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陪巴掌仙子一起慢慢長大

巴掌仙子比一般寶寶更早離開媽媽溫暖的子宮,因此很多器官都還在發育,不但體重輕,更容易有呼吸、心臟跟腦部血管方面的問題。容易體弱多病,但只要好好照護,巴掌仙子也能慢慢長大,跟一般小孩無異喔!
陪巴掌仙子一起慢慢長大

 

疫情過後,馬偕兒童醫院首次邀請  2016 年至 2020 年出生,體重未達 2000 公克的早產兒家庭參加「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共出席 52 組家庭 163 人,其中出生時體重只有 550 公克,在醫院住院長達 7 個月,歷經手術與多次危難關頭,就連加護病房護理師都顯得心疼而取名「厄運閃過」的「閃閃」,也在其中活潑地唱跳自如。

 

▲23週出生的「閃閃」,出生體重只有550克,比一瓶礦泉水還輕。(圖片提供/馬偕兒童醫院)

▲23週出生的「閃閃」,出生體重只有550克,比一瓶礦泉水還輕。(圖片提供/馬偕兒童醫院)

 

只有550克的存活邊緣早產兒,閃閃

現在剛滿四歲就讀幼兒園中班的「閃閃」,一點都看不出來是 23 週出生,出生體重比一瓶礦泉水還輕,只有 550 克的存活邊緣早產兒。

「閃媽」懷孕時 26 歲,固定在他院產檢,在排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前一天,因咳嗽且持續腹痛沒有改善,經建議轉診到馬偕急診就醫,一到急診即診斷羊水破裂子宮頸已開,緊急送到產房,同時間新生兒科醫師也已待命,準備面對高風險產婦生產。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弘洋表示,閃閃出生時沒有呼吸,現場待命的新生兒科醫師急救了 3 分鐘後才恢復呼吸心跳,隨即送到至新生兒加護病房做後續照顧,閃閃曾因壞死性腸炎將小腸切除 20 公分,之後又歷經敗血症、視網膜病變、慢性肺病等早產兒常見併發症,所幸都能一一克服難關,還在醫院度過了人生第一個聖誕節,在住院長達 7 個月後,帶著氧氣及呼吸器出院返家時的體重已有 6300 公克。

張弘洋主任表示,綜合各項成功經驗,像閃閃一樣出生後有積極救治的 23 週存活邊緣早產兒,馬偕兒童醫院自 2021 年至今存活率接近九成,遠高於約四成存活率的世界水準,除了多團隊的介入功不可沒之外,與婦產科醫師的密切配合,共同打造高風險產婦安全生產環境與醫療照護,也是提高巴掌仙子存活率的重要關鍵;提醒有早產風險的產婦或巴掌仙子,應該轉診到有經驗能力的醫院照護,才能落實分級轉診、重症集中照顧及新生兒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閃媽是個樂觀開朗的基督徒,回顧當初懷孕時,規律產檢均正常,只有因為感冒咳嗽引起宮縮及入院後才發現有輕微泌尿道感染問題,實在無法想像平日健朗的自己,在沒有任何預兆下竟有早產高風險。

然而,閃媽一家人對於閃閃疼愛有加,閃閃的父母更是不分晴雨,每天一定到醫院探視,且以樂觀正向的心與醫療團隊充分配合,家人間互為最好的心理支持,才能讓閃閃在專業醫療與呵護備至的環境下長大。

 

▲馬偕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與閃閃一家相見歡。(圖片提供/馬偕兒童醫院)

▲馬偕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與閃閃一家相見歡。(圖片提供/馬偕兒童醫院)

 

早產兒的定義:未滿37週生產

何謂早產兒呢?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早產兒有明確定義:在孕期滿 20 週,未滿 37 週生產,屬於「早產」;未滿 20 週生產,由於胎兒存活率低,視為「流產」,而滿37週生產則稱為「足月」。因此,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陳佳慧醫師表示:「37 週以下出生就是早產兒。」

 

早產依據週數不同,又可分為不同階段:

34~36 週:晚期早產兒。

32~34 週:中期早產兒。

28~32 週:早期早產兒。

未滿28 週:極早期早產兒。其中22~25週的寶寶又特別稱為「存活邊緣早產兒」。

除了以懷孕週數區分外,早產兒常會以「出生體重」分類!出生體重在 1500~2500 公克,稱為「低體重兒」;出生體重在 1000~1500 公克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出生體重如果低於 1000 公克者,稱為「超低出生體重」

但不論是出生週數或者是體重,都是影響早產兒將來發展及預後的重要因素。以 34 到 36 週的「晚期早產兒」來說,普遍因為出生週數比較大,體重以早產兒來說也較大,因此較會忽略「其實他也是早產兒!」晚期早產兒造成健康問題的機率相對較低,但在初期仍會有照顧比較辛苦、或是需要醫療協助的情形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早產兒有明確定義:未滿37週生產,屬於「早產」。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早產兒有明確定義:未滿37週生產,屬於「早產」。

 

 

早產兒最大問題:呼吸窘迫與忘記呼吸

陳佳慧醫師表示不論出生週數,每個階段出生的早產兒,因為出生時本身器官還沒發育完成,所以會遇到一樣系統方面的健康問題,只是輕重之分罷了!

