣

其實啊,懷孕並不代表你要暫停夢想。

只要確保安全、聽身體的聲音,任何你沒有把握的事情,都可以放心地跟醫師討論。

不管是運動、飲食,或是你想補充的保健食品,醫生永遠都是最好的夥伴。

把你的擔心說出口,一起找到最安心的方式。

相信專業,也相信醫生的判斷;

更要相信自己,還有那個在你肚子裡,默默陪著你、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堅強的小寶寶。❤️(原文:黃沐妍臉書)

黃沐妍在社群上分享,她在得知懷孕後的心情是震動與感動交錯,她回想自己在柏林、芝加哥、紐約完成馬拉松的日子,每一公里都充滿挑戰,也充滿愛。

「那之後的每一天,我都更加小心地照顧自己,也謝謝你,願意陪著媽媽一起,完成生命中三場意義非凡的馬拉松。」

「謝謝你陪我跨越時差、調整狀態,謝謝你在我疲憊時仍給我力量。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都是因為有你,我才更有勇氣堅持到最後。」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感恩。生命的節奏從來不照計劃走,但我學會在變動中找到平衡,在不確定裡繼續前進。」

這段話,像是每位準媽咪心裡的縮影,黃沐妍不是單純想「拼成績」,她明白懷孕是一個全新的生命階段,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落地,都要與腹中的寶寶共振、同頻,她說,自己會先和醫師討論,確認身體可以承受,再依教練安排訓練節奏,每一次跑步都小心謹慎,但從未放棄熱愛。

她感謝寶寶一路陪伴,也感謝老公、醫師和教練的支持,對她來說,跑步不只是運動,而是和寶寶一起完成生命中不可思議的旅程,這個故事溫暖而真實,也提醒每一位媽媽:懷孕不是終點,而是學會以更溫柔的步伐追夢的開始。

 

 

孕婦跑馬拉松真的可以嗎?醫師與官方意見

黃沐妍的經歷固然鼓舞人心,但並非每位孕婦都適合挑戰馬拉松,醫師與官方建議提供了清楚的界線:

衛福部健康署指出適當運動對母體和胎兒有益

孕期運動對母體與胎兒都有益,包括降低妊娠糖尿病風險、改善情緒、減少背痛與水腫,產前運動更可以減少陣痛時的疼痛,減少生產時情緒以及全身肌肉的緊張、增加產到肌肉的強韌性,以順利生產,因此在醫護人員評估以及指導下,可以適當運動,避免攀高、舉重和提重物,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可做中等強度運動

孕婦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意味著應該運動到出汗、心率加快、能夠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並建議孕媽咪可以將這150分鐘分成每週5天,每天30分鐘或是每天多次10分鐘的短時運動。

但對高強度或耐力競賽(如馬拉松),則必須個別評估,關鍵在於「不要過度運動」,時常和強度可以視當時的身體狀況決定,不要逞強。

1.醫師評估 適合跑步 的孕婦

倘若妳懷孕前就有長期運動的習慣,比如固定跑步、游泳或是有氧訓練,產檢的狀況一切穩定,胎兒生長正常、無早產風險以及胎盤問題,醫師通常會評估運動可行,但仍要注意運動強度以及方式是否符合安全標準,運動的當下準媽咪也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敏感,累了即休息、不勉強身體。

2.醫師評估 不適合跑步 的孕婦

有些孕媽咪懷孕前沒有運動習慣,懷孕後得知運動可以幫助生產順利才開始運動,這類人就不適合長距離跑步,因為未懷孕的人剛練跑都需要時間適應,更何況是孕媽咪呢?身體不適應的狀況下就容易有早產風險,比如:體能不好、失去平衡、頭暈、胸悶等狀況,對孕婦都不利。

醫師常提醒孕婦:「跑步的強度應該能邊講話不喘,若出現不適立即停下。」這句話提醒我們,孕期運動重點不是挑戰極限,而是以身體的感受為指南。

 

孕期想保持運動,妳可以這麼做!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跑馬拉松,但即便不能跑馬拉松,孕媽咪仍有許多安全、有效又舒適的運動選擇,衛福部與 ACOG都建議孕婦可以:

  • 快走:最簡單又安全的有氧運動,隨時可進行。

  • 游泳或水中有氧:浮力減輕身體壓力,關節輕鬆。

  • 孕婦瑜珈、伸展:緩解痠痛,幫助血液循環與呼吸。

  • 固定式腳踏車或滑步機:穩定、降低跌倒風險。

  • 輕重量訓練:保持核心與下肢力量,有助生產與恢復。

此外,運動時要注意小細節:保持水分、控制強度、避免高溫環境、出現不適立即休息,醫師提醒:「運動時能邊講話不喘,就是安全強度的標準。」這個簡單的原則,讓孕婦能安心運動,又不過度勉強自己。

準媽媽健康操妳做了嗎?

運動時,需注意:

  1. 做前先排空膀胱。
  2. 最好在硬板上做。
  3. 應穿寬鬆之衣服,並解開帶扣。
  4. 最好在就寢前和早餐前做。

常見的運動種類如下:

  • 腿部運動(早期做)
  • 腹部深呼吸(運晚期做)
  • 盤腳坐式(三個月後)
  • 腰部運動(六個月後)
  • 胸式呼吸(懷孕末期)

懷孕不是停止,而是更珍惜的開始

黃沐妍用行動詮釋了「孕期也能追夢」,讓很多媽咪看到:安全、身體感受和醫師評估比成績重要,懷孕不是阻擋夢想的阻力,而是在變動中找到平衡,勇敢追夢。

孕期的運動,從來不是單純追求極限,而是學會在安全與愛之間找到節奏,妳要聽自己的身體、相信醫師的專業,然後在安全的前提下溫柔地保留對生活的熱愛,開心的孕婦=開心的寶寶,每個孕婦都是自己孕期的主人,每個呼吸、每一步都和寶寶一起寫下有意義的篇章,懷孕從來不是限制,而應該是更溫柔、更柔軟、更珍惜自己的開始。

 

整理撰文/王佳琦

照片來源/黃沐妍-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