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產兒發生比例近10年持續成長,巴掌天使分秒與生命拔河(圖片提供:宜蘭羅東聖母醫院)
在少子化的今天,每個新生命都特別珍貴,然而,台灣的早產率正逐年攀升,像陳小姐這樣未做早產準備的準媽媽不在少數。
根據麗嬰房針對懷孕滿24週的準媽媽所進行的「早產兒認知調查」顯示,高達81.6%的準媽媽對早產風險認識不足,其中44.1%因產檢結果正常而低估風險,33.1%僅有聽聞但不清楚詳情,甚至有4.4%未曾考慮過此問題。僅18.4%的準媽媽表示熟悉早產相關應變措施,足見早產風險意識的缺乏。數據同時指出,僅三成受訪者正確理解「早產兒」為37週前出生的嬰兒,顯示早產基本知識的認知度仍有待提升。
調查中,將近七成的準媽媽表示「自覺欠缺早產兒相關知識」,特別是出院後的居家照護(69.9%),其次為早產處置的應變措施(55.9%)及居家醫療輔具的使用(54.4%)。實際上,許多早產兒出院後仍需特殊照護,如營養支持、環境保護、發展追蹤等,使得準媽媽在出院後面臨諸多挑戰。這項調查指出,受訪者最想了解的內容依序為居家照護方式(83.8%)、專屬用品使用(75%)及適合的居住環境準備(57.4%),顯示準媽媽迫切需要這些方面的資訊支持。
▲少子化降低外界對早產議題的關心度,
(圖片提供:宜蘭羅東
羅東聖母醫院指出,少子化讓社會對早產議題的重視度降低,讓許多準媽媽對早產認識不足,也未預備因器官發育未成熟可能產生的問題。醫院提醒,有子宮胎盤問題、妊娠疾病、高齡及多胞胎等高風險孕婦,更應提早了解早產和照護知識,以減少健康風險。護理長林秀鈴表示:「我們常見的早產案例與多胞胎妊娠、間隔小於一年的生育等有關,但隨著醫療和孕婦教育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和發展逐漸提升。」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的到來提醒我們,從懷孕開始了解早產相關知識和居家照護準備,是每位準媽媽的重要功課。早產雖讓人措手不及,但提前掌握知識,就能在需要的時刻,給予寶寶最大的支持與陪伴。
整理撰文/江睿毓
資料來源/麗嬰房、宜蘭羅東聖母醫院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