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個近期發生的真實故事:
「有個目前就讀三年級的孩子,最近因為搬家的原因,準備在三下轉到新學校就讀,孩子在寒假期間,每天都用不同的方式向媽媽表達不想上學,例如「生氣詢問為什麼要轉學」、「直接說不想去新的學校上課」等,媽媽覺得好困擾,來詢問要如何改善這個情形。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
國小階段,孩子正在發展屬於自己的社交技巧,光想到要離開好不容易適應三年的學校,要面對一群陌生的同學,以及新的老師,突如其來的改變「讓他們覺得很可怕」。爸爸媽媽請先同理孩子,大人放假久了會不想開工,孩子在放了一個月的寒假後,開學前也會出現不安的情緒。
首先,我們要先打斷孩子焦慮的情緒鏈,換句話說,一直安撫孩子的情緒,只會加深孩子焦慮的情形,因此「沒關係,過一陣子就好了」、「很快就會適應了,不要擔心」這些話,並不會解決孩子內心的不安。
引導孩子改變思考方式,不再過度糾結於負面情緒。當孩子開始有些不安或焦慮時,用期待、喚醒正面經驗的方式,幫助孩子轉移焦點,例如問問他:「你期待在新學校做什麼?」、「聽說學校附近有很好玩的攀岩場」、「課後社團有你很喜歡的足球課」等,幫助孩子覺得新學校好像「很好玩」,減少焦慮。
開學前,帶著孩子多去學校附近走走,讓他熟悉周邊的環境。開學後,也可以在假日或課後跟著孩子去學校,請他們介紹環境,分享在學校做的事情,讓孩子感覺到這個地方是安全且可以掌控的,減少不安的情緒。
孩子有大部分的不捨,其實來自於要跟原本學校的好朋友們分開,因此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假日邀約原本學校的同學一起出遊,維持感情上的聯繫,降低孩子的焦慮及不安感
轉學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變化,爸爸媽媽只要耐心陪伴孩子在面對改變時調整心態,就能讓他們在新環境中重新找到自信與樂趣!
撰文/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
圖片來源/photo-ac
現職:愛能職能治療所 所長;教育部「台北市學校系統」 專業團隊職能治療師;最懂孩子的兒童發展專家
專長:愛能職能治療所的所長子茵老師,是一名兒童發展及親子溝通的專家,也因為擔任教育局專業團隊治療師,與教育現場的老師及家長有很密切的合作,子茵老師希望透過職能治療的專業,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及行為,並且發展出高品質的親子溝通技巧。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業;新北市社會局:兒少家外安置專業服務團隊委員;翊銘跨國教育集團:課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