早產兒第一個需要密切注意的是「呼吸系統」方面的問題,。因為早產兒肺部構造發育尚未成熟及肺部表面張力素缺乏,常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窘迫症候群症狀包括發紺、呼吸急促、鼻翼搧動、肋間或胸骨凹陷,及出現呻吟聲。

大約在 34 週之後,肺泡細胞比較有能力製造足量的表面活化物質會分泌到肺泡腔中,所以妊娠週數在 34 週以下的早產兒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機率較高,隨著妊娠週數的增長,其發生率便越來越低,但34週以上的晚期早產兒仍舊有機會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

除了呼吸窘迫症候群外,早產兒還容易發生「忘記呼吸」的狀況!因為早產兒腦部呼吸中樞發育尚未完全,有時會忘記呼吸,造成體內血氧不穩定,引起心跳減慢、皮膚發紺等情形。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與忘記呼吸的早產兒,需要持續監測,視情況給予藥物或進行空氣、氧氣輔助等呼吸治療較嚴重者則需插管及呼吸器輔助呼吸。

 

早產兒二號問題:心臟血管系統

早產兒還有可能會遇到的通常是心臟血管系統的問題!早產兒出生後常有血壓不穩定的現象,影響的成因很多,包括心臟本身的收縮能力不足、內分泌系統反應不佳等等,原因也是因為各器官不成熟所造成。

而開放性動脈導管,是早產兒最常見的心臟疾病。動脈導管是一條連結主動脈和肺動脈間的血管,在胎兒時期是正常且必需存在的構造,出生後會漸漸自動關閉消失。早產兒因導管組織未成熟,使出生後持續開放此導管的比例較高。若未能正常關閉,很容易因為增加心臟的負擔而導致心臟衰竭和日後的慢性肺疾病。若有症狀,目前可使用藥物治療幫助其關閉,成功率約六、七成,若藥物無法有效治療則需手術或者心導管治療將其關閉。

另外,容易發生在腦部的問題是在早產兒出生一個禮拜內有發生腦室內或腦周邊出血的可能,早產兒因腦部支撐血管的組織較脆弱,若合併有缺氧、血壓不穩定,則腦室周邊的微細血管可能會出血。1500 公克以下的早產兒,約有三成可能會發生,但程度不一,有的人比較嚴重、有人比較輕微,造成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

 

▲早產兒還有可能會遇到的通常是心臟血管系統的問題!

▲早產兒還有可能會遇到的通常是心臟血管系統的問題!

 

 

早產兒三號問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眼底發育中尚未成熟的視網膜動脈會受許多因素影響,而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變化,這些變化隨著成長有些自然會消失,有些則繼續惡化,進而影響其視力,產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指早產兒的視網膜血管生長異常而導致各種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如:新生血管、纖維化或視網膜剝離。之後,易併發的眼睛異常還包括近視、弱視、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皺褶、黃斑部異位、斜視、眼球萎縮等。這些變化的初期只有靠眼科醫師做臨床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並適時介入治療。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可能危險因子有很多,目前較為確定的包含了低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公克)、低出生週數(小於 32 週)、長時間高濃度的輔助用氧氣。其他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腦內出血、呼吸窘迫症、敗血症及多胞胎等。目前認為所有出生體重低於 1500 公克或是懷孕週數小於 32 週的早產兒均應接受眼科檢查。出生週數介於 32 週至 36 週合併有出生體重低於 2500 克,在醫師評估後若合併有上述危險因子亦建議接受篩檢。第一次篩檢的時機,若是出生週數小於 28 週早產兒,應於矯正週數滿 31 週時進行,出生週數滿 28 週的早產兒,建議在出生後 4 至 6 週進行。隨後依病情表現,眼科醫師會有不同的追蹤及治療建議。

陳佳慧醫師表示,因為早產兒出生時眼睛發育也尚未完全,所以將來有較高的比例會有近視、遠視、弱視等問題。然而,不論是哪一種問題,都應該要配合眼科醫師的建議,盡量做矯正。也因為視力欠佳的因素,很大比例的早產兒很早就戴眼鏡矯正,國小、甚至最小可能幾個月大就戴眼鏡了。

 

▲早產兒容易有弱視等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容易有弱視等視網膜病變。

 

怎麼挑醫院?高風險產婦安全生產考量

如果本身就是高風險產婦有較高機率生下早產兒,那麼該怎麼挑選醫院呢?高危險妊娠的產婦,建議要到能夠同時處理產婦與新生兒的醫院生產,張弘洋主任表示,高風險產婦的安全生產考驗醫療團隊的專業與合作默契,像閃媽這種緊急生產的情況,在馬偕醫院除了有經驗豐富的產科醫師外,資深的新生兒科醫師及團隊都會直接到產房待命接手,如此才能給危急的早產兒最即時且完整的醫療支持;若是在馬偕住院安胎的孕婦,婦產科會聯合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親自向孕婦解釋各種可能會的情況,讓孕婦提前了解早產的可能以及遇到的問題。

醫院早產兒團隊甚至能提供早產兒家庭全面、完整的醫療照護,從住院早期即安排物理治療師介入,並提供早產兒家庭完善的出院準備服務,進行一系列孩子返家後照顧相關的學習準備與訓練,共同為孩子的安全把關。

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李文怡說,早產兒除了緊急醫療需求外,長期的復健與社會資源協助也不可或缺,社工師會連結出院準備服務、早期療育、孩子返家需準備的設備醫材等,讓早產兒居家照護可以順利與醫院接軌。

 

▲高風險產婦的安全生產考驗醫療團隊的專業與合作默契。

▲高風險產婦的安全生產考驗醫療團隊的專業與合作默契。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11月號】

 

採訪撰文、整理/林宜屏 

諮詢/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陳佳慧醫師 

資料來源/馬偕兒童醫院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