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玩水消暑清涼又舒暢,戲水固然是消暑的好活動,然而,只要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水的深淺,都有不同程度的風險存在,例如戶外泳池、溪邊、海邊,尤其是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也可能會有急流及漩流,戲水時需特別留意。
此外,家中的充氣泳池,甚至是幫幼兒洗澡的浴缸與澡盆、廁所的馬桶等,幼童皆有可能發生溺水!
▲家中幫幼兒洗澡的浴缸與澡盆也暗藏溺水危機。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的 112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位居 1~5 歲兒童死因第 1 名,共有 34 人死於事故傷害,其中因「意外溺死或淹沒」在 1~5 歲事故傷害主要死因類別中排名第 2 名。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家長請牢記「守護幼兒 5 部曲」,確保幼兒在戲水時安全無虞:
預防溺水第一部,看:時刻注意孩童在水中的舉動,視線不能離開孩童
根據研究指出,溺水風險最高的兒童年齡是 1 至 4 歲。在戲水時,幼兒缺乏對於水的危險性認知,因此家長的視線不應該遠離孩童,亦不可將監護任務交付給年長的孩子。
在室內幫嬰幼兒洗澡時,家長可能會讓幼童於浴缸中玩水,應要全程陪同,且洗澡前務必準備好毛巾、衣物或洗浴等用品,不應中途離開浴室,亦不可去接電話或回應門鈴。
▲時刻注意孩童在水中的舉動,視線不能離開孩童。
需隨時警惕呼救聲或是異常的安靜,因為有許多溺水事故發生時,溺水者無法呼救,若不及時發現,片刻的疏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鼓勵孩童及家長學習水上活動安全知識與自救技能,以增加自我保護能力,保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防範心態。
家人或朋友們戶外露營、烤肉或踏青,想玩水清涼一下,應選擇具有救生人員與設備的合法水域,且不要超越警戒範圍,並要穿戴救生設備及充分熱身再下水。
▲要穿戴救生設備及充分熱身再下水。
與孩童一起下水,並與孩童保持一手臂的距離,不僅能增加彼此的互動和樂趣,還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為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及青少年戲水需考量安全地點與自身體能狀況,家長的教導及陪伴也十分重要。為防範因戲水可能發生的危險,國健署提供預防溺水事故的「四要一不」五項訣竅,讓戲水消暑不再危險:
出門前先看氣象預報,若天候不佳就應改變目的地。在溪河戲水時,若看到溪河上游山區烏雲密布,或溪河水流突然變混濁,應趕快上岸並離開相關水域,以免受困於暴漲的溪水而發生危險。
選擇合法戲水地點,別忽略「水深危險」的告示牌;除了注意現場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戲水時也要結伴同行,不要單獨下水遊玩。
下水前先暖身,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以避免失溫,並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感到疲累就別下水。切記勿穿著牛仔褲等容易吸水變重的長褲衣物,建議穿著鮮豔泳衣、泳帽為佳。
不要在水中嬉鬧、惡作劇以及進行跳水活動,以免發生危險。
如不幸溺水時,要保持冷靜,拼命掙扎更容易消耗體力,應適時舉手呼叫,等待救援。若是遇到他人溺水,就算情況再緊急,也不可貿然下水,應大聲呼救、呼叫 119 ,並使用附近延伸物(竹竿、樹枝等)、漂浮物(球、繩、瓶等)來幫助溺水者。
▲戲水時要結伴同行,不要單獨下水遊玩。
再次呼籲家長及學童,戲水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提防任何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請家長們多多關切孩子戲水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到已重複發生學生溺水死亡之危險水域。
提醒民眾從事戲水活動,防溺五招先學好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另提醒您,戲水時要適時補充水分及避免於上午 10 時至下午 2 時從事戲水活動,以預防熱傷害。勿輕忽任何可能發生危險的環節,能快樂戲水平安過暑假。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